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文/图: 弓之木</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何谓“早安”?清晨,与人照面,无论是否为熟人,一句亲切的问候语,往往让你心情愉悦,倍觉温暖,好感由生,这就是“早安〞的魅力。客观而言,中国传统的“早安”文化,从最初萌芽状态开始,就一直贯穿着人格尊重的基本宗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经典著作 “四书五经” 中,《礼记》鲜明地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一篇《曲礼》很是富有哲理:“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其意思大体就是:恭敬对人却并不需求别人的回报,这是高尚的品德。而别人恭敬自己,自己应该给予回报,这虽是次一点的品德,但也是完全应该的,是合乎礼仪的。人们有了礼的规范,社会便得以安定,少了礼的尊崇,社稷便将至倾危。这里的“礼”,并非是指用礼物送礼,而是给予相应的人格尊重之礼节和礼仪;而注重“往来”,强调的则是相互敬重。由此可见,从古至今,礼尚往来既是相互尊重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祥和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帮派之间,表达追求和谐与安宁意愿的有效方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此不难看出,周朝以来华夏文明中的“合乎礼仪”,就成为了遵崇“仁义礼智信”当中的“合礼”规范。于是,“合礼”之谓也就含有了后世所称的“合理”的概念。而史书中最早出现“合理”一词,则是在唐人刘知几编撰的《史通·载言》中:“言事相兼,烦省合理。”直白地讲,就是强调所说的话要合乎道理,所办的事也要符合事理。所以,后来“合礼”之道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逐步趋同为“合理”一词,而逐步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根据“合礼”也须“合理”的原则,后来晨起外出劳作之人,相互间的问候就由较为繁锁的揖礼,演变为较为简洁的互问“早安”的点头交会之礼了,但相互尊重与关心对方之情仍然得以延续。但之后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在官宦人家愈演愈烈,自视为上等人者,事实上已经对早起的劳作之人存在了明显歧视。对此笔者不妨举个人们熟知且与晨起相关的“笨鸟先飞”的例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母教子》 是元代关汉卿的剧作。说的是宋代冯氏教子读经,陈家三子先后皆中状元的故事。其中老三起先与老二同考时,二哥中了状元入朝为官,三弟未得入仕。但老三自恃聪颖,便对二哥说:“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这段话表明,在三弟看来,二哥虽然中了状元,但仍然是“笨鸟”,只不过是因为先飞而占得先机罢了。当然哥俩之间不一定有歧视,可能只是玩笑而已。而且三弟后来也中了状元,说明其也确实了得,知识文笔等并不比二哥差。但这 “笨鸟先飞” 的潜台词里,客观上也含有将先起勤劳而作之人,在人格上予以某种轻蔑的意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笔者爱好摄影,尤喜拍鸟,对一般鸟类的习性也略知一二。晨起鸟鸣相互打招呼是许多鸣禽的常态。在鸟类社会中,先飞先鸣之鸟绝非笨鸟,而通常都是更聪明更活泼一些的勤鸟。现代社会有些人士将某行初入道之人或先行一步者喻为“菜鸟”“笨鸟”,多少也含有那陈家老三嘲讽喻人的轻蔑心态,在人格尊重方面显然是有所欠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常能独辟蹊径,曲径通幽,将某些含有贬意之词语用于恰当的场合,却能产生某种亲和褒扬的效果。比如,既然“笨鸟先飞”有可能获得常人较难企及的成功与进步,也就衍生出了“以勤补拙”的概念,以及与陈家老三自傲相反的自谦用法。意思就是,如若自己像笨拙的鸟,那就比其它的鸟提前飞出去; 既然自己是笨拙的人,那我不妨就用勤奋来弥补与聪慧者之间的差距吧!这其实也是自我人格尊重的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笔者认为,不管是聪明也好,抑或是相对笨拙一些也罢,其实在人格方面应该是平等的。早起劳作之人,比如环卫工人,往往凌晨三四点钟就开始扫街清运垃圾了,与他们谋面,道一声“早安”,不仅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同样也是对其工作为社会“早安”所做的奉献,由衷表达出的一份敬佩与赞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今社会发展在加速,社会分工也有了很大变化。人们无论学历高下,职位高低,蓝领白领,人格都是平等的。尤其是人们职场和生活中非常需要的一些工作,诸如做早餐的,开公交的,送快递的,跑外卖的等等,他们往往都起得很早,都很辛劳,他们的工作决不该被人瞧不起,有了他们,才能让社会民众真正感受到,如今“早安中国”确实已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实惠。只要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每个人都了不起,都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唯有这样,国家才能和谐发展,社会才能文明进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