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海岸度假随笔-3: 卡梅尔周边的罗伯斯角州立自然保护区

心旷神怡

<p class="ql-block">罗伯斯角州立自然保护区 (Point Lobos Natural Reserve) 位于卡梅尔小镇以南不远处,被誉为“加州州立公园体系的明珠”。它是一片将海洋与陆地完美结合的自然宝库,以奇特的岩石地貌,丰富的海洋生态、以及变化莫测的海景而闻名。</p> 柏树林步道 <p class="ql-block">我们曾于2008年,2015年和2016年的秋末三次来到这里。保护区内有多条简短而风景优美的步道,如柏树林步道 (Cypress Grove Trail)、海狮岬步道 (Sea Lion Point trail)、鸟岛步道 (Bird Islamd Trail)。我们最喜欢走生态环境极佳的柏树林步道。照片上是柏树林步道的入口处的停车场。木质信息牌前可以拿到步行道的地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罗伯斯角的步行道地图,我们走的是红线画出的柏树林步道,走到北角。</p> <p class="ql-block">柏树林步道是罗伯斯角州立自然保护区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区之一,全长约0.8公里。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极为稀有的野生蒙特雷柏树(Montery Cypress) 群落。除了这里,天然的蒙特雷柏树只在圆石滩 (Pebble Beach) 的柏樹角 (Cypress Point) 有另一小片分布,因此柏树林步道对物种保护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步道穿行于形态奇特的柏树林中,树木因海风和盐雾长期侵蚀,呈现扭曲、粗旷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这棵蒙特雷柏树形态非常特别,粗壮的主干从地面扭曲延伸,像被长年累月的海风和盐雾不断雕刻。枯干的枝条伸展开来,仿佛张开的手臂,却又充满力量感。表皮呈银灰色,裸露的枝干与依然存活的绿叶形成鲜明对比。树体虽显得苍老,却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在贫瘠的岩石之上。</p> <p class="ql-block">一株古老的蒙特雷柏树倒伏在巨石之间,粗壮的树干被海风和盐雾长期侵蚀,木质呈现出灰白与银白的色泽,如同被大自然雕刻的艺术品。周围的岩石裸露而粗旷,带有橙褐色的斑驳纹理,与柏树的灰白色形成强烈对比。背景里,仍然繁茂的绿色柏树与带有红褐色枝叶的植被交织在一起,映衬着清澈的蓝天,构成鲜明的色彩层次。</p> <p class="ql-block">沿着步道走进树林深处。</p> <p class="ql-block">岩石上生长着大片的盛开的海岸石莲 (Dudleya Farinosa)。这种开蓝色花朵的植物被俗称为“活化石”,常生长在加州海岸的悬崖峭壁上,适应干旱和贫瘠环境。</p> <p class="ql-block">柏树林步道旁的生态环境极佳。路旁的蒙特雷柏树的枝条上挂着大量的松萝 (Usnea), 形成“垂挂丝状”的景象。松罗又叫须地衣,它不是单一植物,而是真菌和藻类共生体。真菌负责“建造房子”, 提供结构和保护,并吸收水分与矿物质。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供真菌共享。这种互利共生,让松萝能生活在贫瘠、极端的环境中。松萝喜欢空气清新、湿润的环境,对空气污染非常敏感,因此被视为空气质量指示物,松萝生长非常缓慢,每年只增长几毫米到1厘米。一簇较大的松萝可能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大量松萝的存在说明当地的生态环境清洁稳定。</p> <p class="ql-block">不少蒙特雷柏树的树干和树枝上有一层鲜艳的桔红色覆盖物,这不是树皮本身的颜色,而是生长在树上的一种地衣 (Lichen)。这种地衣呈现出绣红色、橙色,紧贴树干,像涂上去的颜料,表面粗糙不平,有点像“结疤”或“苔藓”。它们之所以呈现橙红色,是因为含有类胡萝卜素色素,能保护地衣在阳光下避免紫外线的伤害。地衣的生长需要湿润的空气和干净的大气。和松萝一样,它们不寄生于树木,只附着其表面,用空气和雨雾的水分和营养生长。