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碉楼之乡”一一广东省江门市开平赤坎古镇(2025.08.13--14)

李恒文(平安使者)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3--14日,与朋友相约江门市开平之行,参观赤坎古镇、碉荘,了解侨乡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13日,早上,5点多钟起床,6点钟,信宜市区集合乘车,前往高州市区、茂名市区、电白市区接团友,中午11点30分到达赤坎古镇。</p> <p class="ql-block">  赤坎古镇大牌坊</p><p class="ql-block"> 开平市,广东省辖县级市,由江门市代管,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开平市下辖2个街道,13个镇,辖区面积1656.94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开平市人民政府驻长沙街道光华路1号。</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末,开平市户籍人口67.47万人。</p><p class="ql-block"> 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立开平县,隶属肇庆府。1993年,撤销开平县,设立开平市。游览景点有开平碉楼 、立园 、赤坎欧陆风情街等。</p><p class="ql-block">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p><p class="ql-block">开平是“中国碉楼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摄影之乡” “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世界名厨之乡”,是广东财政省直管县</p><p class="ql-block">开平是全国著名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共103万人,分布在世界上90个国家和地区。</p><p class="ql-block">开平的历史文化与广府文化同宗同源,是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华侨华人成为广府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p><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地处开平市中部潭江河畔,总面积62.1平方公里,海外华侨达15万余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首批中国</p><p class="ql-block">特色小镇,其核心区3平方公里的骑楼街区连续绵延3公里,融合了岭南、南洋与欧洲建筑风格,被誉为“中西建筑艺术长廊”。</p><p class="ql-block">2025年正式运营的“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已升级为涵盖文保展示、非遗文创、沉浸式演艺等复合业态的综合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古镇开埠于清顺治年间(约1657年),由上埠关族与下埠司徒氏两大家族共同发展,成为近代华侨“下南洋”的重要起点。华侨归乡后兴建骑楼,形成独特的商贸重镇。2007年,古镇与开平碉楼联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现存司徒氏图书馆(1925年建)、南楼纪念公园等历史地标。‌‌</p> <p class="ql-block">安荣楼:六层,这座著名的碉楼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充满了历史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有环古镇河,有石拱桥,有古树,骑楼街,游船,电瓶车,铛铛车,有表演,环境幽静,整洁舒适,适合家人、朋友一起漫步游览。</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约17世纪中叶),因地处潭江航运要道而发展为商贸重镇。其名称源于当地红土(“赤磡”),现隶属广东省开平市,距市区12公里,总面积62.1平方公里。作为五邑侨乡的核心区域,古镇海外华侨达9万余人,历史上曾是开平县城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四周江水环流,潭江主流和几条支流,围绕着古镇,河水清澈,鱼虾浮于水面。</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小船,碉楼,铛铛车,电瓶车,游人慢步其中,细品古建筑,穿越历史时空,见证开平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远负海外,艰辛创业,克服困难,不忘家乡,建设家乡。</p> <p class="ql-block">坐小船游赤坎古镇,观赏碉楼,让人联想当年建埠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关族与司徒氏两大家族竞相建设,推动古镇繁荣。华侨回乡兴建了司徒氏通俗图书馆(1925年)、关族图书馆(1929年)等标志性建筑,体现“中西合璧”的侨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摩登时代剧院</p><p class="ql-block">光绪后期,赤坎古镇形成一个整体之后,店铺的兴建也随道路改造和河堤修筑而展开。</p><p class="ql-block">关族聚居的上埠堤西路沿街开设店铺,集中在民国二十年以前。回乡主持家族图书馆奠基,监理施工的关国暖,同时也是堤西路商铺建设的重要主持者。在赤坎的两年中,他既完成了在自己出生地——赤坎虾村的“春如楼”别墅建设,又在镇上建了洋楼(堤西路27号),开设了商号。同时,还代同宗兄弟关国琼、关国鑫、关国均、关绍桢在堤西路买地建起了洋楼。还有的关族华侨委托他转交款项给家乡亲人,用于在古镇买地建房。</p> <p class="ql-block">银信之源牌坊:银信之源”门,“侨批”在江门一般称“银信”,华侨将国外所挣钱汇回国内家中,是海外华侨家国情怀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赤坎镇站乘车点:游客专用电动车,仿有轨电车,车站“赤坎镇站”。</p> <p class="ql-block">游船</p> <p class="ql-block">现存600余座骑楼,融合巴洛克、哥特式、伊斯兰风格与中国传统元素,形成全国最完整的侨乡骑楼景观,堤西路400米骑楼街尤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欧陆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已有370年的开埠建墟历史的赤坎古镇,由上埠关族、下埠司徒氏在古镇东西两端聚居发展而成,数百年来,在关族和司徒氏良性竞争下,赤坎古镇的建筑风格和民风生活融汇中西,凭借独特的华侨文化和家族管理体系发展成岭南独树一帜的商贸重埠。