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月的晨曦中捡拾晨光

陈平华

七月的天,亮得比闹钟更早。五点半的晨光刚漫过丁玲公园的树梢,我已经系好了运动鞋的鞋带     ——     这是自五月起,已经刻进骨子里的习惯。除开被结石折腾的那十来天,剩下的七月时光,多半是在晨曦里的慢跑中淌过的。 最初决定晨跑,既有爱人的鼓励和陪伴,更有几重现实推着走:上班后的工作挤占了太多动弹的时间,体检报告上的数字一年比一年刺眼,镜子里的腰腹囤起了越来越多的赘肉。“该动一动了”,这话在心里盘桓了许久,直到五月的某个清晨,终于咬着牙推开了家门。从一开始跑一小段距离就气喘吁吁,到七月里每天稳稳当当跑完3-4公里的距离,汗水浸透衣衫,成了每天完成之后努力最好的见证。 丁玲公园的晨光是有味道的,空气异常清新。沿着公园的步道跑起来,最先撞进鼻腔的是青草混着泥土的腥甜,露水被脚步惊起,带着凉意溅在脚踝上,还有一大群晨跑的人群,他们的坚持是最公园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跑过柳荫道时,风一吹,柳条就顺着脸颊扫过来,带着湿漉漉的水汽,把早起的困倦扫得一干二净。 结石发作哪些天,慢跑也成为了一种奢望,尤其是医生告诉我多喝水少流汗时,暂别晨跑成了唯一的选择。当每天躺在床上捱过疼痛时,却总是想起晨跑时的畅快 —— 那种心跳加速、血液奔涌的感觉,那种汗水流进嘴里涩涩的苦,那种跑完全程时大口喘气的眩晕,原来都是健康给的馈赠。当碎石完后第一次重新系上鞋带,脚步虚浮得像踩在棉花上,三公里的路歇了多次,可当晨光落在身上,听着熟悉的蝉鸣鸟叫,竟有种失而复得的欢喜。<br><br> 两个多月来的慢跑教会我的,远不止呼吸的节奏。从一开始 “算了吧” 的念头频频冒头,到后来 “再坚持一圈” 的自我打气,才懂 “坚持” 两个字,从来不是热血上头的口号,而是把 “想放弃” 的瞬间,一个个熬成 “再试试” 的脚印。就像七月的晨曦,每天都如期而至,不疾不徐,却总能把黑夜烘成暖黄。 如今跑过公园的每一处,都藏着细碎的乐趣:春天时留意过的那些玉兰,夏天已结出了毛茸茸的果子;常停着白鹭的芦苇荡,如今又多了几只灰扑扑的野鸭……..四季就在这脚步的交替里悄悄流转,而我在奔跑中,成了最贴近它们的过客。<br><br> 跑完步从公园的山坡走过,看晨练的老人打太极,看太阳一点点爬高,把湖面的碎金熔成一片亮堂堂的光。这时才明白,所谓乐趣,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可以是晨跑时撞见的第一缕朝阳,可以是汗水划过皮肤的清凉,可以是坚持过后,身体里那股源源不断的劲儿 —— 这股劲儿推着你,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七月的晨曦终会变成午后的烈日,但那些在晨光里跑过的路、听过的鸟鸣、哼过的音乐、流过的汗,早已把 “坚持” 二字,酿成了生活里的甜。接下来的日子,不管遇到什么,这双运动鞋总会陪着我,在每个天亮时,去赴一场与晨光的约会。毕竟,美好的一天从早起开始,而奔跑的意义,从来都不止于抵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