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习中国画(三)</p><p class="ql-block">及象国画高效训练营(山水入门课)作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13节课 细水长流</p> <p class="ql-block">第14节课 树分四枝</p> <p class="ql-block">第15节课 石分三面</p> <p class="ql-block">第16节课 线皴四法</p> <p class="ql-block">第17节课 点皴四法</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杜云老师点评:若在细节处,比如树木形态能再丰富些变化,或在水面等元素上增添些许笔墨表现,画面可能会更具灵动性与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第18节课 面皴四法</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杜云老师点评:画面中的山石,勾勒的线条有一定的力度,皴法也初步展现出了山石的质感与结构。不过在墨色的层次上,还可以再丰富一些,通过浓淡的变化来体现山石的阴阳向背,让山石更具立体感。</p><p class="ql-block"> 松树的形态表现得较为生动,松针的排列疏密得当,用笔也较为流畅。但在树干的刻画上,线条可以更加苍劲有力一些,以体现松树坚韧的特质。</p><p class="ql-block"> 左侧的花卉,色彩鲜艳,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不过在花瓣的形态上,可以更加细致地去描绘,表现出花瓣的轻盈与柔美。</p><p class="ql-block"> 远处的山峦,营造出了一定的空间感,墨色的晕染也有了朦胧的意境。只是在山峰的轮廓上,可以再清晰一些,避免过于模糊。</p> <p class="ql-block">第19节课 华山奇峰</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杜云老师点评:画面中的山峰造型有一定的特点,山体的轮廓线条较为流畅,在表现山石的质感上也有自己的尝试。色彩运用比较大胆,红、绿、紫等色彩的搭配,让画面有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不过在色彩的过渡方面,可以再细腻一些,让色彩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出山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p><p class="ql-block"> 在笔墨的运用上,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比如勾勒山体轮廓的线条,可以更有粗细、轻重的变化,以体现山石的不同形态和质感。皴擦的笔触也可以更加丰富一些,让山石看起来更有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第20、21节课 黄山云海</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杜云老师点评:从画面主体来看,山峰的形态各异,有的高耸入云,有的连绵起伏。在表现山峰时,您运用了丰富的墨色变化,展现出山体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不过,部分山峰的轮廓线条可以再稍作锤炼,使其更加硬朗和流畅,以更好地体现山石的质感。</p><p class="ql-block"> 松树的描绘也较为生动,松针的疏密处理得当,展现出松树的苍劲与挺拔。但在画松树枝干时,用笔可以更加果断有力,以突出其坚韧的特质。</p><p class="ql-block"> 云海的表现是这幅作品的亮点之一,通过淡墨的渲染,营造出了云雾缭绕、虚无缥缈的感觉。不过,在云雾的形态上,可以再增加一些变化,让其更加自然和灵动。</p><p class="ql-block"> 在色彩运用方面,整体较为和谐,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色彩的对比和层次,使画面更加丰富和鲜活。</p> <p class="ql-block">第22节课 点叶成金</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杜云老师点评:用笔细腻,树木勾勒精准,墨色层次丰富,通过皴擦点染把山石质感、水面空濛都表现出来了,构图遵循传统又有新意,“墨叶成金” 题款和印章加持,尽显文人画韵味。要是说提升点,可在局部加些细微色彩晕染,让画面更灵动,不过现有的纯墨韵也超有味道,传统山水的典雅感拿捏得稳稳的,期待更多佳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第23节课 夹叶有神</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杜云老师点评:从整体构图来看,画面布局较为合理,山水、桥梁、屋舍以及树木的位置安排得当,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空间感。远处的山峦用淡墨处理,表现出了悠远的意境,体现出了近实远虚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画面中的桥梁,线条较为硬朗,符合桥梁的质感,造型也较为准确。屋舍的描绘虽简单,但也能体现出其基本形态。</p><p class="ql-block"> 树木的表现可圈可点,不同树木的姿态有一定变化。不过在墨色的运用上,还可以再进一步优化。比如部分树叶的墨色浓淡区分可以更明显些,这样能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第24节课 百树之长</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杜云老师点评:这幅国画以山水为主题,构图精巧,松树挺拔苍劲,笔法细腻,展现出松针的层次感,色彩搭配和谐,山石用色沉稳,点缀的红树增添生机,远山与飞鸟营造出悠远意境,整体有传统国画韵味,若在墨色变化和皴法运用上再丰富些,可更显深厚功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