<p class="ql-block">来过德国柏林的人,多半会参观夏洛特堡宫(Charlottenburg Schloss)。宫殿于1701年至1888年间作为普鲁士国王的夏宫,记载着德国丰富的近代史。</p> <p class="ql-block">普鲁士王后路易丝(1776-1810,见下图普鲁士年鉴紅花标记处)至今仍是普鲁士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女性之一。她最初因其美貌、淳朴热情而备受尊崇,1807年提尔西特和谈中,路易丝王后单刀赴会,直面拿破仑写下历史的重笔。</p><p class="ql-block">孔雀岛曾是路易丝最喜爱的去处之一。这座花园式景观位于柏林西南部的哈弗尔河畔,在建筑、文化和园林历史方面都独树一帜:它曾是普鲁士国王的度假胜地,拥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园内有许多建筑,尤其是18和19世纪的建筑,其中包括一座人工宫殿遗址。现在岛上还有孔雀与游客互动,该动物园建于19世纪20年代,以巴黎植物园为蓝本建造。</p><p class="ql-block">2010年为纪念普鲁士女王路易丝逝世200周年,孔雀岛被改造成一个巡回展览馆。从而让我记住了路易丝王后,那个像西西公主一样美丽漂亮的但属于普鲁士的民族母亲。</p> <p class="ql-block">孔雀岛上的“路易丝神庙”朝北,与岛屿西北部的森林边缘融为一体。其建筑形式为一座小型大厅式神庙,立面采用多立克柱式设计。开放式大厅的后墙漆成黄色,以模仿大理石。在这面后墙上安装的台面上,矗立着一尊白色框架的路易丝王后石膏半身像。王后身着古典风格的服饰,头戴面纱,头戴紫苑花冠。这尊半身像的设计之前,克里斯蒂安·丹尼尔·劳赫 (Christian Daniel Rauch)于1816年为国王创作了一幅王后半身像。1817年创作的这件新版本,劳赫用紫苑花环取代了王冠。紫苑花与拉丁语astra(星星)联系紧密,因此被解读为神化(古代意义:神化)和复活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路易丝王后,全名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公主路易丝·奥古斯特·威廉明娜·阿玛莉于1776年3月10日出生于汉诺威。</p><p class="ql-block">路易丝公主6岁时母亲去世,由其姨母(继母夏洛特)抚养长大。1785年继母夏洛特也去世后,路易丝和姐妹们搬到了达姆施塔特的祖母家。三位公主——特蕾莎(14岁)、路易丝(10岁)和弗雷德里克(8岁)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那是一段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时光。</p><p class="ql-block">1793年,路易丝在法兰克福与普鲁士王储腓特烈·威廉相识,并于同年4月24日订婚。婚礼于1793年12月24日在柏林宫举行。路易丝与腓特烈·威廉的婚姻幸福美满,育有十个子女,其中三个不幸夭折,活着七个子女中二人儿子先后接任普鲁士国王,一人成为德国皇帝,一女儿当上俄国皇后,七个子女是:</p><p class="ql-block">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1795 年 - 1861 年 ),1840年成为国王,1823年5巴伐利亚公主伊丽莎白·卢多维卡结婚。</p><p class="ql-block">威廉( Wilhelm, 1797 年 - 1888 年 ),1861年兄长去世后升为普鲁士国王,1871年成为德国皇帝, 1829 年与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的奥古斯塔公主结婚。</p><p class="ql-block">夏洛特(Charlotte, 1798 年 -1860 年 ),后改名亚历山德拉·弗奥多罗娜 Alexandra Fjodorowna , 1817 年嫁于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p><p class="ql-block">卡尔(Karl, 1801年-1883年)1827年与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的玛丽公主结婚</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Alexandrine, 1803 年 - 1892 年 ) 1822 年嫁给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保罗·弗里德里希,参观什未林(Schwerin Schloss) 时就感觉大公是皇亲国戚,宫殿整的十分富丽堂皇。</p><p class="ql-block">路易丝(Luise, 1808年-1870年), 1825年嫁给荷兰弗雷德里克王子。</p><p class="ql-block">阿尔布雷希特(Albrecht, 1809 年 -1872 年 )</p><p class="ql-block">⚭ 1830奥兰治拿骚公主玛丽安娜</p><p class="ql-block">⚭ 1853 年罗莎莉·冯·劳赫,后来的冯·霍亨瑙伯爵夫人,普鲁士战争部长兼步兵将军古斯塔夫·冯·劳赫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罗莎莉(娘家姓冯·霍尔岑多夫)的女儿。</p><p class="ql-block">腓特烈·威廉二世去世后,王位继承人腓特烈·威廉三世于1797年11月16日继位,其妻子路易丝在21岁时成为普鲁士王后。</p><p class="ql-block">路易丝天生魅力四射,性格开朗,迅速赢得了民众的喜爱和支持,被尊称为“红心王后”。她从一个年轻爱玩的姑娘成长为一位有责任心、善于外交、意志坚定的王后(在位时间:1797年11月16日-1810年7月19日),在当时具有许多进步思想。