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避暑逾一月记

万事如意

时近处暑,虽然中午还有点热,但早晚已渐有凉意,炎炎夏日已近尾声,不知不觉来金坛茅山避暑已愈月。早前凡提到茅山首先想到是与道教文化的渊源,自唐宋始这里遍布宫、观、殿、宇道教建筑达300余处,且传播至大江南北并流传海内外,而后这里更成为国内道教主要流派;抗战时期这里是新四军的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这片地处句容、金坛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带虽然身处江南但在无锡人眼里仍然是不折不扣的穷地方。 真正的变化始于86年,镇江、常州开始茅山风景区规划建设,94年动工,05年苏南抗战纪念碑、茅山道院栖真楼、华阳洞陆续建成开放,14年茅山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而我这次的避暑地点就是坐落在茅山5A级景区内的颐园,该项目占地1700亩投资超50亿,始建于2015年完工于2020年,实地考察令人刮目相看。 要了解这个大型建筑群,让我们先看开发商的沙盘,再看平面图,然后听我一步一步道来: 园区很大,先看看沙盘 开发商的沙盘 颐园平面图 很清楚,园中建筑分成3大块,右侧是商业街茅山水街;左侧是江南医院、健宾楼、护理院等康养建筑;中间名为卿舸书院实则是配套的服务中心,含电影院、阅览室、书画室、泳池、乒乓馆、影音中心等。 让我们从大门入口开始 颐园大门入口 入口牌楼 颐园入口远眺 近看售楼中心 售楼中心左拐很快进入银杏大道 道路二边遍植银杏 银杏大道华灯初上 左前方就是健宾楼,我们这次行程的目的地,该楼高4层,1层大厅供住户活动,2到4层为客房,每层约有28套客房其中转角处均为套房,地下1层是餐厅,总体还算比较方便。 健宾楼 健宾楼的出入口 一楼的设施给住户的健身、娱乐带来了方便 一楼大厅 大厅一角 大厅卡吧 卡吧一角 小小健身房 健身房一角 桌球室以及投篮架 餐厅设在负1楼 酒店按四星级标准装修,房内全部是实木家具,非常环保。 二楼过道 让我们看看套房 套房主卧 套房客厅 套房餐厅 套房卫生间 在健宾楼旁边还有一栋建筑名为“桑榆堂护理院”专门为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服务。 桑榆堂护理院 健宾楼与护理院后面就是一个大花园 亭榭与回廊 健宾楼的后花园 曲径与回廊 健宾楼的后花园 与健宾楼隔路相望还有一个大型建筑群,其间有别墅、民宿、电影院、茶吧、戏台,阅览室、书画馆、以及我最喜欢的乒乓室,游泳馆都在其中 专业的院线电影院门前小景 茅山电影院 茶室隐在绿荫中 装修典雅的茶室 茶室一角 颐园戏台 乒乓球室 这里曲径能通幽 水榭绿荫交相映 风景这边独好 颐园最右侧有一条商业街叫水街,坦率讲这是一个不成功的商业案例,投资巨大因缺少客流而几乎全部闲置。 颐园水街入口 通过这条林荫大道也能进入水街 水街全景 水街一角 水街另一角 水街小景 健宾楼与水街另一端还有一处名叫“逸心园”的园中园,当初以专家楼名义开发,虽然早已售罄但目前入住率估计不到10%。 怡心园外太湖石假山 怡心园外景 怡心园专家楼群 怡心园小径 在怡心园与水街中间有大片空地 这里种了少量红薯 这里种了大量的芝麻 路边的野花也很美 日常散步的林荫大道 路旁的植被 这树的造型也挺美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园区内还有一家投资5亿设施齐全的医院,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流该医院同样处于半停业状态,仅体检中心在营业。 江南医院正门 江南医院体检中心 体检中心门前绿化带 在医院的旁边还有一所建成没有营业的大楼 没有营业的身心楼 更夸张的是与江南医院一路相隔还有一个占地巨大拥有800套苏式别墅的颐园姐妹园颐园养心园。实地去看了二次,很震感!庭院式的布局据说房屋早就在五年前售罄,目前入住率同样少得可怜! 养心园旁门 养心园会所 养心园中央景观 养心园华灯初上 养心园夜景 与养心园正门相对还有一个天然水库,周边绿草如茵。 水库好风光 在这里散步会让你心旷神怡 颐园的情况基本介绍完了。其实我们对养老产业的关注已有多年,现在都说泰康目前是国内这方面的天花板,我们先后实地考察了泰康上海申园、杭州大清谷、苏州吴园、深圳鹏园,甚至在吴园住过一段时间,平心而论这里园区的环境、空气、没有一家泰康能超越他。但缺点也同样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很不方便,离这里最近的镇将近10公里,虽然园区每周有一次定期班车,毕竟很不方便;2、同样由交通问题引起,网购也很不方便,偌大的园区当地邮政部门至今不肯在此设置一个快递网点,凡网购物品都会送达镇上某个点,需园区管家第二天去取,这样比正常购物至少要慢1到2天;3、也是多数住户反映最大的问题,伙食可供选择的品种不多,口味单一;4,对于老年人而言目前这里缺乏及时就医送医的条件,虽然这里有个现成的医院,但要让这家医院真正走上正轨绝不是一早一夕能解决的。荣幸的是由于我们这次是自驾,隔一段日子往镇上跑一趟,所以上述几个问题我们都很轻松解决了;<br><br><div>综上所述:颐园对于能够自理的老人目前可以把他作为疗养度假的选择地,当然这完全是个人之见。在我逗留的这段时间里就亲眼目睹有多位老人变短住为长期把自己的晚年托付给这里。目前这里的住户约100多人,南京人最多,常州人次之,有少量无锡人,人员组成中知识分子居多,我在健身房结识一位94岁魏姓的南理工教授,看他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但他耳聪目明,每天几乎在跑步机上坚持慢走半小时,聊得开心常常能看到他发自内心的童稚般的笑容。听他讲南理工共有6个家庭在此,还有一位曾当过西北工大的付书记。<br><br></div><div>四十天的时间不算短,让我基本摆脱每天买、汰、烧的烦恼,养成与之适应的生活习惯,我们夫妻俩的身体都有可喜的变化,由于我坚持每天早餐后在健身房锻炼1小时,我身体的肌肉不但没有流失反而从105.6斤增长到106.5斤;由于我们坚持餐前每天六点多就外出散步,我发现我太太的步频,步幅变得轻盈许多。最大的遗憾就是这里空有乒乓室恰没有一个稳定的乒乓球友。<br><br></div><div>但愿颐园越办越好,就像园区一个雕塑所书“鼎盛千年”,待到金秋枫叶透红,银杏叶黄时再来。</div> “鼎盛千秋”鼎 谢谢同班老友荣毅夫访颐园时给我们夫妻的留影 2025年8月20日于金坛茅山颐园健宾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