拥有600多座骑楼,是全国规模最大、界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于2007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红色婚礼》剧场</p><p class="ql-block">开平赤坎古镇的《红色婚礼》是景区内的大型沉浸式演艺节目,以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的革命事迹为背景,生动再现了两位革命者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悲壮场景。该剧通过戏剧化呈现,展现了革命者不畏强权、坚持信仰的崇高精神,是赤坎华侨古镇“中国年 看赤坎”系列活动中重要的文化体验项目。</p> <p class="ql-block">铛铛车:游客乘车游览古镇</p> <p class="ql-block">赤坎影剧院</p> <p class="ql-block">《直上云霄》是赤坎度假区2025年新推出的沉浸式剧目,以270度大屏展现航空题材,结合实景表演与互动体验,突出赤坎与航空历史的联系。该剧通过展示余仲奎等航空先驱事迹,将历史故事融入现代演出形式,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 ‌</p> <p class="ql-block">平安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方形、圆形、方棱形·的骑楼柱</p> <p class="ql-block">欧陆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小电瓶车</p> <p class="ql-block">环古镇小河</p> <p class="ql-block">木桥</p> <p class="ql-block">白天,水景剧场实景表演</p> <p class="ql-block">通过高科技技术,人与景结合,场面壮观</p> <p class="ql-block">下午水景实景表演结束,返回宿舍</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邮局:见证华侨心系家乡,寻根问祖,牵挂家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赤坎镇站:游客乘车上落站</p> <p class="ql-block">开平赤坎古镇的“银信之源”与五邑华侨文化密切相关,赤坎古镇作为五邑侨乡的核心区域,是近代华侨通过银信(侨批)与家乡联系的重要枢纽。银信是华侨汇款的凭证和家书结合体,最早可追溯至1883年(光绪九年)‌。</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规模‌:江门地区现存约4万份银信,占全国申遗侨批总量的26.7%,其中赤坎古镇所在的五邑地区贡献了大量珍贵实物‌1。</p><p class="ql-block">‌独特性‌:银信记录了华侨奋斗史和家国情怀,如司徒美堂等赤坎华侨领袖通过银信渠道组织抗日筹款(如抗战期间美洲华侨募集330万美元)‌。</p><p class="ql-block">‌保护与活化‌:江门市政府推动银信申遗工作,五邑大学等机构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系统性研究,并纳入侨乡文化推广体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邑‌指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五个县级行政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p> <p class="ql-block">风情街,钟楼</p> <p class="ql-block">拍照,留下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小屁孩也拍照,记录儿时旅游地</p> <p class="ql-block">古镇,骑楼,湖,倒影,碉楼,人,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美景。</p> <p class="ql-block">儿童游乐场</p> <p class="ql-block">古镇绿化好,植被好,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漫步其中,心情舒畅</p> <p class="ql-block">远望环古镇河,两岸倒影形成一幅幅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钟楼,骑楼街,小河,小桥流水,形成古镇特有的人文风景,历史与现代结合,让人留连忘返,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摩登时代剧场</p> <p class="ql-block">下午5点30分,《摩登时代》表演</p> <p class="ql-block">《摩登时代》是赤坎古镇的沉浸式演出项目,以复古与潮流碰撞为主题,融合百老汇风情和岭南侨韵,通过舞台表演、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现上世纪摩登生活与人文风情。</p> <p class="ql-block">扫地机器人🤖清洁</p> <p class="ql-block">赤坎公社,剧场表演,游客已座满</p> <p class="ql-block">《归途》是江门市首部大型多媒体实景演艺节目,以华侨历史为背景,通过人物命运描绘展现华侨先辈的爱国情怀和赤坎古镇百年变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演艺以赤坎华侨古镇为舞台,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原百年前华侨在海外拼搏的真实历史,突出华侨群体对家国的深厚情感 。 ‌</p><p class="ql-block">实景演绎:结合古镇骑楼、潭江等真实场景,打造沉浸式观演体验</p> <p class="ql-block">铛铛车,供游客乘车游览古镇</p> <p class="ql-block">关氏大宗祠,先祖关景启因“言行不正”于南唐开宝七年被贬岗州(今新会),后迁居赤坎成为当地望族,子孙繁衍才有当今的关族</p> <p class="ql-block">关族图书馆,1925年司徒氏建成图书馆,对关族促动很大,当即组成关族图书馆筹建委员会,精心打造,于1930年建成,细节方面是高出一节,两家族良性竞争,造福于一方百姓。关族图书馆当年专门购进了《四库全书》等书籍充实内容,现在也是省级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阅览室依然免费开放,三楼钟楼的大钟引进德国制造,今天也还能准点报时</p> <p class="ql-block">濂川司徒公祠,是司徒氏家族的祖祠,供奉司徒家族祖先濂川,先祖来自河北邯郸,因“靖康之耻”从中原迁至广东,定居赤坎成为司徒氏在赤坎的始祖。省级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三进院落式祠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始建于1923年,1925年建成,1926年加盖三楼钟楼,用美国造大钟,每天能准点报时</p> <p class="ql-block">骑楼街,晚上很多游客漫步其中</p> <p class="ql-block">火秀广场</p><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火秀是广东江门开平市赤坎华侨古镇的夜间特色表演项目,结合烟花、非遗打铁花和舞火龙等元素,每晚21:30上演,已成为文旅融合的亮点活动。