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及波罗的海三国之旅(11)拉脱维亚锡古尔达、爱沙尼亚帕尔努篇

海洋之心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31日(旅行第11天)晴</p><p class="ql-block">一觉醒来又是晴好的一天。早餐后我们收拾好行装,拉着行李箱从老城中的酒店走到停车处。酒店到停车处的距离虽然不长,但在石板路上还真不好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片提供者孟繁逊。</span></p> <p class="ql-block">波兰的司机早已等候在此,打开行李箱门,准备帮助大家摆放行李。</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孟繁逊。</p> <p class="ql-block">告别了给我们留下好印象的里加,9:00准时出发了。50多公里的路程一个小时就到达了锡古尔达。</p> <p class="ql-block">锡古尔达(Sigulda)是拉脱维亚中部的城镇,隶属维泽梅地区,距首都里加53公里,面积18.2平方公里,别称“维泽梅的瑞士”。地处高亚河河谷,海拔98米,邻近高亚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探索拉脱维亚古镇锡古尔达的自然风光,还有图雷达城堡神秘、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该镇始建于1207年,因红色砂岩悬崖与古特玛尼斯岩洞等独特地貌闻名。这里分布着文艺复兴风格的庄园与19世纪木结构教堂,部分建筑保留原貌并展示了传统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锡古尔达以旅游业为经济核心,依托高亚国家公园、图雷达城堡遗址及波罗的海最大岩洞等资源,开发徒步、滑雪等户外项目,并复原19世纪庄园体验活动。新城堡与中世纪遗迹形成复合景观,周边温泉酒店、购物点等配套完善,吸引大量游客来此。</p> <p class="ql-block">这幢小房子是图雷达城堡博物馆保护区游客接待中心。</p> <p class="ql-block">牌子是图雷达城堡博物馆保护区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图雷达博物馆保护区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天空中飘着拉脱维亚国旗🇱🇻和蓝黄🇺🇦两色的旗子。</p> <p class="ql-block">这里处处弥漫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绿树成荫,绿地成片,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个小房子,为了不耽误时间,决定原路返回时再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进入图雷达城堡保护区内,隔不多远就会出现宣传介绍牌。</p> <p class="ql-block">在保护区内的图雷达教堂(Toraida Church) 是一座木结构的小教堂,建于1750年,250多年来教堂一直保持着原址原貌,是拉脱维亚保护的最好、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教堂服务于教区信众,并且还在发挥着作用。</p> <p class="ql-block">这里最不缺少的就是绿色。</p> <p class="ql-block">羊肠小道伸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见的就是图雷达城堡。</p><p class="ql-block">图雷达红砖城堡(Toraida Brick Castle) 位于皋加河岸,它始建于1214年,是中世纪时里加大主教的城堡。它既是治安官们的住所,也是一座主要的防御工事。十六世纪时,城堡的防御功能达到顶峰,有四座高高竖立的塔楼和三座门楼保卫着城堡的入口。1776年,一场大火使得城堡中的木质建筑全部化为灰烬。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系统地研究城堡的结构,重建工作也自此开始持续了25年。人们可以进入重建后的城堡并参观地窖、监狱、炮楼和卫兵的住所,也可以从主楼看到皋加河河谷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建于13世纪图雷达城堡及教堂建筑纪念碑是一块巨大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距离城堡大约100米的地方,放置了这个大铁框,就是想让拍照的人从框中把城堡拍进去。</p> <p class="ql-block">两个团友在这里留下了身影。</p> <p class="ql-block">这座始建于1214年左右的宏伟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它由里加大主教阿尔伯特与宝(圣)剑骑士团共同建立,见证了十字军骑士在波罗的海东部地区的征服与掠夺,见证了多次历史战役和政治变迁,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1236年,利沃尼亚骑士团(宝剑骑士团)响应教皇号召进军立陶宛,然而却在苏勒河遭遇立陶宛人的猛烈攻击,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利沃尼亚骑士团在16世纪初成功抵御了俄罗斯伊凡三世的进攻,但在1558年沙皇伊凡四世发动新利沃尼亚战争时,最终还是被打散。</p><p class="ql-block">18世纪初,利沃尼亚地区被沙皇俄国占领,图雷达城堡作为统治中心和防御要塞的功能逐渐减弱。</p><p class="ql-block">十八世纪中叶,火器普及,旧时城堡的防御体系渐渐过时,这座日耳曼骑士驻守的城堡终被装备了火炮的俄国军队攻破。1776年的一场大火使得城堡中的木质建筑悉数被毁,城堡也遭废弃。直到上世纪下半叶,拉脱维亚人才开始系统研究城堡结构,进行持续了25年的重建。</p> <p class="ql-block">该塔建于13世纪,是城堡防御者最后的庇护所,也是一座独立的防御工事。塔内有五层。北侧墙体的最大厚度为3.7米,这一部位较为危险;南侧墙体的最大厚度约为2.9米。塔至屋顶尖顶处的总高度为38.25米。在以前,通过木质楼梯进入的入口位于9.5米高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考古调查,并修复了塔的上部。</p> <p class="ql-block">城堡虽然是复建,但眼前的图雷达城堡也还是略显破败。</p> <p class="ql-block">在城堡内,人们可以参观到护壕沟、城门、瞭望塔等地,感受中世纪生活的气息。同时,这里还有大主教居住和办公的建筑、卫兵的住所以及当时官员和用作监狱的塔楼等设施。城堡的建筑布局和防御措施体现了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现在城堡内为博物馆,展品主要包括了历史文物和自然遗产,涵盖金属器、纺织物、陶器、宗教文物等,展现了拉脱维亚中世纪的历史文化。 ‌</p> <p class="ql-block">展品还包括早期人类居住的痕迹,如陶器、宗教文物等,展现了自然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共存的历史。 ‌</p> <p class="ql-block">工具。</p> <p class="ql-block">陶器。</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展示了中世纪金属器、纺织物,反映了拉脱维亚人的历史变迁。 ‌</p> <p class="ql-block">足够厚的墙体。</p> <p class="ql-block">历史变迁图。</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认真地观看展览。</p> <p class="ql-block">楼上展示的是服饰。</p> <p class="ql-block">饰品。</p> <p class="ql-block">从城堡二层的窗户拍摄城堡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城堡里的展览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一会儿进一会儿出,然后再进城堡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塔楼中间有个木制的小阳台,大约离地面9.5米左右。阳台下原来有木制楼梯连接地面,当遇到敌人侵犯时,木制楼梯将被毁掉。如今早已不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部分团友开始登塔楼了。</p> <p class="ql-block">登塔前先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登上塔顶的团友们。</p> <p class="ql-block">登上中世纪古堡的塔楼顶层,眼前豁然开朗,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河流以及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堡,一切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关于图雷达城堡,还有一个传说:</p><p class="ql-block">图雷达玫瑰麦吉·格蕾夫与园丁维克托的不幸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在战争期间,托雷达城堡的佣人在死人堆中发现了刚出生不久的女婴,并收养了她。多年后,她与城堡的园丁相爱,但因战争和政治纷争未能善终。</p> <p class="ql-block">再次进入城堡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这座中世纪古堡历经风雨,静静地站在城堡院子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呼吸声,感受到那份历经百年的沧桑与沉静。</p> <p class="ql-block">古堡虽未完全修复,但每一块石头、每一面墙上都透露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是各处拍照留念啊!</p> <p class="ql-block">进入城堡的地下展室。</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下。</p> <p class="ql-block">抢拍。</p> <p class="ql-block">地板上的图雷达城堡图。</p> <p class="ql-block">城堡的外墙。</p> <p class="ql-block">城门洞里的塔楼。</p> <p class="ql-block">城堡外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去时路过的小房子里边也是一个展览,主要是介绍图雷达城堡。</p> <p class="ql-block">介绍图雷达城堡的塔楼。</p> <p class="ql-block">造型独特。</p> <p class="ql-block">背影。</p> <p class="ql-block">图雷达城堡保护区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热爱大自然的团友们。</p> <p class="ql-block">进入这个木制的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小教堂内。</p> <p class="ql-block">远拍蓝天下的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瞬间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保护区内景色宜人,蓝天白云,绿树绿草。</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的旁边,有一座静谧的墓地,墓碑上刻着“Turaida Rose 1601-1620”。这就是前边提到的那个传说故事中女主人公的墓地。人们将这个为爱而死的少女安息在教堂旁,并赋予她“图雷达玫瑰”的美名。教堂和墓地是这段爱情故事的真实见证地,吸引着游客驻足。</p> <p class="ql-block">奇形怪状的树!</p> <p class="ql-block">住在这里环境是没得说,但要能耐住寂寞。</p> <p class="ql-block">抬头又见两面飘扬的旗子。</p> <p class="ql-block">离开城堡与城堡标志牌合张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建于1890年的餐厅,光看外观就是特别有年代感。我们的午餐就在这里进行。</p> <p class="ql-block">午餐依然是西餐的三道式:沙拉、主菜、甜点。</p> <p class="ql-block">今天行程很轻松,午餐后置身于绿色之中,在小镇上走走看看。</p> <p class="ql-block">绿色是治愈系。</p> <p class="ql-block">人间美好莫过于我们此刻放松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肩上扛的是什么东西啊?</p> <p class="ql-block">对视!</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李莉。</p> <p class="ql-block">小镇草坪上布置了吸引眼球的小景观。</p> <p class="ql-block">用树叶和草扎成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草坪上的小蘑菇。</p> <p class="ql-block">13:45出发,一路向东北,前往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边境。</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行驶大约1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的一个边境。</p> <p class="ql-block">这个边境是在一个小村庄。</p> <p class="ql-block">张明领队和司机沟通了一下,带我们走了一条小路,我们看到了一条小路上简陋的边界线,隐隐约约但还是能看清楚的。</p> <p class="ql-block">看完小路上的边境线,领队带着我们我们来到了两国的边境。