</p><p class="ql-block">凭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教育的渴望,路易丝成为了当时柏林艺术和文化的赞助人。她对普鲁士政治中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p><p class="ql-block">路易丝于1810年7月19日因肺炎在新施特雷利茨附近的霍恩齐里茨城堡去世,享年34岁。这位备受爱戴和尊敬的王后的遗体于1810年7月30日被运回柏林,并安葬于柏林大教堂。</p><p class="ql-block">腓特烈·威廉三世委托雕塑家劳赫<span style="font-size:18px;"> ( Rauch)雕</span>制作一尊大理石棺,上面雕刻着路易丝的雕像。劳赫在柏林国王的监督下完成了石膏设计,而大理石棺则由他本人在罗马和卡拉拉完成。石棺直到1815年春天才抵达目的地夏洛特堡,置立在柏林夏洛滕堡宫路易丝神庙內。</p> <p class="ql-block">柏林与孔雀岛反向则是世遗建筑Boettcherberg Loggia Alexandra,是为 腓特烈卡·路易丝·夏洛特·威廉明娜(德語:Friederike Luise Charlotte Wilhelmine)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与王后路易丝的长女,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一世之妻、亚历山大二世之母而建造的凉廊。她的弟弟卡尔,在她死后为悼念亲爱的姐姐而建。</p> <p class="ql-block">普鲁士王后路易丝与拿破仑的会面,即1807年提尔西特和谈,在许多场合博物馆都有展出。这场会面是普鲁士战败后的屈辱外交博弈,路易丝王后以“美丽与勇气”为武器试图挽救国家,实际成果是有限的。</p><p class="ql-block">1806年耶拿-奥尔施塔特战役:拿破仑歼灭普鲁士主力占领柏林。</p><p class="ql-block">1807年6月:俄普联军再败于弗里德兰战役,普鲁士濒临亡国。</p><p class="ql-block">在涅曼河畔提尔西特(今俄罗斯苏维埃茨克),法、俄、普三方谈判。</p><p class="ql-block">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无力争取条件,割地、赔款、裁军等条款已由拿破仑拟定。 </p><p class="ql-block">路易丝王后主动请缨:“我必须去见皇帝,这是我最后的武器。”(她以美貌与口才闻名欧洲) </p><p class="ql-block">拿破仑的态度也暖昧,公开表示好奇:“听说普鲁士有位迷人的王后,我倒要看看她如何求情。”</p><p class="ql-block">1807年7月6日在提尔西特一座临时搭建的华丽木筏会场见面。 </p><p class="ql-block">路易丝身着白色纱裙,佩戴普鲁士王室珠宝,展现优雅与尊严, 对拿破仑展开情感攻势 :</p><p class="ql-block">“陛下,请您宽恕普鲁士!它已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请给我的孩子们留一个王国!” 提出以但泽(格但斯克Danzig)替代马格德堡作为割让领土。 </p><p class="ql-block">拿破仑则回应: </p><p class="ql-block"> “王后陛下,您的要求本应让任何人心软。” “但政治不是儿戏,普鲁士必须接受惩罚。” </p><p class="ql-block">拿破仑曾私下评价:她确实美丽,但眼泪无法动摇我的决定。</p><p class="ql-block">7月6日–9日拿破仑邀请路易丝共进午餐,讨论文学艺术。王后多次恳求减少赔款,拿破仑仅允诺“考虑微调条款”。</p><p class="ql-block">1. 原定割让全部易北河以西领土,后改为保留马格德堡周边小片地区,普士仍失去五分之二的国土。 但泽被划为“自由市”,名义上独立,实际由法国控制。 </p><p class="ql-block">2. 赔款从1.6亿法郎降至1.2亿法郎(仍相当于普鲁士两年财政收入)。 法军暂缓撤离,驻军费用由普鲁士承担(变相增加负担)。 </p><p class="ql-block">3. 普鲁士陆军被限4.2万人(战前为20万),避免“彻底解除武装”的屈辱表述。 </p><p class="ql-block">4. 拿破仑公开称赞路易丝“欧洲最完美的女性”,借机展示自己“宽宏大量”。 </p><p class="ql-block">这个屈辱的种子彻底唤起普鲁士的觉醒。路易丝王后回国后疾呼:“勿忘提尔西特之耻!” 推动施泰因-哈登堡改革,奠定复国基础。 </p><p class="ql-block">1813年解放战争期间,她成为普鲁士精神象征。 </p><p class="ql-block">提尔西特条约使普鲁士沦为附庸,但反法民族主义自此萌芽。 这场会面深刻揭示了拿破仑时代“强权即真理”的法则,也成为普鲁士民族复兴的精神火种。</p> <p class="ql-block">德国最后一任皇帝威廉二世于1895 年开始在胜利大道两旁为布朗登堡藩候(自1157 年开始),霍亨索伦王朝, 勃兰登堡-普鲁士国王(1415年-1918年及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 的先人一一塑像,历时六年时间,塑像先王32人( 也分成32个组群),每位君王配上该年代二位名人,配成96 个白玉人物雕像。二战后许多雕像被毁坏,散落四处,现又收集修复存藏于柏林 Spandau Zitadelle. 当年750 米的笔直的胜利大道已不复存在,苏联红军纪念碑建于当年的大道之上,据说有掐住德意志龙脉一说。</p> <p class="ql-block">这组雕像现在就保存在Spandau Zitadelle</p> <p class="ql-block">朋友知悉我们对历史感兴趣,特意向我们推荐梅克伦堡-新施特雷利茨(Mecklenburg--Neustrelitz)。一查居然是路易丝王后的娘家,距离柏林100公里。