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的历史建筑遗存

难得糊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城安庆,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曾经的省会城市,自然留存一些历史痕迹。在老城区,除了人人皆知的迎江寺和振风塔外,还有众多的历史遗存分散在大街小巷,就我知道的简介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安庆谯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谯楼位于安庆司下坡之上,安庆一中西侧,有670多年历史,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原驻江宁(南京)的安徽布政司移至安庆谯楼,安庆作为安徽首府的历史由此开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安徽省立图书馆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安徽省立图书馆旧址位于谯楼后院,一中体育场北侧。其主楼是一栋二层建筑的青砖黑瓦小洋楼,虽经历80多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中共安徽地委旧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共安徽地委旧址,位于安庆市龙门口街安庆第一中学内,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6年5月至1927年5月,中共安徽地委的领导机关密设于当时的安庆第一师范学校(现安庆一中),先后由郭士杰、柯庆施等主持地委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共安徽地委是当时全国直属中央领导的6个地委(另有8个区委)之一,在安徽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现成为一中校史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位于安庆市荣升街菜市场附近的孝子坊濮家老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3年春,陈独秀派安徽籍中共党员柯庆施从上海到安庆,着手建党工作。12月,柯庆施在安庆北门外濮家老屋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共安庆支部,会议推举柯庆施为支部书记,中共安庆支部也是安徽省第一个城市党组织,安徽的革命曙光自此升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中共怀宁中心县委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共怀宁中心县委旧址,位于安庆市太平寺街,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后,由当时中共安徽省临委派王步文来安庆组建起地下党组织一一中共怀宁中心县委。并由两同志以假夫妻身份在安庆太平寺11号租下三间房子,作县委会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安徽劝业场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安徽劝业场位于安庆市人民路步行街,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历经百年变迁,见证安庆从清末实业中心到现代文化地标的转变。该建筑为三层洋楼,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青砖白缝,斜坡顶,开气窗,气势恢宏。现为安庆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使用。“前言后记”综合性书店,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百年前,这里是劝业场,宾客如云,百年后,这里是书店,书盈四壁。2019年,安徽劝业场旧址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七)赵朴初故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世太史弟(赵朴初故居),位于安庆市天台里街9号。因赵氏家族赵文楷、赵昀、赵继元、赵曾重系四代直系翰林,故宅称“世太史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诞生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赵朴初,安庆太湖人(1907年一2000年),六至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八)二陈读书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安庆市南水关巷22号的二陈读书处,一组晚清民居式建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之子陈延年、除乔年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被人们称为“二陈读书处”。文物坐北朝南,共四进,每进建筑面阔三开间,穿枋式木构架、硬山顶、小青瓦合瓦屋面,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1995年被公布为安庆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该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见证了两位烈士的成长和求学经历。如今,不少青年受到“二陈”人格魅力、革命精神的吸引,来此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感受思想伟力,成为瞻仰先烈故居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九)太平天国英王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英王府位于安庆市任家坡街,因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府邸而得名。湘军攻克安庆,英王府一度为曾国藩督帅行署,后成为李鸿章的私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经百年余年的风雨,英王府一度破损不堪,2022年底,英王府修葺一新,对外免费开放,其中的几幅壁画很有研究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安徽省邮务管理局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安徽省邮务管理局旧址,位于安庆市墨子巷64号,是安徽近代邮政的起源地,该楼于民国15年(1926年)动工兴建,民国17年(1928年)竣工,为三层20米高,面积2200平方米。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大楼结构严谨,布局新颖,青砖混凝土框架结构,系欧式建筑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楼原为民国安徽邮务管理局办公场所,现仍为安庆市邮政局办公及营业场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一)安庆江西会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江西会馆位于安庆市龙山路依泽小学内,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近代,作为省府的安庆,当时会馆、堂、所云集,江西会馆只是其中之一,至今为止,是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会馆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二)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旧址,又称安徽省立安庆高工旧址,坐落于安庆市宣家花园街安庆二中南校区(原六中)内。