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映晚,情暖十里——沁水老干部消夏晚会十里乡专场随记

沁水老吴头

<p class="ql-block">夏末的晚风,轻拂十里乡的夜晚。8月20日,沁水县委老干部局 “银龄添彩基层行动” 专场消夏晚会,在期待中拉开帷幕,像一场奔赴乡情的温暖约定,让岁月沉淀的光芒,在这方土地肆意流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舞台亮起,开场讲述里,“银龄大学梦” 缓缓铺陈。这些老干部,鬓角染霜、面容刻着年轮,可踏上舞台的瞬间,眼神里的热忱,比夏夜星光更明亮。器乐合奏《欢庆锣鼓歌盛世》,乐声激昂,似把岁月酿成的豪情,化作鼓点与旋律,敲开了这场奔赴基层的 “奔赴”;舞蹈《红旗飘扬的方向》,他们身姿或许不再轻盈,可每一步摆动、每一次抬手,都带着对信仰的坚守,那是时光淬炼后的纯粹。快板《圆梦老年大学》,节奏里藏着对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的雀跃,像在说,年岁增长从不是热爱生活的阻碍,反而让逐梦的脚步,多了份豁达与坚定。模特走秀《我把故乡比苏杭》,老人们迈着步伐,把对故土的眷恋,化作T台上的自信,故乡的美,在他们眼角皱纹、在裙摆摇曳间,温柔盛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多彩生活卷” 里,情景剧《多彩的班级活动》,把老年大学的日常搬上舞台,那些一起学习、笑闹的片段,让我们看见,衰老不是生活的全部注脚,在银发岁月里,他们依然能拥抱新知、奔赴热爱;太极表演《太极杖影八段生辉》,一招一式,是岁月打磨出的从容,慢下来的动作里,藏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滋养;葫芦丝演奏《春到梁家河》,悠悠丝竹,把远方的故事、心底的眷恋,吹进夏夜,轻软又绵长;男女四重唱《闪亮的日子》,歌声或许带着岁月的沙砾,可和声里的深情,让 “闪亮” 二字有了更厚重的分量——那些为岁月奋斗、为热爱奔赴的日子,从未被遗忘,始终在心底熠熠生辉;形体舞《江山》,用肢体勾勒山河,他们把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融进每一次伸展,江山壮丽,也因这银发的赤诚,多了份细腻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康乐奉献美” 篇章,更是把 “银龄力量” 推向深处。朗诵 + 情景《我们是银龄志愿者》《文明讴歌》,他们声音或许不再清亮,可字句里的担当,像夏夜最亮的星,照亮 “老有所为” 的坚守——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在基层、在需要的地方,他们依然愿意做发光的火种;管弦演奏《红歌联奏》,熟悉旋律响起,往昔岁月里的热血与信仰,瞬间漫溢开来,老人们用演奏,和时光对话,也把红色传承,轻轻放在年轻一辈的心坎;交谊舞《开心中国》,旋转、拥抱,他们用舞动诠释 “开心” 的模样,无关年龄,只关热爱,这是对生活最质朴的礼赞;大合唱《向往》《爱在沁水》,和声交融时,仿佛整个十里乡的夏夜,都被这份热爱与眷恋填满。“向往” 是对美好未来的奔赴,“爱在沁水” 是对故土深深的扎根,老人们用歌声,把个人与土地、岁月与热爱,紧紧缠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结语讲述时,灯光柔和,老人们脸上的笑意、眼角的细纹,都成了故事。他们从岁月走来,带着沉淀的智慧、未凉的热忱,奔赴基层舞台,不是为了炫耀过往,而是想把 “活到老、爱到老、奉献到老” 的火苗,传递给这片土地、传递给每个看演出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一晚,十里乡的夏夜,因银龄光芒而不同。他们用行动证明,年龄从不是热爱的边界,衰老也无法黯淡对生活的滚烫。在舞台上,他们是追光的人,也是发光的星,把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的答案,写进晚风、写进掌声,写进每个观众心底。当散场的人潮缓缓流动,夏夜恢复宁静,可那些银发闪耀的瞬间,会像种子,在十里乡的土地、在我们关于 “热爱与坚守” 的认知里,慢慢发芽,提醒我们:无论走到人生哪一阶段,都要带着这样的热忱,奔赴岁月,拥抱生活,也拥抱能给予他人的温暖光亮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