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策划了四年的福州之旅,阴差阳错的拖到了去年才成行。福州真是个有福之地,充满着回家的感觉,其中“三坊七巷”更是精彩。</p><p class="ql-block"> 午后,阳光斜斜的切进巷口,把青石板晒得暖软的,“沐心阁”门口“等个人来”的条幅浸在阳光里。条幅的纸张有点泛黄,边角被岁月磨得温润,题字的墨色变淡了些,像有人把心事轻轻的写在了纸上,又怕被风刮走,盖上了一层时光的薄纱。</p><p class="ql-block"> 初见“等个人来”,字迹虽然苍劲,但总觉得有几分幽凄。人活于世,横竖总归在等些甚么:等人来,等信来,等天明,等下雨,从呱呱坠地就等着死亡的降临……如今的这些等待,相对容易而没有变化的就是“等一个人来”,既然如此,多等一会又何妨?</p><p class="ql-block"> “沐心阁”里有禅茶,禅茶的的妙处就是让人等得从容,等得不焦躁。煮开清泉,洗茶温壶,老纵舒展,水色渐浓,这些都是等出来的结果。若滚水牛饮,便辜负了茶的本意。如今我常常想起“等个人来”内涵的禅意境界,有时候甚至怀疑那个要等的人就是自己。少年时等长大,壮年时等成功,老来等悟透。等来等去,等的就是自己的影子。所以,大家愿意听任素汐唱的《大梦》,歌词从小孩子写到老头子,都围绕着无奈的“怎么办”。以前有个福州朋友,常常喜欢来“沐心阁”喝茶,但他没有等到最后,就像大梦一场。茶水总归是要凉的,人生聚散亦是如此,并不遂人愿。要等的人没有来,结果却是大把的来不及等待。</p><p class="ql-block"> “等个人来”在夕照里泛出种种思念之情,原来等一个人如同等一杯茶,都是在等着友情告白,等着天地神游。茶馆终归要打烊,茶客也会散去,但在那个等待的时光里,我们确实都全部心意,都善待过对方,当然,如此的等待也就不枉然了!</p><p class="ql-block"> 关门后的茶馆,门是虚掩着的,竹椅空落落排在屋檐下,来不及清理的紫砂壶里,茶叶早已凉透,只剩杯底那一口淡淡的茶水,像是在等待下一场未赴之约。光线开始暗沉下来,“等个人来”的笔画洇开些许虚无之意,仿佛它本来就要和孤灯、凉茶、空椅作伴。</p><p class="ql-block"> 循着灯光,沿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往前走,路过一家叫“无用空间”的书局,在不远处还有一家“麒麟书局”,门口的墙上镶嵌着一句名言:“万物皆有裂隙,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在他家二楼的围廊上,看着从山上一路铺到城市的灯光,忍不住坐下来再喝杯咖啡。谁知离席时意犹未尽,竟拉下了内人的挎包。一番联络之后,耐心等待着包包的归来。人生中要等待的事情都无法逃脱,至于等的是什么,其实并没有定数。当然,“等”包包,也不是空等的寂寥,而是把每一刻都酿成了对福州古城的善意。等待包包的过程中,我与焦虑相随;等一个人来时,我与思念相伴;等待水开泡茶的闲暇里,我与时光相遇;等待灵魂洗礼中,我与自己相守。在一并等待之中“等一个人来”最应该被宽容,因为其结果未必令人满意。若是他(她)真的出现了,那每一秒的等待都不会算作是煎熬。“来”是偶然,“等”是寻常,每一次相遇都是金贵。</p><p class="ql-block"> 这世间的任何不如意,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让我们在等待里学会慎重和宽容。慎重的对待等到的每一个人,宽容的接纳每一次机缘。把心里的美与爱,慎重地托付给眼前的时光,对出现在你身边的所有朋友都备加宽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