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运义老师画作集展

泉映竹影

<p class="ql-block"> 高运义,山东美协会员,山东漫画学会会员,山东金融美协理事,花鸟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临沂市美协理事,北京沂蒙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兜底儿网画院专职画家,北京九洲翰林书画院特聘老师;作品及个人艺术成就收录于《中国艺术家简明辞典》。省地以上报刊发表作品2000余幅(篇),市以上获奖作品30余次,其中作品《无题》获黑龙江山东美协联展一等奖,作品《清风徐来》2017年5月由美国密苏里大学收藏。</p> <p class="ql-block">七律·致杨继华老师</p><p class="ql-block">——兼题《烟雨沂南》美篇</p><p class="ql-block">高运义</p><p class="ql-block">沂南烟雨入轻纱,</p><p class="ql-block">十美篇中识杨家。</p><p class="ql-block">老巷低檐留旧影,</p><p class="ql-block">新村高厦映朝霞。</p><p class="ql-block">图文并茂开生面,</p><p class="ql-block">收放随心展高华。</p><p class="ql-block">若问此心何所寄,</p><p class="ql-block">一帧一篇是吾花。</p> <p class="ql-block"> 久闻高运义老师的大名,在一些同城文友群里,也经常看到高老师的作品。我个人感觉高老师的画作风格清新如他的笔下的清风竹林,浓淡相宜,国画创作如行云流水,自然飘逸。他喜爱画竹的品质高洁;他喜欢画牡丹的雍容华贵;他喜欢画秋柿的绚丽多彩;他喜欢山水淡墨的纯粹;他喜欢蒙山沂水间的家园,斗胆拙评几句,我的理解过于浅显。</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9日,虽已立秋,但是温度却居高不下,37度天气,和徐以海徐老师相约拜访了高老师。一进房间,立刻感觉到了满屋的书香,从客厅到画室,仿佛走进了一家书画院。各个房间都挂满了书画作品,有高老师自己的作品,也有书画好友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书橱,茶柜是成摞成摞的书籍,看得出高老师非常热衷于书画创作,而且近几年风格也在向多元化发展,但是每幅都有不同的特点,创作创新。看得出高老师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都是超高的,而且有他的独到之处,总之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的眼睛,也有随时创作的激情。</p><p class="ql-block"> 看完一些书画作品,高老师又给我们找出来他几十年前留存的速写本,当我拿着这些速写本的时候,我被震撼到了。</p><p class="ql-block"> 高老师原来早在八十年代,就是速写大师了。很多作品来源于生活和日常的工作中 ,有交公粮的群众,有树下拉家常的村民,也有经典的养猪蓄肥促生产,高老师的作品在那个时候就天天上报,为报刊画插图。有工作需要的定制创作,也有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走过的山山水水,他随身携带的速写本是他的习惯,也成了他的集册,有练习的初稿,也有完整画作,可以说高老师是走到哪里画到哪里,看到什么就画什么。</p><p class="ql-block"> 翻开一张张饱经时光沉淀的泛黄的剪报,满满的年代感,一下子,让我们回到了那个年代,多少人有看过连环画,小人书。一只钢笔,一个色调,却内容丰富,精准表达意思,加上下边的故事说明,这些小人书伴随了几代人的童年时光。</p><p class="ql-block"> 高老师的画作就是这种绘画方式,但是小人书是有故事参考的,高老师的作品创作全是来源于生活和工作中看到,想到,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再以绘画方式展现出来,真的令人佩服。那个年代的新闻稿需要配图,没有照片和影像资料,怎么办?就需要以这样方式创作,就像作文里的命题是最难的。</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高老师现在不光一直在创作的路上,而且还在北京的培训机构教孩子们绘画,是一位真正的文化传承者,值得我们学习尊敬。</p> <p class="ql-block">高老师悉心教导,青少年儿童绘画技艺,徐老师家孙子一小时出佳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