上周日天气不错,气温在25度左右,仅一个半小时火车车程便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易丝神庙(Luisentempel)竖立于新施特雷利茨一座人工山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于1891年 内部中央是路易丝在夏洛滕堡宫石棺的复制品,上面安放着女王的雕像,镶嵌在卡拉拉大理石中。</span></p> <p class="ql-block">墙上刻有:</p><p class="ql-block">"Edle Frau aus edlem Stamme"</p><p class="ql-block">"Ruhe sanft in ewigem Frieden"</p><p class="ql-block">"Nach des Lebens wilden Stürmen"</p><p class="ql-block">‘’高贵世家的高贵女子‘’</p><p class="ql-block">“在您完成狂风暴雨的人生之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息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路易丝家族年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历任大公:</p><p class="ql-block">卡尔二世(Karl II,1794-1816),第一位获得大公爵头衔的公爵。</p><p class="ql-block">乔治一世(George I, 1816-1860),促进了该地区的文化发展。</p><p class="ql-block">腓特烈·威廉(<span style="font-size:18px;">Friedrich Wilhelm,</span> 1860-1897),在他的统治下,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地区经历了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阿道夫·腓特烈四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Adolf Friedrich IV, </span>1897-1918,一战期间最后一位退位的在职公爵。</p><p class="ql-block">腓特烈·弗朗西斯四世(Freidrich Franz, 1882-1965)是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地区最后一位大公。1918年德国君主制结束后,他流亡海外,并极力维护家族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在新斯特雷利茨宫庭广场立有三尊雕像,分別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卡尔二世</b> 路易丝父亲(全名Karl Ludwig Friedrich 或 Charles Louis Frederick,1741 年 10 月 10 日出生于米罗(Mirow), 1816 年 11 月 6 日在新施泰利茨去世。</p><p class="ql-block">原为汉诺威总督,因兄长无后接任家族诸侯(Herzog),1815年维也那会议升为大公。</p><p class="ql-block">与二任妻子生有子女11人,7人存活下来。卡尔二世的子女在欧洲王室联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p><p class="ql-block">女儿路易丝成为普鲁士王后。</p><p class="ql-block">女儿弗里德里克成为汉诺威王后。</p><p class="ql-block">儿子乔治一世继承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大公位。</p><p class="ql-block">因此卡尔二世是19世纪欧洲多国(普鲁士、汉诺威、俄国、丹麦等)王室的重要“岳父”与“外祖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乔治一世</b>,<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易丝的哥哥,系卡尔二世长子,继位成为第二位大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806 年曾代表父亲赴巴黎交涉,加入莱茵邦联;1814–1815 年参加维也纳会议,成功争取父亲晋升为大公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有子女四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弗朗茨·路易莎(Luise,1818–184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弗里德里希·威廉(Frederick William,1819–1904),后继为大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卡罗琳·玛丽安(Caroline Mariane,1821–1876),嫁给丹麦王储及后来的国王腓特烈七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乔治·奥古斯特(Georg August,1824–1876),娶俄国大公女叶卡捷琳娜·米哈伊洛夫娜,创立俄国支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兄弟卡尔</b>·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span style="font-size:18px;">Karl Friedrich August, </span>1785 年 - 1837年)是一位普鲁士步兵将军,1827 年任普鲁士国务委员会主席,也是一位作家。