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班主任

太行之子

<p class="ql-block">我已经是八十的老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在教育系统的各个岗位上都曾任过职务,而且各层级的职务都有规范的任职、免职文件。唯独我担任班主任的职务没见过任职文件,当然也没免职文件。退休后应邀参加单位的一些活动,也被介绍为原XX单位XX职务。但参加最多的师生聚会,我总是介绍为“我们班的班主任郝老师”,然后才是语文s老师,数学M老师,外语z老师等等。活动后我望着那些成为各行各业人才的学生们激动不已,原来班主任这个职务竟是终身的啊,于是我写下这篇拙作《说说班主任》,请网友指教。</p> <p class="ql-block">总听学生们带着亲昵的口吻说“俺们的郝老师”,这简单的称呼里,藏着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沉甸甸的分量。我从教一生,微信里联系最多的,始终是那些曾被我护在羽翼下的“班级孩子”——这或许就是班主任这份工作最动人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是人生的掌灯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班主任的讲台从不限于三尺,你更像学生人生路上的规划师。当青春期的迷茫漫过课桌,是你用耐心拨开迷雾,帮他们看清远方的坐标;当班级的风气需要凝聚,你又化身为文化引领者,让团结、正直、向上的种子在每个角落生根。更重要的是,你站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路口,用一言一行帮他们筑牢“三观”的基石,让那些关于善恶、美丑、得失的判断,成为伴随一生的指南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是榜样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班主任的日常注脚。学生眼里的你,会记得你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记得你公平对待每个孩子的眼神,记得你在困境中展现的从容。你说的道理或许会被时光冲淡,但你站在那里的样子,早已刻进他们的记忆——原来正直是这样的,担当是这样的,善良是这样的。正是这份“身教”的力量,让“尊敬”二字无需言说,自然生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是懂学生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好班主任,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你手里或许没有正式的“档案”,却藏着每个孩子的秘密:谁的家庭藏着无奈,谁的成长伴着坎坷,谁看似开朗却敏感,谁沉默寡言却内心炽热。你记得他们的小习惯,懂他们没说出口的烦恼,能在他们低头时递上一句“我懂你”。因为知之深,所以教之彻——你不会用统一的尺子衡量成长,而是顺着每个孩子的脉络,陪他们长成自己该有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多少年后,学生们或许会忘记课本里的公式,却忘不了那个在班会课上跟他们聊梦想的你,那个在他们犯错时既严厉又心疼的你,那个把班级变成“第二个家”的你。这大概就是班主任的意义:用一时的陪伴,换一世的牵挂;用点滴的付出,成满天的星光。</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学生不少人是家里的独生子,他们从小是被宠着长大的,现在的社会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当老师不易,做班主任更难。怎么做个好班主任呢?根本在于要熟悉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所想所盼”,无痕迹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习继承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用心用情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上进,团结协调的班级文化。我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p><p class="ql-block"> 1. 以“云陪伴”替代上门家访</p><p class="ql-block"> 建立家长微信群+学生QQ频道,定时推送班级动态、心理健康微课;每周一次“云端家长会”短视频,3分钟讲透一个成长主题,实现全员、即时、可视化沟通。</p><p class="ql-block"> 2. 用数据画像精准育人</p><p class="ql-block"> 借助在线问卷、学习平台后台数据,快速生成“学业+情绪+兴趣”三维雷达图,发现异常波动即一对一直接对话</p><p class="ql-block"> 3,制定班级宪章 </p><p class="ql-block"> 开学第一课用“腾讯文档”协同起草《班级宪章》:条目不超过 10 条,每条配 15 秒学生自拍短视频作注解;宪章通过后在家长群公示,所有人电子签名,形成可追溯的“云端公约”,后续违规处理直接引用对应条款,减少班主任个人权威色彩。</p><p class="ql-block"> 4,採用双轨积分制</p><p class="ql-block"> ①“成就积分”——学业、竞赛、公益、创意作品等正向行为,对接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系统;</p><p class="ql-block"> ②“修复积分”——迟到、未交作业等负向行为,不扣减原有积分,而是生成“修复任务”(如录一段知识点微课、做一次在线值日),完成后积分回补。</p><p class="ql-block"> 把“积分实时看”板挂在师生群,家长和学生随时可查,形成“可自愈”的制度文化。</p><p class="ql-block"> 5,发挥同伴效应,用三人自治链在集体中接受集体主义精神教育</p><p class="ql-block"> 全班按“学业梯度+性格互补”分成若干 3 人微小组,组内实行“链长轮值”:</p><p class="ql-block"> • 链长一周一换,负责提醒打卡、收集作业、情绪观察;</p><p class="ql-block"> • 组内问题先内部消化,24h 解决不了的再上升给班委—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这样把 40 人的管理颗粒度降到 3 人,既减轻班主任负荷,又逼着学生学会协商与领导。</p><p class="ql-block"> 6,“微光时刻”仪式化</p><p class="ql-block"> 每周五最后一节课 5 分钟“微光时刻”:</p><p class="ql-block"> 用 匿名墙收集“本周我最想感谢的一位同学”;</p><p class="ql-block"> 随机抽 3 条当场朗读,被点赞者获得一张“班级 勋章”(电子徽章可永久保存在班级云相册)。</p><p class="ql-block"> 持续一学期后,正向叙事自然沉淀为班风——学生开始自发寻找并记录他人的闪 光点,形成“彼此成就”的集体潜意识。</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是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健岗位,每一个班主任只有不断历炼自已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能力,课堂上讲课受学生欢迎,班级工作中能身教言教,才会真正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我们的好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