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黎城“天生三桥〞是太行山中的一组天然石拱桥群,由三座并列的天然石板组成,当地人称为“三孔”。 </p><p class="ql-block">该奇观位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黎城县茶棚摊村后山,导航定位至“太行天生三桥”终点后,需沿村后山路继续前行约1公里方可到达。 </p><p class="ql-block">三座石拱桥呈并列分布,跨度约50米,桥顶平坦,草木茂盛;桥下空间幽深,清净凉爽。</p><p class="ql-block">三桥附近还有另一处单孔天然石桥(“一孔”)</p><p class="ql-block">两处景观均较隐蔽,且未被商业开发。 </p><p class="ql-block">导航终点附近易迷路,建议由当地人指引,并将车辆停于山脚下或宽阔路段,徒步前往。 </p> <p class="ql-block">最佳三孔拍摄角度。</p> <p class="ql-block">三孔桥周边,虽主要为砂岩地貌,但也可见少量不太发育的钟乳石灰岩痕迹。</p> <p class="ql-block">这样看就只有两孔天然桥,靠南一孔是由一处漏缝分解为两石桥,要到桥下位置方能分清楚。</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被一分为二的溶蚀石桥。</p> <p class="ql-block">黎城三孔桥地处太行山腹地,海拔900多米,桥长约50米,高约20米,由三条天然石梁组成,前后高低错落。其形成源于太行山河流冲刷断崖形成瀑布,水流侵蚀松软岩层后穿透洞穴顶部,坚硬部分保留为石梁,最终形成三孔并列的独特结构。</p><p class="ql-block">考古与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旧石器时代遗址:桥下洞穴内发现用火痕迹、石制工具(如石凳、石床)及动物化石碎片,包括披毛犀臼齿和赤鹿角残段,证实为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距今至少一万年。</p><p class="ql-block">猫崖洞遗址:邻近三孔桥的猫崖洞曾出土三四百件旧石器时代石器,1958年首次发现,1994-1995年经专家考证,进一步佐证该区域为黎城县最早的人类聚居地之一。</p><p class="ql-block">三孔桥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考古价值,近年来成为户外徒步和摄影爱好者的热门目的地。其未被过度开发的原生态景观(如桥下溶洞、石笋群)及免费开放特点,吸引了不少游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