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西宁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br> 比新疆便宜、比内蒙景美,均温25℃的小众地比新疆消费更低<br>比内蒙多了几分人文韵致<br>有能拍出天空之镜的盐湖<br>藏着千年智慧的藏文化博物馆<br>50块就能在湖边骑马撒欢<br>3天带娃玩转自然与人文<br>这里就是青海——西宁<br>人少、景美、物价便宜价。</h3> <h3> 西宁,山水间的宁静时光,漫步湟水河岸边,享受这美好的时光。</h3> <h3>湟水河穿城而支,所以在湟水河上建了很多的桥</h3> <h3> </h3> <h3> 西宁的星光夜市,</h3> <h3> 西宁火车站,</h3> <h3>雨后的西宁北山云雾缭绕,仙气十足。</h3> <h3> 湟水河,黄河上游重要支流,位于中国青海省东部,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包呼图山,流经青海省大通—达坂山与拉脊山之间的纵谷,为羽状水系,主要支流大通河、药水河等。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在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和西固区达川镇交界处注入黄河。全长374公里,流域面积32000多平方公里</h3> <h3>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地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讨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br>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br>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br>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br> 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 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h3> <h3>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地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讨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br>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br>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br>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br> 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 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h3> <h3> 塔尔寺建筑艺术独特,融合了,汉藏建筑艺术风格,大金瓦殿的金顶在阳光照射下栩栩生辉。</h3> <h3>塔尔寺,现在的塔尔寺,与七年前大不一样,原先的大门拆了,改造成了。广场,</h3> <h3> 核心地位:塔尔寺是青海省首个且目前西宁唯一的AAAAA级景区,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其宗教地位与艺术价值备受推崇。</h3> <h3> 艺术三绝:壁画、堆绣、酥油花为寺内三大非遗技艺。<br>历史渊源:始建于1379年,是宗喀巴大师诞生地,大银塔为标志性建筑。</h3> <h3> 。<br>宗喀巴出生后,脐带血浸润的土地长出白旃檀树,树冠覆盖方圆五丈,每片叶脉均现佛像轮廓。信徒视此树为佛法显化,至今仍有朝拜传统</h3> <h3>这个地方也把白塔围温住了。这是七年前在这里照的。</h3> <h3> 八宝如意塔</h3> <h3> 老刘在八宝如意塔前许了个愿。</h3> <h3> <br> 现存塔尔寺的暴马丁香树被视作菩提树化身,树龄逾600年。其花语“忠实的信仰”承载着信徒对宗喀巴改革精神的追慕,西北地区寺院多以此树种替代菩提树</h3> <h3>香火旺,每年有好几十万人前来参观游玩。</h3> <h3> 十八座红墙寺院<br><br>在湟水之滨<br><br>绽放成<br><br>格鲁派的莲花<br><br>——大金瓦殿的金顶<br><br>是花心<br><br>十七吨黄金<br><br>在阳光下<br><br>折射出<br><br>宗喀巴诞生时的<br><br>第一道佛光<br><br>经幡在风中<br><br>诵读着<br><br>六字真言<br><br>每一次飘动<br><br>都是<br><br>对洪武十二年的<br><br>遥远回声<br><br><br></h3> <h3> 塔尔寺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巧妙地融合了汉藏两种建筑特色。整座寺院依山势而建,布局错落有致,气势恢宏。大金瓦殿是塔尔寺的核心建筑</h3> <h3> 塔”到“寺”的演变:1560年僧人仁钦宗哲坚赞在塔旁建小寺,1577年后逐步扩建形成完整寺院群,藏语称“衮本贤巴林”(十万佛像弥勒洲),汉语因“先塔后寺”得名塔尔寺。</h3> <h3> 塔尔寺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巧妙地融合了汉藏两种建筑特色。整座寺院依山势而建,布局错落有致,气势恢宏。大金瓦殿是塔尔寺的核心建筑</h3> <h3> 宗喀巴(1357--1419年),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本名“罗桑扎巴”,生于青海湟中,藏语称湟中一带为“宗喀”,故被尊称为宗喀巴。幼时出家,学显密教法10年,16岁入藏深造,得大师指点,佛学精进,显密兼通。鉴于当地佛教戒行废弛,僧侣生活放荡,遂以噶当派教义为本,结合自己的见解,从倡导戒律入手,进行改革,《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为其代表作。明永乐七年(1409年),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权的资助下,于拉萨大昭寺创办了大祈愿法会,同年又在拉萨东建立了甘丹寺,标志格鲁派体系的形成。后格鲁派成为西藏地方执政教派,在蒙藏等地广泛流行,成为藏传佛教中最大的宗派。<br></h3> <h3> 藏传佛教独特的魅力。<br><br>塔尔寺,这座承载着数百年历史与文化的藏传佛教圣地,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艺术技艺和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它不仅是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也是游客了解藏文化、感受宗教魅力的重要窗口。