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手机拍照;陈总,赵导编</p>
<p class="ql-block">场景;太原阳曲县侯村乡店子底村</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8月19号</p>
<p class="ql-block">美篇文章;晋毓鸿</p> <p class="ql-block">店子底村是解放太原战役中的支前中心。1948年,这里成了前线指挥部和后勤物资集散地。全村百姓腾出窑洞、献出门板、运送物资,甚至贡献棺材支援前线,被授予“支前模范村”的称号。2009年,全国首家县级解放太原支前纪念馆在这里建成,馆内收藏了300多幅历史图片和百余件文物。2022年,这里还被授予“太原市廉政教育基地”称号,每年接待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了展览馆,看了支前模范村的事迹。墙上一块红色展板写着“红色热土 支前岁月”,下方是中国地图的轮廓,标注着“前言”。展板上的文字讲述了70多年前阳曲县革命老区人民在艰苦条件下支援前线的故事,强调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红色记忆,支前印迹。她站在展板前,给我们讲述当年的支前事迹,语气中带着敬意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弘扬红色传统,是今天的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回应。</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支前工作,离不开阳曲县时任书记华国锋等领导的组织和推动。徐向前等军内领导也在这里留下了足迹。</p> <p class="ql-block">展馆里陈列着当年的很多支前用品,有独轮车、门板、扁担,还有老百姓捐出的棺材。这些物品无声地讲述着那个年代的艰苦与奉献。</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外,一张红色蓝图展现在我们面前。地图上标注了游客服务中心、历史文化广场、支前文化中心广场等设施,文字说明中提到了“红色蓝图新时代”和“一核一线两带三区多实现乡村振兴”。这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规划。</p> <p class="ql-block">红色传统的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店子底村,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红色旅游不仅富了村民的口袋,也把红色精神传向了四面八方。展板上写着“红色旅游富口袋”“红色精神传万代”,下方的照片里,人们在红色教育基地前合影、举旗,展现出对那段历史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当年为了解放太原,解放军必须从远离市区的阳曲县进发,穿越二十多公里的山路才能接近市区。闫锡山在太原周边修建了大量碉堡,其中一座“庙碉”在激烈的战斗中,造成了近千名解放军战士的牺牲。</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了一户“支前小院”,一位女士站在老旧的木门前,微笑着向我们介绍。门上“支前小院”的牌匾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墙上的宣传画讲述着当年的支前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光荣的党员。在红色背景下,面对镰刀锤子图案和入党誓词,我们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心中充满力量。</p> <p class="ql-block">在“支前客栈”前,一位女士微笑着站在古老的木门前,手扶着门框,背景是砖墙和绿植。她告诉我们,这里已经成了红色旅游的接待点,游客可以住进当年支前群众的家中,感受那段历史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走进“支前客栈”的室内,墙上写着“红色热土 支前岁月”,旁边是红色的中国地图剪影。她指着墙上的内容,向我们介绍那段历史。墙上还有“加强党的领导”“华国锋与支前指挥部成员”“县支前后勤指挥部全体成员”等介绍,详细讲述了1948年太原战役期间的支前工作。</p> <p class="ql-block">她站在一棵大树旁,手里拿着几颗绿色的果实,告诉我们这是当地特有的品种。她笑着说:“当年支前群众就是靠这些山货维持生活,现在我们靠红色旅游发展经济。”</p> <p class="ql-block">在红色背景前,她举起拳头,站在金色的镰刀锤子图案下,旁边是入党誓词。背景是山丘和树木,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庄重。</p> <p class="ql-block">红色传承,支部精神。墙上写着“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这些字句不仅激励着党员,也影响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几位老人站在传统建筑前,与雕塑人物合影,仿佛在与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弘扬支前精神”的红色标语挂在传统建筑前,背景是树木和天空。这座建筑古朴庄重,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展馆里有一幅描绘战斗场景的浮雕,人物手持武器,旗帜飘扬,背景写着“阳曲支前”。两位男士站在浮雕前,其中一人指着浮雕,向同伴讲述当年的故事。玻璃柜里还陈列着当年的军事装备,包括火箭筒、电话、军用箱等,背景墙上贴着红色箭头和文字说明,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士站在砖墙前,手扶着“弘扬光荣传统 延续红色血脉”的标语牌,背景是灰色的砖墙和树木。她告诉我们,红色精神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未来。</p> <p class="ql-block">几位游客站在雕像前合影,雕像描绘了几位穿着军装的战士,背景是一座传统建筑。他们摆出各种姿势,笑容中带着敬意。</p> <p class="ql-block">三个人站在传统建筑前拍照,背景是灰色的砖瓦建筑和树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显得格外温暖。</p> <p class="ql-block">在解放太原的军人塑像下,我们静静地站着,怀念那些为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在展馆的一个角落,两位老人坐在室内环境中,背景墙上挂着一幅画。他们一边休息,一边交流着对那段历史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一位老人提着两个篮子,旁边一位女士在拍照。背景是一块红色的指示牌,上面有中文文字和图片,旁边还有一个雕塑,讲述着当年的支前故事。</p> <p class="ql-block">老人站在“支前小院”的门楼前,指着牌匾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支前群众的家,如今成了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感想。有人说,这段历史让人感动;有人说,红色精神值得传承。</p> <p class="ql-block">我也和支前的老乡一起去送支前的东西,体验了一把当年支前群众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独轮车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了一个车轮。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岁月。</p> <p class="ql-block">“弘扬光荣传统 延续红色血脉”的标语挂在墙上,旁边是一个木轮。它提醒着我们,红色精神不能忘记。</p> <p class="ql-block">红色讲堂里,讲解员向游客讲述当年的支前故事。这里是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场所,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