与乔治一世同父异母,与路易丝关系甚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卡尔二世大公的三个千金,施特雷利茨三姐妹</b></p><p class="ql-block">二姐路易丝(Luise,1776–1810)1793年与普鲁士王储腓特烈·威廉(后来的腓特烈·威廉三世)结婚,1797年成为普鲁士王后。以美貌与贤德著称,深受普鲁士民众喜爱。</p><p class="ql-block">在拿破仑战争中,她积极鼓舞普鲁士的抵抗精神。</p><p class="ql-block">1807年曾亲自会见拿破仑为普鲁士争取宽和的和约(提尔西特会谈)。</p><p class="ql-block">1810年在34岁时因病去世。她的早逝在普鲁士引起巨大哀悼,也为后世塑造了“民族母亲”的形象。</p><p class="ql-block">妹妹弗蕾德里卡(Friederike ,1778–1841)容貌同样出众,有过三次婚姻:</p><p class="ql-block">1. 1793 嫁给普鲁士的路易·卡尔亲王(路易丝丈夫的弟弟),不久夫婿去世,留下遗腹子。</p><p class="ql-block">2. 1798 嫁给索尔姆斯-勃劳恩费尔斯亲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但婚姻不幸,丈夫1805年去世。</p><p class="ql-block">3. 1815 嫁给汉诺威摄政王乔治王子(即后来的英国国王兼汉诺威国王乔治四世的弟弟、未来的汉诺威国王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因第三次婚姻,成为汉诺威王后(1837–1841)。1841年去世,终年63岁。</p><p class="ql-block">大姐特雷莎(Therese Mathilde Amalia)与图恩塔克西斯第五代候爵(德国著名邮政家族,我在美篇雷根思堡对该家族有过详细介绍)结婚。她老公喜欢打猎,不太管理家族事务。特蕾莎特别精明能干,单独去巴黎与拿破仑谈判,想去要回家族的邮政权。特蕾莎公主被称为“图恩和塔克西斯家族最伟大的女性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她们一家三姐妹与中国宋家三姐妹一样,老大特雷莎嫁了商人,富可敌国。老二路易丝嫁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老三弗蕾德里克经过三次婚姻最终也成为汉诺威王后。</p><p class="ql-block">三姐妹出了二个王后,一个侯爵夫人,真是了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约翰·戈特弗里德·沙都</b></p><p class="ql-block">(Johann Gottfried Schadow,1764 - 1850) ,普鲁士著名雕塑家。他为路易丝创作了不朽之作,柏林布朗登堡门上四驾马车也出自他手。</p> <p class="ql-block">沙都为路易丝姐妹所做的‘’公主组雕‘’</p><p class="ql-block">沙都于 1795–1797年间先在石膏中塑造,再以大理石完成这件雕塑群像,献给普鲁士王室。</p><p class="ql-block">这对双人雕像受到了专家和公众的赞誉,但路易丝的丈夫却对其评价不高,随后几乎被遗忘了约90年。如今它被认为是早期柏林古典主义的杰作,堪比1793年勃兰登堡门上沙都的四驾马车。这组公主雕像被广泛流传,其复制品大小不一,品质各异,被用作艺术品、装饰品和柏林纪念品。</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的后续命运却令沙都大失所望。1797年的展览结束后不久,他的赞助人— 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去世。他的儿子兼继承人腓特烈·威廉三世为人朴实节俭,急于公开表明自己与父亲宽松浪费的政体保持距离。他不喜欢这尊描绘他妻子(如今的普鲁士王后)及其妹妹的雕像,而这尊雕像的主要优点恰恰在于其缺乏庄严的姿态,以及栩栩如生、自然的描绘,这使得年轻女子的身躯在长袍的褶皱下清晰可见。此外以放荡作风著称的十九岁少女弗里德里克(路易丝王后妹妹)在守寡的第一年就怀孕了,被迫“仓促结婚”。1798年她不得不远离普鲁士宫廷和柏林,并赢得“本世纪最英勇的母狮”的声誉。普鲁士国王用他自己的公式化语言简洁而清晰地评价了这座雕塑:“对我来说是致命的‘’。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九十年后,这组雕塑逐渐回到公众视野和艺术爱好者的视线中,于1886年和1906年有过参展,在二战中幸存保护下来。</p><p class="ql-block">2022年柏林旧国家美术馆举办大型回顾展:“Johann Gottfried Schadow – Berührende Formen”,这是近30年来专门纪念沙都的首个展览。展出中首次并陈展出了石膏版与大理石版的《公主组雕》— 两件原作终于在画廊中“重聚”。我曾在这组雕像前驻足甚久,真的精美无比。</p> <p class="ql-block">1798年沙都为路易丝王后雕刻的半身塑像</p> <p class="ql-block">新施特雷利茨城市地图</p> <p class="ql-block">(Residenzschloss)于1909年完成最后一次扩建,从蒂尔加滕公园望去,崭新的北翼与西翼尽显恢宏,红瓦白墙在绿意环绕中诉说着往昔荣光。</p> <p class="ql-block">1913年的新施特雷利茨官邸宫殿照片</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塔楼所在地,如今只剩残垣断壁。岁月流转,建筑的兴废见证历史沧桑,每一块砖石的消逝,都是文明记忆中难以愈合的伤痛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施特雷利茨火车站台不大,当地人口仅1,5万左右</p> <p class="ql-block">出了火车站便见到几尊形态各异的木头人,十分可爱。