无论你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前来朝拜,还是带着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前来探索,塔尔寺都将给你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h3> <h3> 青藏高原的雄浑大地上,藏传佛教历经千年风雨,如今依旧焕发着璀璨的光辉。而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竟然有两位至今在世的“活佛”,他们的地位各有千秋,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令人好奇。那么,他们之间到底谁的地位更尊崇,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br> 达赖与班禅:地位平等,殊途同归<br><br>“达赖”这一称谓起源于“三世达赖”索南嘉措(1543-1588年),他通过在1578年说服蒙古可汗皈依佛教,从而获得了“达赖”这一殊荣,并将其作为最高佛教领袖的象征。与此同时,根敦朱巴也被追封为第一世达赖。此时的“达赖”已成为藏传佛教的至尊称号,代表着极高的宗教地位。<br> 而“班禅”这一称呼的出现则稍晚些,直到1641年,格鲁派才确认罗桑却吉坚赞(1567-1662)为四世班禅,并追认克珠杰为一世班禅。随着历史的发展,康熙皇帝在1713年正式册封四世班禅的继承人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意为“珍宝”),并赐予金册金印。从此,班禅与达赖的地位在藏传佛教体系中几乎平等,二者享有同等的荣誉和地位。<br><br>然而,尽管“达赖”与“班禅”享有相等的地位,因达赖与中央政府的紧密关系,使得世人普遍认同“达赖活佛”的地位稍高。而班禅则在较少与世俗政府交往的情况下,更多地代表着佛教的纯粹教义。</h3> <h3> 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朝圣者顶礼膜拜。</h3> <h3> 生活就应该有张有驰,当节奏慢下来的时候,就回归了自然,骑就应该快如闪电,游就应该慢慢的体验,去感受,去思索,<br> 西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取“西陲安宁”之意。<br> 青海省博物馆最早筹建于1957年,1986年9月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2001年5月1日,青海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2008年4月1日起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习主席为该馆提词:中国各类搏物馆,不仅是中国历的保存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br> 走进博物馆大门,金黄的灯光洒在大理石地面上,像给展厅披上一层神秘的轻纱。抬头望见天花板中央嵌着翠绿的圆形浮雕,透出淡雅的光泽,<br> 它告诉人们真正的优雅不在金雕玉砌,而在薪火相传赏析的匠心。原来历史不是书本上的铅字,是陶土里未干的掌纹,是瓷釉中流淌的星河。<br>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国内唯一可近距离观察的雪豹种群,设有独立展馆。<br>兔狲:网红动物"孙思邈"所在种群,拥有专属别墅展区。荒漠猫:比大熊猫更稀少的青藏高原特有猫科动物。其他高原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高山兀鹫、藏野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藏原羚、白唇鹿。只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全部游览,留点遗憾,期待下次重游。</h3> <h3>藏民开的餐馆。今天早点在这里吃的,羊汤,肉是真多,</h3> <h3>青海省美术馆。</h3> <h3> 去参观博物馆,还没开门,晨练的人挺多,大多是中老年人,许大哥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h3> <h3>青海省博物馆周边的图书馆。</h3> <h3>文化站</h3> <h3>青海省博物馆正门</h3> <h3> 唐卡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宗教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和藏传佛教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经过世代传承与保护,在保留其独特民族风格和质朴醇厚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又广泛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艺术精华,成为佛教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展共展出50幅精美的唐卡作品,并根据唐卡的制作工艺“止唐”和“国唐”分别予以展示。展览对唐卡的制作工艺、绘制过程以及装裱进行了详细的介绍。</h3> <h3> <br> 明永乐铜鎏金观音像 <br>铜质,鎏金,观音站立在莲花座上,发髻高耸,头戴五花冠,袒上身,细腰收腹,双手各牵莲花一枝,帔帛自双肩沿臂部卷曲而下,下身着裙。仰覆莲座上下有两圈连珠纹,长莲瓣一代金铜造像的典范,是振馆之宝之一。<br></h3> <h3> 弦纹网纹彩陶壶 <br>青海民和核桃庄拱北台遗址出土。橙黄色泥质陶,侈口,长颈,鼓腹,平底。器型规整光洁,从上至下通体绘彩,色彩艳丽。颈部为弦纹,肩腹部分别绘网纹、圆圈内填十字圆点纹和波纹、弦纹。振馆之宝。<br></h3> <h3> <br>青海同德宗日遗址出土。泥质红陶,敛口,卷沿,略鼓腹,小平底。黑彩纹饰。在口沿内壁绘有两组手拉手的群舞人体图形,分别为11人和13人。振馆之宝。</h3> <h3>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园区概况<br>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行知路9号,占地面积约1500亩,海拔2295米,是集野生动物保护、科研、繁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高原特色景区。园内展出动物180余种、3000余头(只),包括雪豹、荒漠猫、藏羚羊、普氏原羚等高原旗舰物种,以及全国最大的人工繁育雪豹种群。</h3> <h3> 湟鱼,这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欣赏湟鱼/</h3> <h3> 如果你厌倦了旅游景点的人山人海,想真正感受一座高原城市的脉搏,想在2200米的高度放慢脚步深呼吸,想品尝穆斯林、藏族、汉族交融的美食,那西宁,绝对会给你一场充满惊喜的"慢生活之旅"!别忘了多喝水防高反,带上墨镜防高原紫外线,然后......放肆享受这座被低估的城市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