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骑车法叫“掏骑”<原创>

水美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 文/水美​ 我记得我是1975年学骑自行车的,那时我十一岁。​ 那是一个下午,放学后,在学校操场,也就是村里戏台前,我推着家里的老永久牌自行车,学骑。一开始,我记着大人的话:“眼睛往前看,还用人扶,后来干脆不用扶,自己摔几次,慢慢就会了。我在操场一圈一圈骑,先助跑,再掏过去骑。最初是踏半圈儿,骑一骑,熟练了,看大孩子踏浑圈(就是整圈),我也踏混圈来,且越骑越稳,越骑越快,直到自如。我家的老永久自行车大梁短一点,是加重型的,很厚实,车上除了护链板是黑色,其余几乎都是铁锈色,那车子结实,给我感觉就是摔不烂。​ 那天,我班有体育课,父亲搞副业才回来,我好久没见父亲了,他回家就摞柴,戴着个布帽子,看着怪亲切的。父亲回来,给我们姊妹买的是炸油饼,这油饼红艳艳的惹眼,里面有韭菜、粉条,特别馋人。父亲给家人买了几个,我边吃边给学校走。那时走的是八家巷,操场东围墙倒了个豁口,我边吃,边看,看见杨芝婷上体育还带着她弟弟,我就把油饼掰了一半给她弟弟吃。那时,我觉得自己吃好吃的,不分给同学的弟弟吃好像面子上过不去,你看当年思想教育多好。放学后,我又骑自行车,才学会,兴致正高,很快,我就骑得很自如了,在家门口前的路上骑,掏着还踏混圈。十队书书叔说:“你看娃们掏着骑还能踏混圈。”此话一出,大大激励了我苦学骑车技能。还别说,我学会掏骑后,一天,我骑车子到八亩地学校叫知青朱建英,告诉她队里分了辣椒等东西,让她取。只是,晌午时候,河堰上树木茂密,阳光筛下一些影子,斑驳陆离,还真有点阴森恐怖。快到村口下坡处,有个大小伙喊:“下来!”,把我吓的,赶紧骑快,恨不得马上能看见村里人,生怕被抢了自行车。​ 后来,我还学着用右脚踩,等车子快了后,左脚再踩到“鸡大腿”上很快翻上沟座,由于腿短,够不着踩浑圈,就只好来回倒,踩车前行,等骑快了后,再倒着脚踏混圈。下来时也是先踏在“鸡大腿”上,再下来。 学会骑自行车,是一种技能,这为我以后到远处上学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进步,汽车、摩托车、电动车成了主流交通工具,自行车虽然也有,但已不是当年那种加重型的,而是扫码小黄车,再也不用担心车被盗被抢了。学骑车,摔打过,在摔打中摸索出规律,掌握技能,也很有乐趣。当年那样骑车的小孩,如今至少六十岁往上了,的确那段生活挺有意思的,非常值得人怀恋。 2025.8.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