</p> <p class="ql-block">反法西斯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1823年时当地只有75个天主教徒,到1871年德法战争,有1.400人法军战俘需要做礼拜,便建造了此天主教堂。拐角处有一神职人员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城市徽章</b></p><p class="ql-block">由两个部分组成, “前面是红色的,一个银色的右臂女人从分裂处的银色云朵中伸出,身着泡泡袖,戴着蝴蝶结,拇指和食指之间戴着镶满钻石的金戒指;后面是金色的,是一个戴着金冠的黑色牛头,张着嘴,银色的牙齿,红色的舌头被打掉,脖子上的毛被撕成七角,长着银色的犄角。” </p><p class="ql-block">盾徽起源:这枚盾徽可能于1794年由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公爵授予,同时授予的还有新施特雷利茨的行政长官印章,它融合了两种主权象征。斯塔加德纹章旨在表明该镇与前斯塔加德领主的隶属关系;而公牛头则是梅克伦堡统治家族的一个小主权象征,象征着这位君主是这里的创始人。</p> <p class="ql-block">拥有八条星形街道的方形市场广场,这在德国小镇并不常见,可见大公在城建时很有规划。空中俯视图,维基图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条星形街道成了新施特雷利茨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近景</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远景</p> <p class="ql-block">自 2010 年以来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 (BMEL) 一直通过联邦竞赛“生物能源社区”表彰那些主要通过使用可持续可用的可再生原料和生物残留物来满足其能源需求并因此展现出对能源转型和气候保护模范承诺的村庄和城镇。</p><p class="ql-block">Neustrelitz 与 Willebadessen 和 Ascha 共同荣获 2016 年度 Bio 能源社区奖。</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高45米,旁边为城市教堂,周日关门,有点看不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新施特雷利茨城市教堂年鉴</b></p><p class="ql-block">奠基石奠基日期:1768 年 7 月 29 日阿道夫·弗里德里希四世统治时期,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公爵,推算下来应是卡尔二世的父亲,路易丝的祖父建造的。</p><p class="ql-block">峻工典礼:1778年11月4日</p><p class="ql-block">建筑师:Hofrat Johann Christian Wilhelm Verpoorten 博士,公爵的私人医生。教堂为砖砌建筑,此时尚无无塔楼。</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晚期巴洛克风格,向古典主义过渡。</p><p class="ql-block">1828 -1831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根据宫廷建筑师布特尔的计划在</span>教堂旁扩建了塔楼,并重涮外墙。</p><p class="ql-block">观景台塔高45米</p><p class="ql-block">感谢各界捐赠和资助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2015 年进行了外墙翻新。</span></p> <p class="ql-block">下幢房子的时光轴线</p> <p class="ql-block">下幢房子时光轴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弗里德里希·威廉·巴特尔</b></p><p class="ql-block">建筑工程师,设计师,画家</p> <p class="ql-block">弗里德里希·威廉·巴特尔 (1796-1860),普鲁士著名宫庭设计师申克尔(Schinkel)的学生。</p><p class="ql-block">1796年12月1日出生于当时普鲁士的法兰克福/奥得河畔齐伦齐格(现波兰)附近的一位泥瓦匠师傅的儿子</p><p class="ql-block">1813年</p><p class="ql-block">泥瓦匠学徒期结束后的熟练工考试,短期从事测量员工作</p><p class="ql-block">1813-1815年参加解放战争</p><p class="ql-block">1816-1819年 在柏林学习数学和建筑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结识了戈特弗里德·沙都和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p><p class="ql-block">1820 年申克尔向格奥尔格大公推荐他作为已故宫廷雕塑家兼建筑师克里斯蒂安·菲利普·沃尔夫的继任者</p><p class="ql-block">1821年被任命为大公国建筑官员</p><p class="ql-block">1822 年与国家建筑师弗里德里希·威廉·邓克尔伯格 (Friedrich Wilhelm Dunkelberg) 的女儿埃米莉·亨丽埃特·索菲·邓克尔伯格 (Emilie Henriette Sophie Dunkelberg) 结婚</p><p class="ql-block">1823 年被任命为宫廷建筑师:7 月 16 日生下第一个孩子;儿子赫尔曼(1882-1891 年新斯特雷利茨市长)</p><p class="ql-block">1832年被任命为建筑顾问</p><p class="ql-block">1860年被任命为建筑检查员</p><p class="ql-block">1861年妻子去世,倍受打击,难以从困境中恢复过来</p><p class="ql-block">1869 年 11 月 4 日在新施特雷利茨去世,埋葬在他设计的位于 Hohenzieritzer Straße 施特雷利茨公墓的墓葬教堂中。