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古鸡鸣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b style="font-size:20px;">——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b></p> <p class="ql-block">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和皇家寺庙之一,香火一直旺盛不衰,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南朝时期与栖霞寺、定山寺齐名,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p><p class="ql-block">鸡鸣寺历史可追溯至东吴的栖玄寺,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南梁大通元年(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曾四次“舍身”于此,并在寺院内颁布《断酒肉文》,为佛教素食肇始,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天竺高僧菩提达摩从印度来建康(今南京)时就居于此;南唐时易名净居寺,后改圆寂寺;宋朝时改为法宝寺。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重建寺院,扩大规模,并御题“鸡鸣寺”,后经不断扩建,院落规模宏大,占地达千余亩,殿堂楼阁、台舍房宇达三十余座;清朝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同治年间重修;1958年改为尼众道场;1983年起依明清时规模形制复建,并逐步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1990年3月,新建的七层八面药师佛塔竣工,塔名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塔,为鸡鸣寺历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高约44米,赵朴初题“药师佛塔”四字,南京市委书记张耀华题“国泰民安”四字。7月28日,新建念佛堂、寮房、厨房、斋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寺名由来</b></p><p class="ql-block">鸡鸣寺因鸡鸣山而得名,原来,该山为北极阁山,又名“鸡笼山”,此山早先是以学馆而闻名的,如《寰宇记》曰:“元嘉十五年(438)立儒馆于北部,命雷次宗居之,次宗因开馆于鸡笼山。”“(齐)竟陵王子良尝移居鸡笼山下,集四方学士,抄五经百家为《四部要略》千卷。”后来,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文化水平不太高的朱元璋夺取天下之后,也知道文化的重要性,他想建造国子监,就亲临鸡笼山去选址,后来在鸡笼山东麓选中了馆址,很可能是在竟陵王子“集四方学士”旧址上,但其山名“鸡笼”,显然不合圣意,就改名为“鸡鸣”,取的是“晨兴勤苦”之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老山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山门牌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毗卢宝殿</b></p><p class="ql-block">又名大雄宝殿,为寺内主殿,重建于1994年。殿内正中供奉三身佛中的毗卢佛(法身佛像)。两边供奉文殊,普贤二大菩萨,东西两旁供二十四诸天。</p> <p class="ql-block">在鸡鸣寺,远眺紫峰大厦,古今建筑交相辉映,千年古刹与现代都市在光影中对话,诉说着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沧桑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b>⬆️铜佛殿</b></p><p class="ql-block">建于1984年,殿内供奉1984年泰国僧王赠送的释迦牟尼佛像,高3.3米,重5吨。殿内两侧还供有十六尊者画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观音殿</b></p><p class="ql-block">鸡鸣寺观音殿内供奉的观音像面北而坐,殿门的楹联写道:“问大士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药师佛塔</b></p><p class="ql-block">七层八面,高约45米,为1990年重建,曾为《新白娘子传奇》雷峰塔取景地。</p><p class="ql-block">药师佛塔是1991年新建的七层八面佛塔,是鸡鸣寺历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高约44.8米,外观为假九面,实为七级八面,斗拱重檐,铜刹筒瓦。</p><p class="ql-block">塔身建有内梯外廊,此塔名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塔,含国泰民安和为香客、游人消灾延寿的祝祷之意。宝塔南面正门上额题“药师佛塔”四个大字,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手迹。北门门额上镌刻有“国泰民安”匾额,为南京市市长所题。塔内供奉有药师佛铜佛像一座,此像原供奉于北京雍和宫,1972年由赵朴初向国务院提请、经周总理批准送给南京灵谷寺,灵谷寺维修时,将该佛像暂存市文管会,宝塔建成后,又从文管会迎奉于塔内。塔内每层中间还有四个佛龛,为明代金丝楠木雕,原为北京中南海旧物,每个龛内供奉有一尊楠木的药师佛像,共24尊。</p> <p class="ql-block">这是梁武帝萧衍所题写的金字“行应真如”。梁武帝萧衍崇佛,曾四次舍身出家,被称为“菩萨皇帝”,鸡鸣寺的前身同泰寺就是他所建。</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与现代建筑在此交汇——紫峰大厦作为南京地标,与鸡鸣寺遥相呼应,古今同框,展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美。</p> <p class="ql-block">⬆️<b>慈航桥</b></p><p class="ql-block">建于1997年,是一座连接鸡鸣寺与台城的旱桥,桥名由茗山法师题写,寓意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化众生脱离苦海。</p> <p class="ql-block">⬇️从台城远眺鸡鸣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