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录)鸿门一席看霸王

夏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秦朝的历史在秦二世统治时期,朝廷对社会的治理实行严刑峻法,这位昏聩无能的皇帝把整个社会搞得百姓民不聊生、涂炭生灵。起义风起云涌,如洪流万丈呈排山倒海之势摧枯拉朽直逼秦宫。最为骇人听闻的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安徽蓟县大泽乡(宿州)领导的农民起义,揭竿而起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一呼百应中如烈火烧山,烽烟四起。但缺乏领导能力、作战经验和底层农民军终被秦将章邯的朝廷军镇压,声势浩大的反秦队伍遗憾地倒在残酷无情的血泊中。起义虽是昙花一现,但秦朝的命运正在滑向历史的深渊,秦二世的噩梦长夜漫漫。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踵而至接过历史角逐接力棒的是项羽和刘邦。尤其是楚国项氏贵族反秦声浪巨起。楚怀王分兵两路。一路命宋义、项羽北上救赵,此时赵王被章邯逼得无路可走,恳请楚怀王及各路诸侯支援搭救。一路命刘邦直捣秦宫。怀王对两路大将许诺:“先入关中者为王!”巨鹿一战,项羽充分发挥了运筹帷幄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战场上更是身先士卒,以破釜沉舟死而向生的决心九战九捷,使得秦军的虎狼之师大伤元气,一蹶不振。项羽最终在反秦声浪中众望所归,掌握了领导反秦义军的绝对主动权和领导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边的刘邦也没歇着,一路向西进发。昌邑首战失利转向西进。进攻高阳时,有谋士郦食其劝降陈留县令,最终不战而降。击败开封杨熊后士气高涨。部队开拔至南阳时,有谋士陈恢招降齮,最终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南阳。峣关之战最终瓦解了秦军的最后抵抗,刘邦一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抢先一步完成怀王的许诺。这不得不让项羽坐立不安,怎么能让那小子捡便宜,江山社稷是我项羽的!至此,秦朝政权覆灭。历史翻开项刘之争新的一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按照楚怀王事先的许诺,天下王就是刘邦的,他先入关中这是不争的事实!一向以英雄自居的项羽怎么能让他素来看不起的人成为王中王,而且进驻秦宫享受帝王风光。这绝对有辱贵族血统的族人祖先!更难容“彼可取而代也”的年少雄心壮志。正如易先生所言:“项羽是极其高傲的,在他看来,他是天下唯一的,无与伦比的盖世英雄和百胜将军。他从来就不相信自己会失败。”更何况历经巨鹿之战,战功赫赫。刘邦军中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密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无疑是炸药包上的导火线,直接激怒项羽要尽快赶到咸阳灭掉对手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同样暗地勾结张良,并承诺一定为刘邦说好话,免遭项羽的杀伐之心。范增对项羽直言不讳地说:“此人不除,必留祸患!且有天子之气”这些诱因把两位英雄都推向一个谈判桌上。历史将上演一场斗智斗勇的戏剧——鸿门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项羽请客,鸿门宴上,里外都是项羽的人。为什么会让煮熟的鸭子飞了?是与刘邦无冤无仇?杀殷通为什么就能干脆麻利,而且殷通还是悄悄来与项梁、项羽密谋反秦的,项羽竟然能杀一伙的人,足以证明是乱杀无辜。不知利害关系吗?范增直言不讳地指出刘邦“其志不在小”有王者之气。实在是必欲去之的心腹之患!是没有能力杀吗?以项羽个人力能扛鼎的武力让谁三更死,谁还能活过五更头?就连勇武善战的樊哙都清楚地看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危险境地。难道项羽看不出来?任凭范增怎么使眼色和给暗号,项羽都无动于衷。气得范增狠狠骂道:“竖子不足与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宴席上的项羽外强内弱,他是贵族出身的真英雄,真英雄是很爱面子的!但凡爱面子的人内心都很有怜悯仁爱之心,既然是自己请客怎么能让客人受到伤害呢?如果客人受了伤害,我项羽情何以堪啊!我的面子往哪儿搁啊!现在想想乌江自刎,很大程度处于自己面子——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一生要强的项羽,怜悯之心就是伤害。所以宁肯置自己于死地,也不愿丢掉面子,放别人一马,自己也才能有面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实中的项羽内心是复杂的,纠结的,是充满矛盾的。按照易先生的评价:“项羽其实是一个不幸被推向战场和屠场的孩子气十足的行为艺术家。他并不多想杀人,却不能不杀人;并不多想打仗,却不能不打仗。除此而外,别无选择,不可能有别的活法,也没有别的方式可以体现他的生存价值,完成他的行为艺术。他毕竟是通过杀人开始他的人生历程的,也毕竟是通过战争来走完他人生道路的。因为,他又爱杀人爱打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从宴席上能看出英雄气概的项羽内心深处是柔弱的。坑杀二十万秦降卒,提着滴血的剑内心是怯懦的,他残忍的背后其实充满柔情,要不然兵败垓下那一夜,乘着夜黑风高,走出帷幕对酒豪情壮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试想一个三军统帅,曾威震秦军虎狼之师的盖世英雄,此时此刻心痛的不是他功亏一篑打下的江山,痛惜的不是他的功败垂成的前景,心痛的却是心爱的骏马和爱不释手的美人。同时,他杀人如麻,内心充满了极度恐慌。虽然自己曾威风八面,巨鹿之战后让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伟岸。但历经垓下之围后,战无不胜的内心深处却存留着失败的情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项羽虽已远去,但现实这种错综复杂的世事情景无处不在。今天,易先生带我们一起走进一代风云人物,从历史剧或课堂上了解那一个个英雄人物,去品读项羽席前席后那瞬息万变的心性,你在真实生活中有没有过和霸王一样的心里感受:蔑视与敬畏,豪情与柔情,诚信与自私,大度与狭隘……我想历史虽已远去,历史的镜像就在身边,我们或多或少与易先生有过同感,或多或少与那个贵族精神的英雄人物有个相似的人生旅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致谢网络图片摄影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