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湖漫游

zmzg放心山水

45204241 <p class="ql-block">  京昆高速→京环线西陵站下来,就是易水河畔。走在且带“寒意”的青山绿水中,我们的心自然地板正、肃然起来。</p><p class="ql-block"> 易水河只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而闻名华夏。河边的小城,因水而被叫做易县,至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今之所向,其上游的易水湖。</p> <p class="ql-block">  北京已达37度,堪比盛夏了。易水湖停车场,一碧万顷,青山绿树环绕,暖热相宜。</p><p class="ql-block"> 走在花香四溢,绿树成荫的小道上,北京带来的暑气,悄然退去。游人不算太多,偶尔腾出来的清静,还是够享用的。通过票口,戴上了“金镯子”,可凭此登船。金坡码头,遥望一碧湖水,青山四合,白云躲在山后,泛出悠远的诗意。游船离开码头,犁开一道雪白,湖风吹落帽子,湖水溅在身上。迎面驶来游船,两船的挤压的浪,共振一起,游船“轰”的一声,由浪尖到浪谷,随之是孩子的尖叫。易水湖最深达48米,碧绿幽蓝,也是神秘幽深。游船左转一条大坝,横亘水上,有“安格庄水库”字样,是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右转是一弯碧绿的港湾,翠绿的青山倒在湖水里,静得没有一点声音……</p><p class="ql-block"> 那是老子峰,它有白石山的雄奇,也有千岛湖的秀美,在北太行的山水中,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  弃船上岸,吃了一根烤肠,稍补能量。一阵人影散乱,便有序进入栈道登山。</p><p class="ql-block"> 栈道依着山崖而建,仰面白云飘浮,常有孤藤悬在崖上,孤独、坚强。栈道旁遮挡藤本植物,野丁香泛着迟到的幽香,和道教文化的清静。“同出门”、“无为屏”、“谷神洞”……阐示道教有与无,道法自然的理念。把青山赋予人的思想,这叫拟人,在中国的“三教”中,屡见不鲜。游人在偶见湖水的平台上,免费排队拍照,我是不喜欢的。三个孩子走在前面,大孙女长高了,渐脱了童稚,开始懂了事情。往高处走,藤蔓渐稀,易水湖清晰明快,任你随意。青山湖水,在干旱的北太行中,犹如一对恋人,相依相偎,地久天长。</p><p class="ql-block"> 湖中有一块小沙地,远望掌心大小。四周金黄,中心浅绿,有种“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上有“许愿池”,日光泻入池底,摇晃着银币,好像那些或大或小的心愿,正在兑现。</p><p class="ql-block"> 老子峰山顶,北望拒马河数“渡”山水风光;西是白石山及晋之山水;南为狼牙山;东则清西陵、易水河一带苍茫山水。易水湖下泻的水,便是易水河,那里的太行水镇,景色幽美。小镇、河水,还有摇曳的红灯,好像在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满脸泪痕的燕太子丹,敬上酒来,他一饮而尽,掷杯于地。然后抱拳跃上骏马,绝尘而去。于是,便有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悲壮的歌唱。站在山顶上,再看易水湖,那清澈碧蓝的湖水,好像是太子丹遗落这里的一滴泪水。2000多年的时光,壮士、歌声在易水河,在中国文史长河中,永远在歌唱。</p><p class="ql-block"> 游船返回高坡码头,后面几个女人叽叽喳喳的。不知怎的,今日一点烦的感觉也没有。</p> <p class="ql-block">  午饭在太行水镇吃的,洁净且静的小店,吃客往来不绝。吃着喝着,我想说,易水河不大,如今旅游如此之热,它们最大广告人——荆轲。</p><p class="ql-block"> 青山绿水真好!北京一下汽车,“呼”,又象掉进热窖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