</p><p class="ql-block">他在 Neustrelitz 的作品示例</p><p class="ql-block">1821年:齐尔克湖的中国馆</p><p class="ql-block">1822年:城堡街 3 号</p><p class="ql-block">1822-1826:鹿门(蒂尔加滕公园原主入口)由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设计</p><p class="ql-block">1828-1834 :重建城堡山上的骑士府</p><p class="ql-block">1831年:城市教堂塔楼竣工</p><p class="ql-block">1831年:大公爵高等女子学校在市场落成</p><p class="ql-block">1832年: Villa Parkstraße 1 号前元帅别墅和 5 号前宫廷仆人楼,原 2 号</p><p class="ql-block">1840年: 宫廷花园里的抬庙</p><p class="ql-block">1840-1842年港口开发:橘园重建</p><p class="ql-block">1841-1843年:市场上的市政厅</p><p class="ql-block">1841-1861年:施特雷利泽大街(今 Husarenmarkt)的步兵营</p><p class="ql-block">1850年:卡罗琳宫,位于 Promenade 和 Schloßstraße 街的拐角处.</p><p class="ql-block">Hobeggieritzer Straße 上 1851 年公墓教堂</p><p class="ql-block">1852年: 港口的粮仓</p><p class="ql-block">1855-1859年:城堡教堂</p><p class="ql-block">1861-1862年:住宅楼 Schloßstraße Nr. 4</p><p class="ql-block">1864-1865年:齐尔克的乡村教堂</p><p class="ql-block">1865-1866年:托普费尔街上的法院,自1878年起大公国地区法院。</p><p class="ql-block">1870-1872年:Friedrich-Ludwig-Jahn-Straße 的大公马厩(根据巴特尔的计划建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宫殿教堂前有一尊巴特尔坐在椅子上的全身塑像。</p><p class="ql-block">我可以向你介绍一下我自己吗?</p><p class="ql-block">弗里德里希·威廉·巴特尔 (Friedrich Wilhelm Buttel),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州管家。</p><p class="ql-block">1821年我开始为乔治大公服务</p><p class="ql-block">当时新施特雷利茨已是一座繁荣的住宅小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并且稳步发展。各种用途的建筑拔地而起。市政厅、教堂塔楼、橘园、我身后的城堡教堂、马厩和兵营、港口和卡默运河,都是我负责的最大项目,顺便说一句,我的项目范围也扩展到了公国的所有建筑项目。因此,在我作为建筑师、技师、艺术家和建筑大师的四年工作中,我涉猎了各种各样的领域,足以满足殿下和其他客户的愿望。</p><p class="ql-block">回想起来,我可能很少像雕塑家扬·维特-克罗普拉斯描绘的那样,坐在长椅上如此放松。但我喜欢这里,很高兴我们能互相认识一下。市议会很贴心地以我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广场,并写了一些关于我和我的作品的内容。用你的现代手机跟着这块面板上的抽象方形图画走一走,你就能了解更多。</p><p class="ql-block">如果您愿意,我很乐意和您一起拍照。为您在城中度过美好时光提供最佳建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堡街3号有近3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1733 年石匠大师卡斯帕·塞德尔 (Caspar Seidel) 建造了一座房子。</p><p class="ql-block">1822年,房屋主人——军医格策博士(Dr. Götze)打算“从头开始建造坚固的房屋,并进行全面扩建”。建筑大师弗里德里希·威廉·布特尔(Friedrich Wilhelm Buttel)负责了房屋的布局和平面图。最终,一栋七开间、两层楼、带檐的房屋建成了。</p><p class="ql-block">1907 年,业主斯坦博士委托进行内部装修。</p><p class="ql-block">1912 年,业主奥托·瓦格纳 (Otto Wagner)(一位印刷机业主)在房屋后部和洗衣房之间加建了一座扩建部分。</p><p class="ql-block">1918年将底层庭院建筑改建为印刷厂,并在前楼设立造纸厂。</p><p class="ql-block">1929年,对前楼临街面的灰泥进行了修复,并将窗框上的柱子替换为壁柱。</p><p class="ql-block">1936年</p><p class="ql-block">奥托·瓦格纳的长女安娜莉丝·瓦格纳在这里经营着一家文具店、一家书店和一家古籍书店。她与当地历史学家沃尔特·卡尔贝合作,为他以及他1950年至1956年的私人收藏找到了新家。