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深处东南亚内陆的老挝宛如一个失落的天堂,茂密的原始森林、古色古香的庙宇还有友善的人民,一切都是那么质朴而又动人。</h5><h5> 旅游观光匆匆忙忙一掠而过,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只有居住一段时期才能深度去剖析了解它。随着文章中文字描述介绍及一张张纪实图片展现,带你去体验一个贫穷社会主义国家的淳朴美。</h5> <h5> 位于澜沧大道最南端的主席府</h5> <h5></h5><h3><b>万象凯旋门</b></h3><h5> 万象最著名一个标志性建筑是凯旋门。它位于万象中心大道中央,为纪念老挝反殖民战争的牺牲者而建,远看很像巴黎的凯旋门,与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不同的是,这座凯旋门的顶层加了一层佛塔顶,展现出老挝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凯旋门是万象经典的景点之一,有民族特色,人流量较密集,非常值得欣赏的景观。<br></h5><h5> 凯旋门坐落在首都最宽阔笔直的澜沧大道,游客从任何方向都可以远远看见它。包括四个拱门和五个华丽的塔楼,是为了纪念老挝从法国独立出来,献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老挝士兵和从法国独立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h5> <h5> 凯旋门周边有很多著名景点,前面是中国援建的音乐喷泉广场;广场的尽头是印尼捐赠的和平锣;凯旋门旁则是老挝总理府;另一南端尽头是主席府,总理府和主席府对游客不开放。</h5><h5> 1957年,老挝王国结束了被法国殖民的历史,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了庆祝这个国家复兴的时刻,老挝王室挪用了当时美国援助老挝修建机场的水泥,在首都万象的中心建造了这个高仿版的法国巴黎凯旋门,别名叫“飞机跑道”。正因为美国知道老挝政府挪用援助十分恼怒,逐渐停止了对老挝的援助,因此建造过程历时11年,直到1968年才完工。<br></h5><h5> 后来,经过多次修整都由于缺少经费和别的理由,老挝的凯旋门一直没能完善,处处残缺不整。据说有一个荒唐的理由是“老挝人民之所以不继续建设凯旋门,是因为它体现国家的贫穷历史,让人民永远铭记老挝贫穷的过去”,真是“以穷铭志”啊。</h5> <h5> 直到2000年,中国政府给予老挝援助,重修整个凯旋门广场,拓宽道路,重置园林景观,并增加了音乐喷泉。这座尽管年岁不长,却也经历了老挝政权数度更迭的“纪念碑”,现下已经很难让人联想到过去的革命历史,反而与万象这座繁忙却质朴的城市融为一体,成为游客们观光的首选,市民们闲暇休憩的场所。<br> 凯旋门拥有典型的老挝风格雕刻和装饰,老挝凯旋门上面都是雕刻有佛像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等,雕刻精美,金碧辉煌。凯旋门共有七层,一至四层是室内,三四层有销售纪念品的店铺,五六层是室外,可以远观风景。<br> 从设计精美的窗户看去,可以看到凯旋门精美的佛学建筑。具有东南亚风格的塔及尖屋顶设计。站在顶端,万象平坦而辽阔的城市空间展现在游客眼前,万象城区的景色便尽收眼底。市政厅、世界文化遗产塔銮、万象的最大市场等等景观一览无遗,成为拍摄城市全景的绝佳位置。</h5> <h5></h5><h3><b>老挝送水节龙舟赛</b></h3><h5> 2013-10-20老挝一年一度的送水节,万象在湄公河畔举办赛龙舟活动,晓虎驱车带我们夫妇去欣赏。上午活动基本上结束,夫妇俩准备趁着这个机会顺便去凯旋门看一看,了却一个来到万象这么久的心愿。<br> 很早就知道老挝曾经是法国殖民地,万象有一座形似法国凯旋门的地标建筑。初期前往澜沧大道办事路过,远远望到其影影绰绰身影,一直很想找个机会前往欣赏。</h5> <h5></h5><h3><b>法昂雕像广场</b></h3><h5> 从湄公河畔向北步行到一座法昂雕像广场,这个是老挝的秦始皇,第一个统一老挝的国王,当然这只是一段历史,所以建造了一座雕像纪念他。<br> 法昂是澜沧王国的缔造者,老挝人心中的大英雄。 法昂(老挝语: ຝ້າງູ່ມ Fa Ngum;1316年-1393年),澜沧王国开国国王,1353年—1373年在位。国号“澜沧洪考”。1359年因虔信南传佛教的高棉皇后请求下,由高棉引入佛教,并以之为国教。</h5> <h5></h5><h3><b>丹塔That Dam古迹</b></h3><h5> 丹塔位于万象丹塔大街(That Dam)十字路口,又称黑塔,是万象市最残旧的古迹,一座全身黑色的佛塔。黑塔建于14世纪,传说黑塔下有一个洞口,洞内隐藏有一条有7个头的大龙,在1828年战争时保护了万象市的人民免遭迫害,老挝人把这条大龙视为救世主、保护神,称为纳迦,初建成时,黑塔全身都覆满了金箔,后来被暹罗入侵者盗走。现在塔身表面很多地方被风化,通体黑色,上面有着时间留下的斑驳印记。<br></h5><h5> 黑塔看似不受重视,但是在当地人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说黑塔下有一个洞口,洞内隐藏有一条有7个头的大龙,在1828年战争时保护了万象市的人免遭伤害,因此老挝人把这条大龙视为救世主、保护神,称为纳迦,在寺庙的很多佛像上都可以看到纳迦的身影。