民国四年(1915年)4月,安徽巡按使韩国钧创办,校址设清安庆府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三)同仁医院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公会安庆同仁医院,又称“圣詹姆士医院”,创建于1896年,坐落于安庆市双井街海军116医院内,旧址现存七栋历史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四)安徽大学红楼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安徽大学红楼,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标志性建筑,安徽的高等教育由此开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8年,国民政府安徽省政府在安庆师范大学菱湖校区现址上建立了安徽省立大学,后改为“安徽省立安徽大学”,简称“省安大”,1946年又建立了国立安徽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五)敬敷书院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办学时间最长的官办书院。著名的桐城派文学大师姚鼐、刘大櫆曾为书院院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六)圣救主座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救主座堂,坐落于安庆市小二郎巷,建成于20世纪初,是全省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歌特式风格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石木结构,西洋建筑,雄伟壮观,青砖扁砌,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七)天主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安庆天主堂坐落于孝肃路与锡麟街的交汇处,地处繁华商业街区。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1893年完工,名为“耶稣圣心堂”,解放前该堂是安庆教区的一个总堂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堂为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门厅门楣有“天主堂”三字楷书。教堂高大壮观。呈十字形,宫殿式样,由耶稣圣心堂、神甫楼、门厅和庭院组成,是近现代天主教重要的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安庆天主堂是西方宗教在旧中国传播和渗透的历史见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八)宝善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宝善庵位于安庆迎江区宝善街3号,锡麟街东三巷,靠近安庆二中,深藏在闹市居民区内鲜为人知的千年古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据记载,宝善庵建于宋崇宁年间(1102一1106年),比安庆家喻户晓的迎江寺早了五百余年,甚至比安庆建城时间(1217年)也早了百余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宝善庵经历战火屡毁屡建。在解放前一次重修,还是由安庆老字号胡玉美家族出资重修。屋顶是青灰小瓦,黄色的墙面,山门上嵌“宝善庵”三字,两边是阿弥陀佛几字,门外两边各置一座香炉,大殿内两厢,一边是观音菩萨,一边是地藏菩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历经千年都没有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在闹市中难得一方净土,为善男信女们提供一处灵魂的安慰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九)探花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探花弟,坐落于安庆市区南关清真寺街,面临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为清雍正朝武探花马大用故居。清雍正五年(1727年),安庆马氏八代孙马大用高中武探花,雍正御赐“探花及弟”金匾而高悬府中,是安庆市回民中官宦望族的故居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探花弟历经劫难,今存两进,仍不失古风旧韵,两进结构为明代砖木抬梁式,九檩前后廊结构,具有古朴典雅之流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十)叶笃正生平陈列馆(叶氏宗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叶笃正生平陈列馆(叶氏宗祠),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叶祠村。这是一处三进四合院式砖木结构的徽派建筑,门前有一对威武霸气的瑞兽,进入大门便是叶笃正生平陈列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祠堂始建于1876年,是叶笃正曾祖父时任陕西巡抚叶伯英修建,虽历经二百多年风雨沧桑,至今还屹立在叶祠村。祠堂有个文雅的名字“耕经堂”,可见修建它的主人对儒家文化的热爱。今天在叶氏宗祠里供奉一位气象大师一一它的子孙叶笃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叶笃正(1916年一2013年),又叫叶平斋,祖籍安徽安庆。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陈列馆内有叶笃正气象科普馆,采用HR全息现实投影成像技术,介绍了叶笃正先生为气象事业所作出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十一)安庆内军械所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安庆内军械所旧址,位于安庆迎江区人民路以南。该地块2022年用于商业开发,市级文物整体平移至枞阳门附近,未来规划为红色旅游景点,现已将遗址碑立于人民路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内军械所,清末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1861年由曾国藩创办于安庆,后迁至南京,改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第一近代军事工业,也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发起,中国近代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史建筑遗存,承载着时光的痕迹,见证了岁月沧桑和变迁,是世代的见证者,也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的体现,又是城市永恒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拍摄时间:2025年8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拍摄地点:安徽省安庆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谢浏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