</p><p class="ql-block">1956 年,安娜莉丝·瓦格纳 (Annaliese Wagner) 创立了 Karbe-Wagner 档案馆,作为私人档案馆</p><p class="ql-block">1972 年向 Neustrelitz 市捐赠</p><p class="ql-block">1973年市博物馆开馆</p><p class="ql-block">1986年</p><p class="ql-block">安娜莱·瓦格纳 (Annalle Wagner) 于 6 月 26 日在此去世</p><p class="ql-block">2016年</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和卡尔贝-瓦格纳档案馆迁至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文化区。地址:Schloßstraße 12/13(对面)</p> <p class="ql-block">同样城堡街4号也有近3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1732年</p><p class="ql-block">克鲁格建造了这座住宅楼。</p><p class="ql-block">1860年</p><p class="ql-block">谷物商人克里斯蒂安·克罗恩 (Christian Krohn) 计划拆除旧房子,建造一栋新的两层楼房,并在门道上建造新建筑;由此引发了持续的邻里纠纷。</p><p class="ql-block">1861年</p><p class="ql-block">高级建筑检查员巴特尔审查了新建筑的材料估算,并为 Krohn 提供了专家意见。</p><p class="ql-block">1862年</p><p class="ql-block">新建的六轴两层檐房屋已完工,房屋带有柱状凸窗,楼上的窗户为哥特式屋顶。</p><p class="ql-block">1926年</p><p class="ql-block">将花园别墅改建为浴室(包含浴缸、蒸汽浴室、热水浴以及淋浴和按摩室)的申请已获批准,但未得以实施。</p><p class="ql-block">1950年</p><p class="ql-block">当地历史学家 Walter Karbe 曾居住在这座花园别墅中,并于 1956 年 10 月 25 日在此去世。</p><p class="ql-block">1966年</p><p class="ql-block">为了防止霉菌滋生,柱状凸窗被拆除。一年后,正面和山墙被抹上了灰泥。</p><p class="ql-block">1995-1996年修缮前楼、侧楼并拆除花园建筑。</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城市博物馆,城堡街12-13号,居然周日关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物馆旁的旧楼曾经于1749 - 1795是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州的铸币厂</span></p> <p class="ql-block">上图房子的门牌:</p><p class="ql-block">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 国家卫生和社会事务办公室 M/V 卫生部分支机构</p> <p class="ql-block">宫庭基督教堂由布特尔设计,建于山坡上却是乔治大公的主意,1859年落成后就没用做教堂,因为地基不稳,房子倾斜损裂严重</p> <p class="ql-block">如今该建筑归新施特雷利茨市所有,不再作为教堂使用,而是作为新施特雷利茨城堡教堂雕塑画廊,用于更换展览或作为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教堂外墙雕刻着四位福音传道者及其象征:马太与长翼人,马可与狮子,路加与公牛,约翰与雄鹰。它们由陶土制成,矗立在覆叶的台座上。</p> <p class="ql-block">尚存的原宫庭一角</p> <p class="ql-block">几个希腊.罗马神话雕像</p> <p class="ql-block">维娜斯</p> <p class="ql-block">尼俄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尤利乌斯·洛维</b></p><p class="ql-block">Julius Löwe,1690 -1752年,是一位建筑大师、景观设计师、宫廷园艺师,也是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公爵的首席建筑师,新斯特雷利茨宫花园便是他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新斯特雷利茨宫花园,是尤利乌斯·洛维在 1731/1732 年设计建成的巴洛克风格花园,当时新斯特雷利茨市的宫殿已建成(建于1733年),但在19/20 世纪经过多次大规模重新设计,扩建为一个多部分公园。保存下来的巴洛克风格视觉轴线、以英国风景园林风格设计的宫殿公园区域、为纪念普鲁士王后路易丝而建的山丘上的路易丝神庙。布特尔设计的赫贝神庙、一系列古董和新古典主义雕塑的复制品以及改建成花园沙龙的新斯特雷利茨橘园(Orangenie),至今仍见证着早期贵族的艺术品味。</p><p class="ql-block">下图为维基俯瞰图</p> <p class="ql-block">伊尔德丰索群像(Ildefonso Group)是哈德良时期一件古代大理石双人雕像的名称,原件现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伊尔德丰索群像复制品。