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来气候的变迁——竺可楨

天人合—AFPMCC

<p class="ql-block">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呈现出明显的冷暖交替特征,以下是主要阶段及特点:</p><p class="ql-block">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前1100年)</p><p class="ql-block">气候温暖湿润,黄河流域有竹鼠、水牛等亚热带动物,西安半坡遗址和安阳殷墟的发掘表明当时气候比现在温暖2℃左右,正月平均温度高3-5℃。</p><p class="ql-block">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p><p class="ql-block">温暖期:西周、春秋战国、两汉时期气候温暖,黄河流域有梅树、竹类生长,物候记录显示气温比现代高1-2℃。</p><p class="ql-block">寒冷期:东周早期、东汉至南北朝、南宋时期气候寒冷,如周孝王时汉水结冰,东汉洛阳晚春降霜雪,南宋太湖结冰,气温比现代低1-2℃。</p><p class="ql-block">方志时期(公元1400-1900年)</p><p class="ql-block">寒冷期:17世纪是近五百年最寒冷时期,太湖、淮河多次结冰,北京冬季封冻期长达107天,气温比现代低2℃左右。</p><p class="ql-block">温暖期:1550-1600年、1720-1830年气候相对温暖。</p><p class="ql-block">仪器观测时期(1900年至今)</p><p class="ql-block">20世纪气温波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寒冷,1945-1950年气温回升,1955年正月出现极端寒潮,华中、华南多地最低温度破纪录。</p><p class="ql-block">总结:中国气候总体呈逐渐变冷趋势,冷暖交替周期约400-800年,寒冷期多与北方游牧民族南迁、政权更迭相关,温暖期利于农业发展和中央集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