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呢称:扬子</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7701406</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纽约有个修道院博物馆,初听时心中满是疑惑。修道院本是修士修女修行之处,怎会与博物馆扯上关系?周末跟着孩子们前去修道院博物馆一探究竟。</span>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修道院博物馆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分院,建在纽约崔蒽堡公园里的一座小山上。哈德逊河从山边流过,站在博物馆的露台上看见阳光吻过水面,哈德逊河波光粼粼,小船破开涟漪载着风的气息慢慢飘向远方。这博物馆依山傍水真是块风水宝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片为修道院博物馆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修道院博物馆的建筑就是一场穿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纽约修道院博物馆的建筑材料,是美国雕塑家乔治格雷.伯纳德,从法国收购了9一一11世纪的五家古老的修道院,并在1913年,法国政府限制文化遗产出国的法律颁布的前两天,紧急运回纽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也让我想起凤娃古寨的余红梅,收购古建筑材料运回家、组装成了庞大的古寨部落,有同工异曲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中这个建筑是修道院风格展厅的核心区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的拱门是中世纪修道院建筑典型元素,结合石材墙面、拱顶结构,营造出庄严古朴的宗教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下是展厅陈列中世纪文物(如彩绘装饰、雕塑),整体呈现修道院空间的仪式感与艺术收藏功能,是复刻中世纪修道院建筑与文化的展示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这些雕刻精致,人物刻画细腻唯美,有很深的艺术功底及创作能力。这是在1千多年前的欧洲中世纪,人们有如此高超的雕塑技艺真不简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世纪时期的修道院的壁画,至今色彩鲜艳、人物清晰。让我想起我国的布达拉宫里的唐卡壁画,至今也有千年历史,唐卡上的颜色仍然保持鲜鲜如新。欧州中世纪从5世纪到15世纪1000年历史,布达拉宫建于7世纪,也属于中世纪时期,在这期间壁画色彩的发展,几乎同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修道院博物馆以法国中世纪修道院为原型,石砌拱顶层层叠叠,厚重的墙壁带着岁月磨出的温润光泽。回廊是建筑的点睛之笔,圆弧拱券连成一串,阳光穿过时在石板地上投下斑驳光影,漫步其间,仿佛能听见往日修士的脚步声,以及修女温润的笑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阳光照耀下的修道院博物馆中庭,盖有屋顶的迥廊,别有一番风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修道道院博物馆又一中庭,拱门石柱,雕塑、尽显欧洲古典艺术元素,绿色植物爬上房顶,与古朴的石建筑相映成诗意,时光仿佛在此刻优雅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地方种了一些中世纪常见的草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修道院博物馆的玻璃都是中世纪的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法国12世纪中期的一双扇门,带铰链、加固带、木、漆和锻铁制成。以前此门镶嵌在石头中,后耒成为修道院博物馆的大门。我们看到这个门是紧关着,平时都不打开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母与圣子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带有原始油漆、镀金和玻璃纹饰的石刻。产自法国。约1340-1350“年。修道院收藏,1937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幅作品是巴黎哥特式雕塑的典范,描绘了圣母既是基督之母又是天后。而圣子则从左侧迎接观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祝福主教(巴里的圣尼古拉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尊引人注目的主教像出自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工坊,该工坊同样擅长雕刻雕塑,并通过戏剧性的彩绘赋予雕塑生命力。这尊彩绘保存得特别完好,之前一直被厚厚的迪添和清漆所掩盖,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场彻底的保护活动才揭示出如今可见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始彩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种设计使其用一整块巨大的木头雕刻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图是大都会修道院分馆“搬”来的中世纪欧洲宗教建筑与文物,从室内到庭院、从雕刻到木门,全方位“复活”中世纪修道院的空间、艺术与信仰氛围,帮现代人直观感受千年前的文化与审美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修道院博物馆内室,一群石雕"棺椁"出现了。棺椁是空的,只是把人体雕塑放在棺椁上面。供人们瞻仰、现在是供人们作为艺术欣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图是马赫尔伯爵埃尔门.戈尔之墓。1300- 135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出自于西班牙莱里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放在房间中间的棺椁。看上去像女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乌赫尔伯爵阿尔瓦.罗马徳里戈及其妻塞西莉亚.德富尔的双人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300- 135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放在房子中午间的男人。</span></p> <p class="ql-block"> 控制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都是从法国中世纪古老的修道院中,拆出来的材料,到纽约耒拼接成功的拱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每年的秋天,欧州移民后裔,会展示中世纪人文景观当作节日来过。今天有幸在崔恩堡公园,参观了欧洲人中世纪的文化展示。他们有的穿着中世纪衣服、骑马佩剑在公园行走。还有的人穿着盔甲拿着长刀,模仿当年格斗士进行格斗表演。还有的工匠现在展示中世纪手工制作刀、剑等武器的古老方法……在现代社会中能看到欧洲中世纪的文化景观再现,确实开眼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演绎中世纪欧洲手工艺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模拟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制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姑娘们穿着欧洲中世纪时的服装。在修道院博物馆走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些人穿着中世纪服装在公园摆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少欧洲游客装扮成中世纪的人,在公园鸶歌燕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公园里看完表潢又回到修道院博物馆.站在修道院博物馆的回廊里,看着这古老的建筑,本应属于欧洲古堡的砖石,却在纽约的喧嚣中扎了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仰头看彩绘玻璃透下的光,红的、蓝的,在地上拼出流动的图案,角落里的石雕像默默垂眸,仿佛见惯了岁月流转,连纽约街头的鸣笛都成了遥远的背景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意外的是那份违和中的安宁。明明身处最现代的都市,却能在中世纪的拱门下听见自己的呼吸。原来有些东西真的带得走,比如石头的温度,比如信仰留下的痕迹。离开时风穿过拱窗,恍惚间像听见了跨越重洋的叹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扬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 8/18 /USA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