在魏玛城內和歌德故居均有其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弗里德里希·德雷克</b>( Friedrich Drake, 1805年-1882年,全名约翰·弗里德里希·德雷克)是一位德国雕塑家,克里斯蒂安·丹尼尔·劳赫的学生,柏林雕塑派的杰出代表,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柏林胜利纪念柱上的维多利亚女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图为德雷克花瓶的复制品</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布吕歇尔元帅</b></p><p class="ql-block">完整名字为格奥尔格·约翰·穆顿(Georg Wilhelm von Blücher),1742年-1819年)他是普鲁士军队的重要元帅,以其在拿破仑战争中的杰出表现而闻名于世。布吕歇尔在战争中的勇敢和领导才能,使他成为与拿破仑决战的重要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卡尔大公的幼子曾在他手下任职。</p> <p class="ql-block">他在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与威灵顿公爵并肩作战,击败了拿破仑,因此在德国被视为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在柏林市中心的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有布吕歇的青铜骑马雕像,属于一组纪念拿破仑战争英雄的纪念雕像(其中还有沙恩霍斯特、施泰因、比洛等人)。</p><p class="ql-block">雕像由Christian Daniel Rauch按照古典主义风格创作,于1819–1826年间完成,是柏林雕塑艺术的重要代表,是“柏林雕塑学派”的杰作 。</p><p class="ql-block">雕像高度约为 7.85 米,其中布吕歇铜塑像约高 3.25 米,立于花岗岩基座之上 。整个雕像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一战和二战纪念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维多利亚·德·洛伊滕——洛伊滕战场上原作的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特尔设计的赫贝神庙(Hebetempel)巴洛克式视觉轴末端的视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鹤望兰不锈钢雕塑,城市地标。</p><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错过,下图为维基图片。</p><p class="ql-block">1818年英国女王夏洛特将一株鹤望兰赠予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公爵家族。这种植物也被称为天堂鸟,生长在宫殿花园的橘园中,并于1822年首次开花,是德国第一株鹤望兰。1995年天堂鸟成为了新施特雷利茨市的市花。艺术家勒内·温特于2008年创作了一座以鹤望兰为原型的不锈钢雕塑,作为该市的象征,被放置在距离宫殿花园,应该离赫贝神庙不远的环形交叉路口中央。</p> <p class="ql-block">在德国外交部入口处有一排长势极好天堂鸟。</p><p class="ql-block">天堂鸟的花語代表自由、美丽和喜悅。它那宛如展翅高飞的鸟形状,使人联想起获得解放和无拘无束的感觉,因此往常用于象征自由精神的场合。</p> <p class="ql-block">桔园ORAGERIE远景</p> <p class="ql-block">咖啡馆供应早餐到12点</p> <p class="ql-block">祈祷男孩立于桔园內</p> <p class="ql-block">桔园喷泉</p> <p class="ql-block">弗里德里希·沃尔特(Friedrich Wolt),医生剧作家,半身雕像立于剧院旁边。</p> <p class="ql-block">剧院上方一行文字:人类的尊严掌握在你们手中。守护它。它与你们一同沉沦,也终将与你们一同崛起。</p><p class="ql-block">兰德剧院(Landestheater Neustrelitz)是小城的文化中心,经常上演歌剧、芭蕾和话剧。</p> <p class="ql-block">马厩改建中,将用于梅克伦堡州经济部外驻部门的使用</p> <p class="ql-block">港口湖边</p> <p class="ql-block">齐尔克湖 (Lake Zierker See) 城市港口很有吸引力,该港口已被开发为水上运动休息区,大约 3.5 平方公里,湖面不大,但景色秀丽。湖水清澈,四周被森林和小道环绕,是城市最受欢迎的休闲区之一。</p><p class="ql-block">还有尤其适合儿童的诺伊斯特雷利茨动物园,里面有大约 450 只动物,其中 40 种主要是本地物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水边餐厅</p> <p class="ql-block">养鱼场,可以吃鱼餐</p> <p class="ql-block">湖区是水鸟栖息地,有机会看到天鹅、苍鹭等。</p> <p class="ql-block">Helgoland Insel</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码头仓库</p> <p class="ql-block">州政府頒发的不同年份的建筑奖,表明文物保护在当地得到很好的实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火车站乘火车回家。</p><p class="ql-block">新施特雷利茨小镇值得推荐,它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独特巴洛克城市布局和优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了文史和自然,是探索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湖光山色一日游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