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千里迢迢,我的岳父大人这次从新疆回到四川,只为寻一口记忆深处的味道。他说小时候,豆花饭是家常便饭,也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如今,身在外地多年,再吃豆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种味道,不是调料能调出来的,是记忆,是乡愁。</p> <p class="ql-block"> 走进成都新都区石板滩的老街,仿佛一脚踏进了旧时光。青石板路在脚下蜿蜒,阳光透过古旧的屋檐洒在脸上,暖暖的。街边的牌坊上刻着“古”、“街”、“海”,虽不知其意,却莫名觉得亲切。岳父说,这样的街景,像极了他小时候在四川老家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我们循着香味走进一家老店,店主是位年过半百的师傅,正在推着石磨磨豆子。磨盘边缘早已磨出岁月的痕迹,豆浆缓缓流出,带着豆香的热气扑面而来。他一边磨豆子一边讲起豆花的来历,说这手艺从汉代传下来,到了四川,又因盐而兴。清代时,富顺豆花因盐工而盛,成了劳作之后最实在的一顿饭。我看着他推磨的样子,仿佛看见了祖辈的身影,听见了旧时光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 豆花饭在川渝人心中,不只是吃食,更是一种寓意。小时候过生日,家里总会做一碗豆花,说是“磨走霉运”。那时不懂,长大后才明白,这碗豆花,是长辈的祝愿,也是对生活的期盼。如今我站在桌前,看着那一碗白嫩的豆花,心里竟有些湿润。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藏在一碗豆花饭里,朴素却温暖。</p> <p class="ql-block"> 桌上摆着两小碟蘸料,一碟葱花,一碟红油。豆花滑嫩,汤汁清亮,红油映着绿葱,颜色鲜亮得让人食欲大开。我夹起一块豆花,轻轻一蘸,入口即化。那种熟悉的味道,像一条小路,把我带回了童年。辣中带香,那是川味最地道的表达。我一口一口地吃,像是在咀嚼时光。</p> <p class="ql-block"> 另一碗豆花淋着红油,旁边还有一小碟蒜末和葱花。豆腐嫩滑,汤汁是清的,可能是高汤。我夹了一点红油拌在饭里,辣中带香,那是川味最地道的表达。我一口一口地吃,像是在咀嚼时光。</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坐在木桌旁,看着那碗白嫩的豆腐和一碟红艳艳的辣椒酱。这一刻,我忽然明白,千里迢迢,我寻找的不只是味道,更是那份深藏心底的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