橙色地衣也是空气清新的指标生物,让这些海岸老树看起来充满了“彩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走过一片茂盛的柏树林。</p> <p class="ql-block">树干上被切割出的疤痕,因时间的侵蚀与树脂的渗出,形成了一个宛如小小拱门的切面。切口纹理清晰可见,年轮与树脂的色彩,深红、金黄、棕褐相互渗透,像极了一副天然的“壁画”。拍摄者的影子清晰的印在树干上,手势在阳光下,仿佛一只鸟或者一个符号,为画面增添了生命气息和巧合之美。</p> <p class="ql-block">走到柏树林步道的末端,树丛中看到了奔涌的海水。</p> <p class="ql-block">这两张不同时段拍摄的照片中,高大而姿态多变的柏树交错生长,树之间垂挂着苔藓。透过树林,可以看到远处陡峭的岩壁直插入海,岩石裸露,色泽金黄。海水在峭壁与岩石之间奔涌,白色浪花在岩石间翻涌。阳光洒在悬崖和树冠上,宛如一副粗旷中透出一丝宁静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这段视频更加生动的显现了这一美景。罗伯斯角自然保护区其壮丽的海岸线、奇特的蒙特雷柏树以及光影变幻的海景,一直以来是画家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灵感源泉。自19世纪末起,这里吸引了大量中外艺术家前来写生和创作。其中包括中国著名画家张大千,对加州海岸奇石与涛声有浓厚的兴趣,作品中多次融入加州海岸风景。澳大利亚出生的风景画家弗朗西斯•麦科马斯 (Francis McComas) , 他尤其热衷描绘罗伯斯角的峭壁与柏树林,被称为“罗伯斯角的代言画家”。德裔美国印象派画家威廉•里切尔 (William Ritschel), 他多次描绘罗伯斯角的海浪与礁石。加州印象派代表人物格兰维尔•雷德蒙 (Granville Redmond) ,以色彩斑斓的海岸风景和野花画著称,也曾在罗伯斯角寻找灵感。</p> 罗伯斯角的海岸线 <p class="ql-block">在罗伯斯角州立自然保护区里唯一对公众开放的有两个沙滩,其中吉布森海滩 (Gibson Beach)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大片沙滩,被誉为“隐藏的白沙湾”。这里的沙子细软而洁白,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海湾较为封闭,海水在阳光照射下呈现碧绿与湛蓝的渐变色,波光粼粼,极为迷人。沙滩被高耸的岩壁和翠绿的蒙特雷柏树环绕,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隐秘天堂。</p> <p class="ql-block">中国湾 (China Cove) 沙滩更小巧、封闭、如同一颗翡翠镶嵌在岩石间,与碧绿的海水和光滑的沙滩著称。中国湾的名字来自于最早抵达加州的中国渔民的足迹。清朝咸丰年间,渔民们驾船背井离乡,飘洋过海,抵达加州,落在这片值得珍惜和滋养的神圣之地,在海边挖鲍鱼为生。著名画家张大千在1967年至1977年间,旅居美国加州,当时就住在卡梅尔。张大千被罗伯角州立自然保护区的美丽海景深深吸引,作画数幅,其中包括一副中国湾的画作,被起名为“中国涧”。</p> <p class="ql-block">罗伯斯角海岸的柏树和岩石展现一副苍凉又充满力量的画面。上图:一棵树干扭曲、布满赤红色地衣的柏树,蜿蜒伸向画面边缘,像一副天然的剪影。远处是被海浪拍打的嶙岣斑驳的灰白色岩石峭壁。海水在阳光映照下泛着银灰色的光泽。红色的树枝与蓝灰色的海面形成强烈对比,犹如一幅荒凉又充满力量感的画卷。</p><p class="ql-block">‍下图:柏树枝干框住远景,白色的岩石突出在碧蓝海水之间,像一座天然的雕塑。海水在岩石间汇聚成小小的海湾,涌动的潮汐为这静谧的景象注入活力。远处的海岸线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深远辽阔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罗伯斯角的海岸风光壮丽而粗旷。上图,灰白色的岩壁斜插入海,顶端孤傲的伫立着一棵柏树,在风浪的洗礼下依旧顽强生长。下图,裸露的岩石峭立入海,层层海浪拍打着岩脚,激起白色的浪沫。深蓝与碧蓝交错的海水,与金黄裸岩和墨绿松林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上图,巨大的岩石像利剑般直插入海,缝隙间海浪汹涌翻腾,白色浪花不断拍击崖壁。两侧的树木投下深色的剪影,衬托出岩石的金黄与海水的湛蓝。