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之行:古韵悠长,紫陶生香

年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建水之行早有念头,八月得行。踏上建水古城的土地,一场关于历史、文化与味觉的旅程就此展开。这座沉静而厚重的边陲古城,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和独特的紫陶文化,为我们带来了一次穿越时光的旅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和其他古城一样,街道古朴,建筑古老。你可以从朝阳楼开始游览古城。街道依然沿袭古时名称。街道两旁各种商铺林立,但是以紫陶商铺居多。店铺前就有供游客体验的制陶作坊。但是要买到高品质的紫陶茶具还是要去古城边的紫陶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建水古城内可游览的景点集中,朱家花园、孔庙、临安府署、学政考棚。稍远一些是双龙桥,也叫17孔桥。可以坐米轨小火车去观光,同时还可以去团山村看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朱家花园”被誉为滇南大观园。踏入朱家花园,古色古香的院落与精雕细刻的木作令人驻足。这座清代民居建筑群不仅规模宏大,更将园林与居所完美融合,门前荷塘点点,屋内花窗幽深,尽显古人生活美学。穿过长廊,在一高台上摆放着过去读书人的方桌,站在傍边仿佛能听见百年前的私塾讲学声。看着这些亭台楼阁自然想到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这里以“梅兰竹菊”的庭院好比“怡红院”、“潇湘馆”等。在后花园和祠堂之间是戏楼,戏楼就建在荷池上。坐在祠堂前刚好可以远看戏台。转过戏台后的小门就是朱家后花园,亭台楼榭依湖而建,虽是夏日,凉风习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里每天有几场演出,主要是模仿朱家当年的生活事迹。在后花园有打歌等活动。只要参与的游客都可以获得模仿的朱家银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细读朱家几代人的兴起和没落倍感世事的无常。唯有这座苦心经营三十年的宅院还能见证着</span>见证了一个滇南大家族从兴起、传世、战乱、直至家破人亡最终没落的历史。在解放后这里曾经做过学校,因此免遭破四旧拆毁。但是后来对外承包经营,因此屋内有很大改变,幸运的是门窗没有受到太大损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随后我们参观了建水文庙,这座被誉为“滇南第一古建筑群”的文庙,是儒家文化在西南地区传播的重要象征。庙内碑刻林立,古柏参天,我在其中静静走过,感受那份沉淀千年的庄严与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孔子的儒学在中国广为流传,甚至国外还创办了孔子学院。小地方通常建文昌宫纪念孔子,有的庙里也会把儒释道三教一起供奉。但是在县内建立如此规模的文庙除了山东曲阜,恐怕只有建水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进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子施礼像,身后是巨大的泮池,也可称为学海占地四十多亩,代表着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池内荷花盛开,红鲤鱼自在游戏。走过状元桥可以走到池中的学宫,从学宫环顾四周,绿树成荫,心旷神怡。过了泮池,进入礼门和义门就可以看到“洙泗渊源”牌坊。代表着儒家思想渊远流长。从文庙的中轴线往前走是杏坛,这是孔子最早讲学的地方。再往前就是先师殿,殿上最高处悬挂“万世师表”匾额。孔子像居中,两边是儒家大贤。殿上两侧悬挂了清代皇帝赐的匾额。我恭敬的给先师作揖磕头表达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庙的殿宇很多,我们没有一一参观了。</span>庙的主要建筑有一池(泮池)、一坛(杏坛)、一圃(射圃);二殿(大成殿、崇圣殿)、二庑(东庑、西庑)、二耳(东耳、西耳)、二堂(东明伦堂、西明伦堂);据<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献记载,建水文庙自元代开始不断修葺扩建已经有七百多年历史了,现占地114亩。现在建水政府每年定期举行祭孔活动,一方面增加了建水旅游的氛围感,另一方面让孩子从小就感受礼仪的熏陶。</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后我们打算去紫陶街逛逛。漫步其中,随处可见陈列着精美紫陶的店铺。建水紫陶以其“坚如铁、润如玉”的特质闻名。很多茶具造型独特,古意盎然。我驻足欣赏,指尖轻触那温润的陶壁,仿佛触摸到了这片土地的匠心传承。因其独特,价格不菲。作为纪念我买了一个杯子,而朋友则买了一套茶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旅途中最难忘的,还有地道的建水风味。早上可以吃一碗草芽米线,草芽清甜,汤汁浓郁。烤豆腐外焦里嫩,配上酱料,香气四溢。我们围坐品尝,烟火气中满是旅途的满足与温情。建水汽锅鸡用建水紫陶慢炖而成,鸡肉软糯,鸡汤鲜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归程前,我们还去了建水燕子洞和贝陶山庄。燕子洞深幽,里面的钟乳石巨大而造型独特。沿石级而上,似上了一层楼,一开始看到高悬于洞顶的钟乳石触手可及。在不同颜色灯光都映照下流光溢彩。贝陶山庄则提现了设计者的独特构思,整个山庄用紫陶器具建造而成,似城堡又似童话里的糖果屋。这里成了网红打卡的天堂,很多女士一定会穿上漂亮的裙子,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千年建水古城,百年朱家花园,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之行,是一场文化的寻根,也是一次心灵的休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