</p> <p class="ql-block">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边境。</p> <p class="ql-block">这个房子也不知道属于哪个国家了?</p> <p class="ql-block">两国地图。</p> <p class="ql-block">这个牌子上介绍了此地的一些情况。</p> <p class="ql-block">边境路牌。</p> <p class="ql-block">两国的国旗在蓝天飘扬。</p> <p class="ql-block">三个德国的骑行者从爱沙尼亚入境拉脱维亚,得知我们是从中国而来的旅行团,请我们给他们拍照。</p> <p class="ql-block">在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边境路牌下,留下了他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团友也纷纷在两国的边境,留下了纪念。</p> <p class="ql-block">路边一个院子里堆放着准备冬天取暖用的木柴,房子像是柴房。</p> <p class="ql-block">红色甬路。</p> <p class="ql-block">张明领队带着大家,来到了曾经的渠道。渠道不宽,全是用大石头建的。这条渠道不知道有多长,一直伸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拍照,还挺有意境。</p> <p class="ql-block">荒野中孤独的树。</p> <p class="ql-block">渠道旁有关于渠道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这里好像是个小村镇。</p> <p class="ql-block">遇见一对母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乘车,这次是开车过境。过境后我们下了车。</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中间地带。</p> <p class="ql-block">拉脱维亚国境飘扬的国旗🇱🇻。</p> <p class="ql-block">告别拉脱维亚。</p> <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国境飘扬的国旗🇪🇪。</p> <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边境标志杆。</p> <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边境路牌。</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纷纷留影。</p> <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我们来啦!</p> <p class="ql-block">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边境的出入境,让我想起来从阿塞拜疆进入格鲁吉亚的出入境场景:从阿塞拜疆海关出来,我们拉着行李箱,在阶梯状的青石板路上,足足走了一公里之多才算是出境。</p> <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共和国简称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相邻,北邻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西南濒里加湾,国土面积45339平方公里。全国共分15个省,大小城镇254个,首都为塔林。截至2024年,爱沙尼亚人口137.47万,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p><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族形成于12~13世纪。曾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沙俄和苏联占领统治。1918年2月24日爱宣布摆脱沙俄统治独立,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同年11月,苏维埃俄国宣布对爱拥有主权。在此期间,爱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武装斗争。1920年2月,苏维埃俄国承认爱独立。1940年6月,前苏联出兵爱沙尼亚,同年7月成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0日,爱脱离前苏联,宣布恢复独立。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5月1日加入欧盟。该国境内地势低平,间有低矮的丘陵。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寒冷多雪。多河流和湖泊。2024年,爱沙尼亚总GDP395.1亿欧元,人均GDP28741.1欧元。农林牧渔业中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主要工业有机械制造、木材加工、建材、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业。公路总里程16609公里,铁路总里程2144公里。主要港口有塔林港、西由拉迈港、昆达港等。</p> <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共和国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11∶7,旗面由自上而下的蓝、黑、白三色平行且面积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组成,在爱沙尼亚语中,爱沙尼亚共和国国旗通常被叫作“sinimustvalge”(意为“蓝色-黑色-白色”)。</p><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共和国国旗源自民族主义社团爱沙尼亚学生会的蓝、黑、白三色旗帜,确立于1881年,之后蓝、黑、白三色旗成为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象征,1918年,独立后的爱沙尼亚共和国正式采用蓝、黑、白三色旗作为国旗。</p><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共和国国旗中,蓝色象征着爱沙尼亚人民的信心和对国家及真理的忠诚;黑色象征着爱沙尼亚过去被异族压迫的历史;白色象征着爱沙尼亚人民对自由、光明和纯洁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穿过公路上清晰的边界线(深浅颜色),我们驶向爱沙尼亚的帕尔努。</p> <p class="ql-block">帕尔努(Pärnu)是爱沙尼亚西南部第四大城市,位于里加湾东北部派尔努河口,素有“夏都”之称,是著名的滨海疗养胜地和交通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帕尔努(别名皮亚尔努)建立于1265年,14世纪成为汉萨同盟重要海港,19世纪末发展为疗养区。截至1985年人口约5.3万。