</p><p class="ql-block">‍下图,巨大岩石静卧海边,坚韧的柏树扎根岩顶,绿意与岩石交织成独特的风景。远处大海与天际连成一线,苍茫而宁静。前景的绿树像天然的取景框,把这片海岸的野性与静美定格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两张照片展现了罗伯斯角海岸边岩石与植被的独特风貌。上图中,海岸岩石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金色与浅灰色调,层层叠叠、棱角分明。壁上覆盖着斑驳的植被,色彩由深绿、橙红到紫褐交织,仿佛给粗旷的岩石披上一层绚丽的外衣。靠近海面的地方,还能看到岩缝间的洞口,仿佛是海浪长期雕刻出的隐蔽通道。</p><p class="ql-block">‍下图中,嶙峋的岩石伸向深蓝色大海,顶上点缀着姿态奇峭的柏树与低矮的灌木,顽强地在贫瘠的岩石上生长。远处的山与海岸线衬在背景中,让画面更显层次与深邃。</p> <p class="ql-block">罗伯斯角海岸岩石雄奇而壮美,岸边巨大的岩石像被海浪雕刻过的堡垒,棱角分明,锋利的石脊一直伸向蔚蓝的大海。浪花拍击岩壁,溅起白色的泡沫。岸边的岩石群就像一座天然的雕塑园,既粗旷又细腻,在阳光与海浪之间展现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来到了罗伯斯角最吸引眼球的蓝鱼湾(Bluefish Cove)观看 “蓝洞” (海蚀洞)。碧蓝澄澈的海水在阳光下放着翡翠般的光泽,透明到可以看清水下的海带与岩石。海岸线由嶙峋的灰白岩石环绕,形成天然的半封闭小海湾。蓝洞穴口在岩壁上张开,犹如一只透亮的眼睛。上方的松树枝叶探向海面,与下方的碧海交织出层次感,景色既壮丽又秀美,融合了海蚀地貌的雄奇与海湾清澈水色的柔美。</p> <p class="ql-block">最后到达最令我陶醉的海岸线。上图,阳光给岩石涂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海水在岩缝间拍打,形成一个天然的石拱门洞,仿佛大海亲手雕刻的门户。前方的野生植被在光影下显得生机盎然,远处青翠的山林与宁静的蓝色海湾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明快的自然画卷。</p><p class="ql-block">‍下图: 沿着灌木丛生的小径向前往,便是悬崖落入海的壮观景象。海面在夕阳余晖下泛着深蓝色的光泽,远处的海岬蜿蜒延伸,与淡蓝色天空交融,让人感受到大海的辽阔与无边。</p> <p class="ql-block">我们被海景深深吸引,专心拍摄。</p> 罗伯斯角的野生动物 <p class="ql-block">树林里小鹿在吃草。</p> <p class="ql-block">坐在岸边的木椅上,兴致勃勃的观看着水面上偶尔露头的海濑。</p> <p class="ql-block">上图,罗伯斯角的鸟岛,因岛上密集栖息的海鸟而得名。这是一块被海水切割出来的独立岩石,裸露的岩石上布满鸟类的白色粪迹,远远望去像一块覆盖了白霜的石头。岛上有鸬鹚、西部海鷗、鹈鹕等鸟类,鸟岛附近的海岸,可见海狮和海豹在岩石上休憩。偶尔还能观察到海獭在海帶丛中翻滾覓食。下图,沙滩上的野鸽子。</p> 罗伯斯角日落美景 <p class="ql-block">夕阳洒落在岸边的这片柏树林上,金色的光线将树干与树枝染成温暖的橙红色,挺拔的蒙特雷柏树在暮色中姿态各异,有的直指苍穹,有的微微区,整片树林在黄昏时分仿佛涂上一层金边。</p> <p class="ql-block">夕陽緩緩沉落在太平洋的尽头,海面被金色与橘红的余光铺满,浪花在光影中闪烁着细碎的光芒。远处的岩石在晚霞映照下泛着柔和的银辉,松柏的剪影与天边的霞光交织,勾勒出宁静而浪漫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海边,右手举起,仿佛把一轮火红的夕阳轻轻握在掌心。海风拂面,浪涛声伴奏,这幅“掌心落日”的画面,把人与自然的亲密连接展现的唯美而诗意。</p> <p class="ql-block">夜色悄然降临,海面映照着最后一丝霞光,岸边的柏树轮廓在暮霭显得格外苍劲。风声、涛声与渐起的夜色交织,带来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举起相机记录下这片夜幕下的海景,心中却生出依依不舍之情 - 仿佛不愿离开这片承担了海洋力量和自然诗意的土地,罗伯斯角的美丽,将长久留存在记忆与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