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藏韵江含秀,广元滋味入梦长

清风(西安)13996706

<p class="ql-block">千佛崖的石刻静守金牛道,在数千年光阴里沉默成碑。往来蜀道的官员商贾、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无数赞咏诗文与墨宝,李白、杜甫、陆游、梁思成等都曾与它结下渊源,它早已成为蜀道文化的重要印记;</p><p class="ql-block">古蜀道的石阶间藏着太多千年故事,有幸用脚步轻轻叩访——剑门古道天下第一关的雄奇、翠云廊的古柏、荔枝道的尘埃、金牛道的“圆明园”……三国往事如今仍在蜀风中缓缓铺陈,历历如诉;</p><p class="ql-block">皇泽寺的香火漫过朱红宫墙时,还携着盛唐未散的余温。媚娘曾以眉峰蹙起江山风云,如今都化作嘉陵江的浪花,在涛声里酿着女儿国的月光,一荡又是千年……</p><p class="ql-block">这些“首批国保”是历史的硬通货,一脚踏入,便被那份沉甸甸的厚重感撞得心头发烫。</p> <p class="ql-block">北魏时期的开窟之风是千佛崖开凿的起始背景,而韦抗窟是千佛崖现存有明确题记记载的最早开凿的石窟。这个窟周边有20余条不同年代题记,见证了石窟群的持续开发历史。千佛崖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1500余年,是四川窟数最多、规模最大、水准极高的石窟群。它见证了佛教和造像艺术由北入川的传播过程。这些造像题材丰富,包括阿弥陀佛、卢舍那佛、释迦佛、菩萨像、供养人等,雕刻风格圆润细致,秀美典雅。工匠们运用了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还采用了中心坛背屏式镂空雕刻等独特手法,如牟尼阁的佛背后镂空雕刻屏风,增强了石雕多面体的表现效果,展现出极高的雕刻艺术水准。</p> <p class="ql-block">皇泽寺,藏着武则天中晚年的真容造像。</p><p class="ql-block">这座寺庙最初名为“乌奴寺”或“川主庙”,早在唐开元年间便已存在,本是为纪念战国时主持修建都江堰、让成都平原化作“天府之国”的李冰而建。谁曾想,原本属于李冰父子的主场,最终竟被这位本地出生的女皇“接手”——如今官方介绍里,它已是“国内唯一的武则天祀庙”。细想古代帝王对祭祀场所的“改造权”,确实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藏着权力对历史记忆的微妙重塑。</p><p class="ql-block">不过历史自有其坚韧轨迹:二王庙在岁月中几经重修,武则天时期虽曾调整过庙宇的功能与祭祀对象,但李冰父子治水的功绩早已深植人心。在当地人心中,庙宇的主位始终稳稳属于他们,从未因帝王的更迭而动摇。</p> <p class="ql-block">这块牌子背后是苍古的史痕气质,当年徒步金牛道时,丝滑联想到了阿庇亚大道,罗马大道中最早且最著名的一条,它始建于公元前312年,​如果金牛道可以作为蜀道代表,从时间对比来看,蜀道修建起始世间应该是早于罗马大道4年的。</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分最是动人,嘉陵江的灯火把流水染成流动的星河。微醺间,胃里还漾着朝天门清江鱼火锅的热辣鲜香,唇齿间似还留着女皇蒸凉面的筋道与红油香,女儿节的主场已飘起媚娘的妆奁、凤舟赛的号子和外国舞蹈赛事的鼓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元八月底,岁岁女儿节!</span>今年的凤凰灯掠过江面,亮得格外明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儿美,女儿多,女儿汇成河。</p><p class="ql-block">嘉陵江波连波,唱着女儿歌。</p><p class="ql-block">武则天的故事,皇泽寺的传说。</p><p class="ql-block">从小就流淌在我的心窝。</p><p class="ql-block">游河湾的风中,女儿家的欢乐。</p><p class="ql-block">总是岁岁年年牵动着我……”</p> <p class="ql-block">旺苍酸辣粉,女皇蒸凉面,乾隆石锅鱼,酸菜豆花鱼,青川火锅,朝天核桃馍,红糖酒娘冰粉,肥肠粉,麻辣串串迷了眼,撑着胃,探店的执着停不下来。</p> <p class="ql-block">古今的碎片在江风里撞成一团热闹的恍惚。这大概就是广元的魔力吧:白天让你被历史“震懵”,夜晚又用烟火气与舌尖的暖,把你轻轻托进一场流动的旧梦。明天且去赶早市,让上河街的蒸笼热气、豆腐脑的咸香填饱所有惦记;傍晚再扫街武曌天街,准能抓拍到各国吃货捧着凉面、啃着核桃饼时,被“百戏进城,摊贩云汇”震撼到的又鲜又憨的表情包。</p><p class="ql-block">想来也是奇妙,将今生这场意外转折点的生日,随意托付给这座藏着千年故事与人间烟火的城,看烟火绽放在夜空,给看似平凡的日子缀上细碎的浪漫,时光在此刻的温柔停驻,没有惊扰,只任由惊喜漫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