</p> <p class="ql-block">火秀的核心元素“舞火龙”源自明代赤坎护龙村,距今600余年,村民用稻草、竹子和榕树枝扎制火龙,中秋巡游祈福,现为江门市级非遗项目。</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火秀自2023年起常态化演出,每晚21:30-21:50在古镇火秀广场举行,包含烟花、火壶表演和非遗打铁花等环节。周末增设舞火龙表演,采用动态升级的“养成系”模式,内容持续创新。该表演依托古镇600多座骑楼建筑群为背景,融合光影技术与传统文化,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p> <p class="ql-block">骑楼走廊</p> <p class="ql-block">戏台茶楼</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仿古戏台,颇具岭南风韵</p> <p class="ql-block">游船</p><p class="ql-block">古镇内游览交通十分方便:电瓶车,自驶小电瓶车,铛铛车,游船,</p> <p class="ql-block">赤坎“基督教堂”,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由旅美华侨及归国侨胞捐资兴建,是省级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民国五年(1916),司徒家族将天主教引进了赤坎古镇,在塘底街司徒氏一侧(28号)建立了天主教招待所,接待前来传教的神父和教友,后来发展为教堂。</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一年(1922),司徒梓瑞利用向教徒和教牧人员募捐所得的款项,以及上级教会的资助,在下埠今牛墟街6号新建了长老会礼拜堂,三层楼楼高十四米,占地面积三百四十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六百八十多平方米,三楼礼拜堂可同时容纳四百教徒聚会,楼顶钟楼悬挂的大钟是由美国三藩市美华长老自理传道会捐赠。这座基督教堂是开平市规模最大的教堂,也是五邑侨乡三大长老会教堂之一。司徒文渊、司徒文宗积极发动国内外教友捐款,在龙口里建成了新的教堂,使赤坎古镇成为开平侨乡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传播中心。除了进行传教,教会还开展送医送药,代人写信,开办英语学习班等活动。同年,劫匪仍洗劫了赤坎中学,掳走教师、学生20多人,企图绑票勒索。</p> <p class="ql-block">白鸽</p> <p class="ql-block">归途广场</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车站,有轨</p><p class="ql-block">铛铛车是古镇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铛铛车特色与体验</p><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的铛铛车以其复古设计和双层结构为特色,线路长约2公里,轨距1000mm,游客可乘坐它穿越古镇的骑楼街巷,欣赏潭江夜景。铛铛车二层视野更佳,尤其经过红色桥体和大转盘时,体验尤为独特。‌‌</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骑楼街</p> <p class="ql-block">开平马蹄子种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参观碉莊</p> <p class="ql-block">碉荘</p> <p class="ql-block">渡口文园:食档</p> <p class="ql-block">金奖厕所:用旧砖叠成围起来的厕所,环保,简单</p> <p class="ql-block">碉荘</p><p class="ql-block">赤坎碉楼是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的特色建筑,其核心特征在于‌兼具防御与居住功能‌,融合中西建筑风格,既是军事防御设施,又是侨民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碉荘里面文字:出门思故乡,突显华侨思念故乡,回馈家乡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碉楼最初是为防御洪水、土匪等自然灾害和人为威胁而建,尤其在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华侨经济实力增强,碉楼逐渐演变为兼具防御与居住功能的复合建筑。</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防御功能‌:墙体厚达1米以上,配备枪眼、探照灯、发电机等现代化设备,可抵御土匪侵扰。 ‌‌</p><p class="ql-block">‌中西融合‌:既有中式金字瓦顶,也有欧式、巴洛克等风格,内部布局保留传统中国民居特色。 ‌‌</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现存200多座碉楼造型各异,被誉为“世界建筑博物馆”,2007年以自力村为代表的碉楼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p> <p class="ql-block">碉荘已成为文化基地,供人们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观音庙</p> <p class="ql-block">酱油大卖场</p><p class="ql-block">有各种酱油用品以及小礼物购买</p> <p class="ql-block">酱油场</p> <p class="ql-block">先锋天下粮仓书店:环境幽静,整洁,是读书好地方。</p><p class="ql-block">开平天下粮仓位于中国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原为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粮管所设施,现包含5座蒙古包式粮仓及附属建筑,经改造后成为融合文化、旅游与阅读的复合空间。</p> <p class="ql-block">天下粮仓前身为塘口粮管所,由5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蒙古包式粮仓、粮食加工车间、宿舍楼等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3.5亩。其粮仓采用砖混结构,屋顶设计为混凝土攒尖顶,兼具防洪、通风功能,体现了传统民间建造智慧。</p> <p class="ql-block">2021年,开平市与南京先锋图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将粮仓改造为‌先锋天下粮仓书店‌,于2023年11月正式营业。五个粮仓分别以稻、黍、稷、麥、菽为主题,陈列诗歌、社科、文学等书籍,藏书量约3.8万册,并设计70余款开平特色文创产品。书店保留粮仓原始风貌,同时融入现代设计,成为集阅读、展览、文创于一体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作为塘口镇乡村旅游节点,串联碉楼景区、青年文化小镇等景点,形成水上游览路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