<br></h5><h5> 夫妇俩向东北方向走去,街道两旁的商铺都已经关门,只剩下一些餐饮店还在经营。步行到丹塔大街(That Dam)十字路口街心公园稍微逗留,中央矗立一座瓦当塔古迹,也称丹塔。一座全身黑色的佛塔,当地人又称作”黑色佛塔”。</h5> <h3><b>欣赏凯旋门建筑美姿</b><br></h3><h5> 拍摄几张照片,稍微休息后凭着脑海里方向判断,再一直往东方向走去就是澜沧大路,首先看到南边熟悉的早市场建筑,往北远远望见高高耸立凯旋门建筑就近在眼前。<br> 每人花费2000老币,折合1.60元人民币购买参观卷上去,上面有两层是售卖旅游纪念品的,我们径直登楼顶七层最高处,俯视周围城市美丽景色全貌……。<br> 凯旋门建于六十年代后期,模仿巴黎凯旋门而建,凝聚着老挝典型建筑的精华,但内部结构却有浓重的佛教文化。门上面雕刻的佛像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等,充满了宗教的色彩。凯旋门四面的造型完全相同,拥有典型的老挝风格雕刻和装饰,天花板是一大亮点,上面刻有佛教神话人物的彩绘,雕刻精美,金碧辉煌。老挝凯旋门共有一百五十多级楼梯,约七层楼的高度。从顶层外望四周的景象,到处树木花草,红砖屋顶。<br> 夫妇俩都十分兴奋的登上凯旋门建筑塔顶,欣赏了这座万象地标志建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午13点步行,参观凯旋门后,走的挺累的,拦了一辆三轮摩托出租车,语言不通比划着上了车,结果没有到达自来水别墅旅馆,几番周折18:00才回到住处。</h5> <h5></h5><h3><b>再次游览凯旋门风采</b></h3><h5> 2013-11-07,老挝华侨晓虎载着我们夫妇与徐州重工两位工程师一同前往万象城区早市场逛一逛,一行人顺便在三楼的餐饮区吃午餐。一个个小餐饮摊位紧连在一起,提供许多老挝风味餐饮,也有中国人在这里经营,做炒饭、炒面、炒菜等风味,任食客选择点餐。<br> 饭后,我们往东穿过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便是热闹的万象中央汽车站。万象公交站由日本援建,一辆辆公交车都贴着红色“膏药旗”在街上跑来跑去,格外显眼。</h5><h5> 经过摆满当地各种小食品的狭窄小巷,就是繁华的通坎康(夸丁)小商品集贸市场,里面就云集着一间间大大小小几百个摊位铺面,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紧邻还有一个永珍菜市场,肉禽蛋类、新鲜蔬菜、小食品调味品品种繁多,人流来往不断。随后再次参观了雄伟的凯旋门,在喷水广场留下难忘的靓影。<br></h5> <h5> 位于澜沧大道的早市场建筑</h5> <h5> 万象中心城区有4条主干道:东西向的桑森泰大街、塞塔提腊大街、法昂大街和南北向的澜沧大街,湄公河畔为方古姆滨河路。其中,塞塔提腊大街沿路树木繁茂,有很多寺院;法昂大街是沿湄公河的大道,一路排列酒店和餐厅,河岸有散步小道和公园。<br> 老挝凯旋门英文称:Patuxay,凯旋门 高45米,宽24米,位于万象市中心,在总理府附近,与主席府遥遥相望。1960年开始修建,1969年基本完工,是一座大型纪念战争中牺牲人员的纪念碑。1975年解放时,万象市群众庆祝胜利的游行从这里通过,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而将其称为凯旋门。</h5> <h5></h5><h3><b>凯旋门广场夜晚音乐喷泉</b></h3><h5> 老挝凯旋门广场音乐喷泉位于老挝万象市中心,凯旋门附近,由中国政府援建。该音乐喷泉的设计理念是“山水相连,世代友好”,通过声、光、色的综合运用,创造出一处优美动人的水景,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br> 凯旋门广场的音乐喷泉项目始于2000年前后,当时中国政府对凯旋门广场进行了重修,拓宽道路,重置园林景观,并增加了音乐喷泉。这个项目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老挝增加了一个地标景观,汇聚了大量的人流。<br> 音乐喷泉不仅为老挝增添了一个重要的地标景观,还通过其独特的声光效果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热门地点。此外,喷泉的设计和建设也体现了中老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合作。<br></h5> <h5>——网络图片</h5> <h5>——网络图片</h5> <h5>——网络图片</h5> <h5>——网络图片</h5> <h5>——网络图片</h5> <h5>——网络图片</h5> <h5>——网络图片</h5> <h5>——网络图片</h5> <h5>——网络图片</h5> <h5> 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一本书,像极了一本流动的记事本,记录瞬间、留住美丽、成为永远。不经意间,一段段纪实文字解说词,一张张图片汇集成彩色电影胶片,如同电影般还原一个深藏在东南亚角落小国家原始风情风貌,老挝这是一处值得去旅行及欣赏游览的地方。<br><b>张益群 部分文字摘录自网络资料 2021-04-08整理 2025-08-20修改 </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