作为爱沙尼亚第四大城市,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属亚寒带海洋性气候,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细腻沙滩。‌‌</p> <p class="ql-block">下午17:15进入帕尔努,17:30就到了帕尔努的Strand Hotel(斯特兰德水疗会议酒店)酒店。这家酒店位于爱沙尼亚派尔努市,距离市中心仅10分钟的步行距离,步行可达派尔努海滩。</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有点特色,一个一个拱形让大堂显得不那么空旷。</p> <p class="ql-block">大家等候办理入住。</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的灯 。</p> <p class="ql-block">给我们办理入住的前台小女生。</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卡通动物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终于进到房间了,房间还不小。</p> <p class="ql-block">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我们放下行李箱抓紧时间去波罗的海的海边看看。</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门前停了不少车,说明住店的客人不少!</p> <p class="ql-block">酒店前的公交车站。</p> <p class="ql-block">去往海边的路上风景不错,人少、干净、天蓝蓝,树绿绿。</p> <p class="ql-block">酒店周边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人行路与骑行路。</p> <p class="ql-block">骑行路。</p> <p class="ql-block">置身于绿色之中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很奇怪这里的树没有粗壮的树干,而是从地面开始就是枝枝杈杈。</p> <p class="ql-block">小狗在草坪上尽情地撒欢,虽然没有什么人,但狗的主人依旧没有放开手里紧握的绳子。</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住家,怎么看着房子挺单薄的?</p> <p class="ql-block">这家院子里,堆放了一堆砍伐下来的树,不清楚这里是不是允许砍伐树木。</p> <p class="ql-block">去往海边的路。</p> <p class="ql-block">路两边的树木和草坪。</p> <p class="ql-block">超级大的垃圾桶。</p> <p class="ql-block">领队说海边就在酒店后面不远处,可我们走了半天,依然没看到海。前边传来了歌声和喧闹声,我们朝着喧闹的声音走去,那边好像是年轻人在搞什么活动,我们兵分两路,有人继续前行,我们则折返顺着另一条路去往海边。</p> <p class="ql-block">两个团友终于走到了海边。这边的海滩是年轻人的天下,天已傍晚,这里却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小路到了海边,这里的波罗的海是未开发的野海滩,看着就那么荒芜、原始。</p> <p class="ql-block">即便是荒凉的海滩,大家依然拍个不停。虽然都是爷爷奶奶的年纪了,但是童心一直住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背朝大海,依然是春暖花开!</p> <p class="ql-block">悠哉悠哉!</p> <p class="ql-block">从海边回来直奔餐厅。</p> <p class="ql-block">两个小朋友跟着父母来餐厅吃饭,忽然想起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游泳池不是很大。</p> <p class="ql-block">两天的时间从南到北穿过拉脱维亚,先到了海边城市尤尔马拉,再次与波罗的海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然后来到了首都里加,游览了老城。1998年里加老城整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在里加新城游游逛逛。</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路向东北到了拉脱维亚中部(偏南)城市锡古尔达。然后一路向北。</p> <p class="ql-block">初识拉脱维亚</p><p class="ql-block">拉脱维亚夹在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两国中间,和其他两个国家一样,曾经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p><p class="ql-block">这是个面积仅有6.4万平方公里的小国,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尽管在历史上多次被侵略和占领,但它们依然能够完好地保存自己的历史和文明,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真是令人敬佩。</p><p class="ql-block">拉脱维亚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p><p class="ql-block">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全欧洲“建筑混搭最极致”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里加的独特外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加的美是那种既深沉又带着优雅的美,走在里加街头能感到中世纪的厚重,尤其是藏匿了无数历史故事的老城。</p><p class="ql-block">里加的新城整洁、精致,绿化环境尤其漂亮。无论是建筑、街道还是公共设施。</p><p class="ql-block">这个国家经济不富裕,人均GDP在欧盟垫底,年轻人大量外流。但是我们看到和感到这里的人们友善,平和,生活虽穷但不苦,在享受着宁静、休闲慢节奏生活的同时,生活品质并没有降低。</p><p class="ql-block">尤尔马拉的海滩,锡古尔达的城堡,这些地方的氛围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似乎置身于世外桃源。这些都是拉脱维亚人的骄傲。</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拉脱维亚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无论是为了探索这个国家的独特文化,还是寻觅历史。</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拉脱维亚不是旅游地,它是疗愈地”,看了这一集美篇,你是否有同感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