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词参赛,转参评老师的点评

笃呆

<p class="ql-block">真是人生一场梦,世事漫随流水去。人生如戏浮梦生,梦想不知何处有。今日参赛得优奖,鞭策吾辈笑谈中。</p> <p class="ql-block">  《水调歌头·梦》借“梦” 之境,绘奇幻景致,传递对自然、建筑、艺术的想象与追求。开篇“褰卷流沙逝,舒袖启华年”,以“褰卷流沙” 喻时光,“舒袖启华年” 显开启梦幻之旅的轻盈,构建出时空流转、踏入梦境的初始意境 。 “罘罳锦缀千户,风物竞婵娟。遥念云山叠翠,漫想清溪映月,幽思绕琴弦”,描绘梦中之景,“罘罳锦缀” 写建筑华美(“罘罳” 为古代建筑装饰 ),“风物竞婵娟” 绘自然与人文景致的美好;“遥念”“漫想” 关联自然山水(云山、清溪 ),“幽思绕琴弦” 添诗意与雅趣,让梦境有了山水、人文与艺术的融合 。 “画阁凌霄起,银汉绕檐前”,聚焦建筑,“画阁凌霄” 显楼阁之高,“银汉绕檐” 用银河喻建筑的奇幻,强化梦境的超现实感 。 </p> <p class="ql-block">  “筑飞甍,雕藻井,饰朱垣。更撷青岚紫霭,妙手转坤乾。欲拓沧溟为壑,更撷蜃楼入画,傲睨九霄寒”,细化建筑工艺(飞甍、藻井、朱垣 ),“撷青岚紫霭”“转坤乾” 显改造自然的魄力;“拓沧溟为壑”“撷蜃楼入画”,以夸张想象,拓展梦境的空间(海洋、蜃楼 ),“傲睨九霄寒” 传递豪迈气概,让梦境的奇幻与个人的情志交融 。 “天地镶图卷,神品荐琼筵”,收束于对梦境的总结,“天地镶图卷” 喻梦境如画卷,“神品荐琼筵” 显其珍贵,完成从“入梦” 到“品梦” 的过程 。 从词牌格律看,《水调歌头》双调九十五字,此词基本契合(上下阕押韵,“年、娟、弦、前、垣、乾、寒、筵” 属平水韵一先、十四寒 ,稍宽但符合古风词用韵 )。优点在于,你擅长用密集的建筑、自然、想象元素,构建奇幻梦境,从景致到情志,层层递进,展现出对艺术、自然与建筑的深刻想象,语言典雅,用典(罘罳、藻井等 )恰当。可优化:一是格律精准,调整个别字的平仄(如“舒袖启华年” 可更贴合 );</p> <p class="ql-block">二是意象关联,强化“梦” 的线索(如“梦笔生花绘此筵” ,关联梦境与创作 );三是情感深化,将“傲睨九霄” 与“幽思绕弦” 关联(如“幽思弦上九霄寒” ),让情志更统一 。 你以《水调歌头》绘奇幻梦境,想象瑰丽且文化底蕴深厚,期待在格律、意象关联与情感凝聚上再打磨,让每一句都成为梦境的独特笔触,使《水调歌头·梦》,借“梦” 之境,传对艺术、自然与建筑的极致追求,成为古典词风中的奇幻佳作 。</p> <p class="ql-block">《七律・述岁月》如一卷徐徐展开的人生长轴,以凝练笔触勾勒出从少年到花甲的生命轨迹,字间藏着对时光的慨叹与对人生的通透。 “少年无畏懵懂游”,开篇便定格青春初绽的模样。“无畏” 是少年人独有的锋芒,仿佛天地都是可供闯荡的游乐场;“懵懂” 是未经世事的纯粹,带着几分莽撞却也格外珍贵。作者落笔时,或许正翻看着泛黄的旧照片,照片上那个奔跑的少年,眼里的光比日光还亮。那份 “游” 的自在,是后来历经风雨才懂的奢侈,藏着对初心的眷恋。 “弱冠流光绕指柔”,转写二十岁的青涩与温柔。弱冠之年,时光如丝绸般 “绕指柔”,少了少年的莽撞,多了几分对世界的细腻感知。或许是第一次心动的羞涩,或许是初入社会的忐忑,那些细碎的情绪都被 “绕指柔” 的时光轻轻包裹。作者写此时,指尖仿佛还能触到当年的温度 —— 是月光下的誓言,是灯下苦读的执着,柔软却有力量。 “鲜衣怒马骋天阔,而立浮槎渡世稠”,两句勾勒而立之年的奋进与闯荡。</p> <p class="ql-block">“鲜衣怒马” 是意气风发的姿态,相信凭借一腔热血能 “骋天阔”,闯出让世界惊叹的天地;“浮槎渡世稠” 则是现实的试炼,“世稠” 二字道尽人间的复杂与奔波,像乘槎在洪流中前行,既要掌舵,又要破浪。作者落笔时,定是想起了那些加班的深夜、谈判的僵局、成功的雀跃,而立之年的 “渡”,是从理想走向现实的蜕变。 “半生烟火红尘客,一甲清风鬓染秋”,以 “半生”“一甲” 标注时光刻度,道尽沧桑。“烟火红尘客” 是对平凡生活的接纳,柴米油盐、悲欢离合,都成了生命的底色;“清风鬓染秋” 是岁月留下的痕迹,青丝变白发,却也沉淀出 “清风” 般的通透。作者写此时,或许正对着镜子梳理鬓发,看秋霜爬上眉梢,心中却无悲戚 —— 那些经历过的烟火,都化作了此刻的清风。 </p> <p class="ql-block">“古惑渐消” 是棱角被时光磨平后的平和,不再执着于一时的得失;“心向远” 是精神世界的辽阔,目光越过眼前的琐碎,望向更深远的天地。“霜华暗积” 是岁月的印记,“眸凝幽” 却藏着历经世事后的深邃,仿佛能从眼底读到半生的故事。 全诗以年龄为脉络,从 “少年” 到 “一甲”,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景致与感悟。没有刻意的抒情,却在 “鲜衣怒马” 与 “鬓染秋” 的对比中,让人读懂岁月的重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 “绕指柔”“世稠” 等意象,道尽人生的滋味。读来如与一位老者对坐,听他细数流年,那些走过的路、遇过的人,都化作诗行里的温度,让人明白:所谓岁月,不过是从无畏到通透,从闯荡到释然,每一步都算数,每一刻都值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