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相片与图片回顾辽河及曙光工作的记忆(三)

书信集邮.王健

六月序曲篇`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2日,是辽河油田开发建设55周年纪念日,其中曙光油田也迎来了开发建设50周年的重要时刻。1975年,曙光油田正式拉开大会战的序幕,来自大庆、新疆、玉门、江汉等地的石油人汇聚曙光油田参加会战。</p><p class="ql-block">作为石油集邮爱好者,我们以贴片上的两枚纪念封为载体,回顾那段峥嵘岁月,意义非凡。通过精心编辑与制作,这些纪念封在文字的配合下,仿佛将一段段时光凝固,将石油人的奋斗故事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6月中旬,我们有幸邀请到八、九十年代曾任曙光采油厂的厂长姚亚元、副厂长的李明义(中)先生共聚一堂。他细细端详贴片上的1987年5月27日曙光采油厂集邮协会成立纪念封,看到当年亲笔签名依旧清晰如昨,不禁感慨万千,那段奋斗岁月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上图片右:范英女士)</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特别整理了当年留存的石油信函,将信封与信笺分别展示。信封上的邮票与邮戳记录着邮寄时间,起始与寄达地址则见证了石油单位的变迁;而信笺上的单位抬头与内容,则真实还原了当年的工作与生活片段。这些细节的留存,仿佛在讲述一段段艰辛却光荣的石油故事。</p> <p class="ql-block">上图:曾参与曙光油田会战和建设的王广福与田凤民两位老领导,正细细欣赏贴片上的曙光采油指挥部公函封与信函;下图:四位曙光人围坐一堂,认真探讨这些珍贵石油家书背后的文化价值,为研究企业历史提供了鲜活素材。</p> 七月外景篇 <p class="ql-block">作为曾参与大庆会战的石油人,父母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辽河,投身曙光油田建设。在纪念辽河油田开发55周年、曙光油田建设50周年之际,我以老照片与老石油人相聚的方式,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因时间有限,我仅整理出8张贴片,先与大家分享这份珍贵记忆。</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于1975年12月从大庆油田水电厂器材站被抽调至辽河,参与曙光油田大会战,主要负责保障通讯畅通。1977年9月,我们一家从大庆搬迁至曙光水电厂定居,从此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我采用邮集形式,将不同时期的老照片按自己工作经历为线索,梳理出一段段人生坐标,让过往的奋斗历程更加清晰可感。</p> <p class="ql-block">7月22日,参加1975年曙光油田会战的马冬兰大姐从北京归来,与曾在曙光采油厂工作的同事们重聚。她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大家纷纷感慨时光飞逝。参与此次聚会的大多数人于1992年前陆续调出曙采,分别在钻采院、兴疗、辽工处、局机关、置业公司等单位,如今均已退休,但那段共同奋斗的岁月依旧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王健与俞梓璋临时将展框挂起,展示与曙光油田会战相关的石油家书与老照片,引来众人驻足欣赏,仿佛穿越回那段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马晓丽、常晓丽与范英三位美女,是1981年11月从兰州石油学校毕业,一同分配至曙光采油厂机修厂担任车工的同窗好友。上图:她们1991年11月工作十年后,抱着孩子与爱人合影;中图:2001年11月毕业二十年时在盘锦市世纪广场的聚会;下图:孩子们在辽河石油勘探局办公楼前的合影,其中几位或许正是未来的石油人。</p> <p class="ql-block">王健展示了一部《油海邮缘》二框开放邮集。作者将父亲留下的老照片、粮票、证件、手写资料、电报、同学信函、纪念封、信销邮票等为素材,讲述父亲从新疆工作,又奔赴辽河,工作30多年的感人历程。</p> <p class="ql-block">这组照片中,上图:曾在兰州石油学校毕业的辽河油田校友(两代人)在曙光采油厂办公楼前的合影;中图:2004年7月兰州石油学校车工班女生(部分)在兴隆台的相聚;下图:2011年8月是兰州石油学校车工班毕业三十年,各地同学重返母校,在原班级教室与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年近八旬的马冬兰在展品前驻足良久,细细端详那些熟悉的面孔,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共事的日子。她离开曙采已有35年,退休也已20余年,但那段岁月依旧鲜活如初。</p> <p class="ql-block">这群老同事、老朋友,在老照片中寻找年轻时的自己。此次聚会的8人中,有三家的美女同学,自1981年11月起便分在同一车间工作,情谊深厚,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看这位1981年8月分配到曙光采油厂机修厂的铆工滕代芳,去年刚刚在机修厂工作43年后光荣退休。他指着老照片中熟悉的工友,回忆起当年并肩奋斗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马冬兰还驻足欣赏了一枚加长合影邮资三联片,那是1995年辽河油田原油产量突破1500万吨时,全局劳模与各地领导的合影,记录了那个辉煌时刻。</p> 八月青春篇 <p class="ql-block">8月4日,曲鲁民在康桥社区召集原曙光采油厂的老朋友聚会。上图中,四位曾分别在曙光采油厂团委工作过的老同事齐聚一堂,左2为第二任团委书记卢继祥,左1为第四任团委书记曲鲁军,右2与右1分别为不同时期的团委干事周萍与张建宇。</p> <p class="ql-block">他们曾为曙光油田50年的建设奉献青春与才华,如今虽已退休,但那段奋斗岁月依旧历历在目。这张合影,记录了他们为油田发展留下的难忘瞬间。</p><p class="ql-block">合影后排左起:曲鲁青、王红、杨军学、周萍、戚明兰;前排左起:曲鲁民、徐文英、曲鲁军、卢继祥、张建宇。</p> 八月知青篇 <p class="ql-block">8月12日,解孟琍女士(左2)作为上海知青,曾在大庆参加工作,后又投身辽河曙光油田会战。她专程从上海回到辽河,探望曾在曙光水电厂工作的王阳泽(右2)与张玉范(右3)老夫妇,并与当年的同事线桂君(左1),她原是沈阳知青一同前往。</p> <p class="ql-block">解孟琍女士向老站长展示了当年一同工作,先后调回上海、浙江的几位知青的近况,唤起大家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p> <p class="ql-block">原曙光水电厂工会副主席李永刚,八十年代调往浙江工作,近期专程回辽河,与当年一起上党校大专班的同学共庆辽河油田开发55周年、曙光油田建设50周年,并特意探望老石油人王阳泽(90岁)。</p> <p class="ql-block">退休前曾任曙光水电厂器材供应站站长的王阳泽与夫人、儿子王健、女儿王芳一同设宴,热情款待远道而来的老同事,共叙旧情。</p> <p class="ql-block">曾经为曙光油田建设50年的石油人,近日从上海、浙江回来,与原曙光水电厂器材供应站的老领导、老同事再次相聚,留下一段温馨而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右起:刘平、线桂君夫妇,王阳泽、张玉范夫妇,王芳、解孟琍、李永刚、王健。</p> <p class="ql-block">因收集信息和精力有限,现只展示以上四组图片,请谅解!</p> <p class="ql-block">摄影:俞梓璋、范英、梁慧、曲鲁民、王健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音乐: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