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史寿林同学的玉溪行

宝木新弦

<p class="ql-block">史寿林,中国一级书法师、诗人、作家、编辑,全国艺术类书法培训证书获得者,系原云广校八五级电大班的才子。</p> <p class="ql-block">乙巳年初秋八月十九日,送亲空余的他在百忙之中和玉溪的同学故友相见于聂耳故乡玉溪州城,一起赏美景、留墨宝、把酒言欢,聚集一堂。</p> <p class="ql-block">寿林同学1981年参加工作,2023年4月退休。他多才多艺,既擅长书法、篆刻,又热爱诗歌和散文。</p> <p class="ql-block">他的书法由丽江师范学校卢振华老师启蒙并临帖多家,具备楷隶行草篆等深厚功底。</p> <p class="ql-block">曾从师中国书法大家程与天、为李苦禅弟子,著名书画家张厚纯先生的三位关门弟子之一,书法作品在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600余幅。</p> <p class="ql-block">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书法展,并获得2023中国《晋唐系列"墨池杯"书画大赛》《中国第四届"兰亭碑"线上书法大赛》优秀奖等多种荣誉。</p> <p class="ql-block">诗歌、散文、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散见发表于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并多次获奖。</p> <p class="ql-block">多年来,他曾在《鲁城文学》《诗悦文学》《中国诗歌周刊》等多家媒体兼职;为《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央电视台"艺术名家"栏目特聘艺术顾问;中国(香港)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南方诗坛》平台总编;中华诗书画派签约作家;《中国乡土文学》平台理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蓝莲诗刊》“山歌水和”栏目主编等……</span></p> <p class="ql-block">被评为《2018年全国最具影响力的200位网络诗人》之一;中国文学艺术界2023年度人物;2023年度人物.中国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著有诗集《大山情思》《书法家史寿林诗书作品集一母亲》等。他的座右铭是:文学就是人学。</p> <p class="ql-block">1985年9月至1987年8月,我们有缘相识、相交、相知、相熟于云南广播电视学校电大班,并在后来的岁月里一直相惜到至今。</p> <p class="ql-block">友谊的延伸,今天又让我们座到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尽管我们早已面目全非,早已不在是那个憨头呆脑,朴实无华的愣头青,但白发之下盖着的仍是热情、奔放、好客的心。</p> <p class="ql-block">回想那时的校园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仍历历在目,清晰明了。</p> <p class="ql-block">玉溪人的待客之道,首选是烟酒。烟是通路桥,酒是知音路,千言万语,话在酒中。</p> <p class="ql-block">话甲子一旦打开,谈论的仍免不了是老师和同学。</p> <p class="ql-block">金满大哥说:寿林同学的书法和诗歌的字里行间就飘洒着酒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艳华同学说:寿林才子的诗是生活的集成和才华的溢满。</p> <p class="ql-block">兴贤同学说:寿林的书法收放自如,飘洒有余,散发着是唐代诗仙的遗风,自成一体。</p> <p class="ql-block">在玉期间,寿林才子一行先后游览了玉溪大河兰溪桥、聂耳音乐公园,大瀑布公园的等景。</p> <p class="ql-block">本打算在再去看一看红塔山公园的景致,让他去体验一番红塔扁担一篮系烟厂,一篮系师院的挑担责任。但因要他留存墨宝的时间不够,只好作罢了。</p> <p class="ql-block">车出公园,我们直奔尚易园区的家熙文宝斋,敬请才子留下墨宝,遗憾的是他没随身携带印鉴,只好按手印以代之。</p> <p class="ql-block">饭席开始前,王艳华同学还代表王正聪同学向金满哥赠送了他精心写作出版的长篇小说《浴火》。</p> <p class="ql-block">酒过三巡,菜尝五味间,记不得是那个同学竟提起了刘老师对每个同学的聚会点评,特别是对才子史寿林的评价是很高的。</p> <p class="ql-block">据传云南新闻界泰斗刘祖武老师在云大新闻系学生讲课时曾提过,史寿林算是我的一个得意门生之一。</p> <p class="ql-block">刘老师是否说过那样的话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最近的一次点评中他是这样说的:祝贺寿林获得这么多的头衔。难能可贵的是,从中体现出的勤奋努力、不懈追求、顽强拼搏,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精神,值得我学习。</p> <p class="ql-block">在写给正聪和寿林同学的一封短信中,刘老师是这样说的:我没有写过诗,对诗歌创作来说可谓门外汉,但看了正聪和寿林的诗多了,还是生发出一些感想来:他们两人的作品,都是“诗言志,歌永言”的产物,但其彰显出的个性又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正聪的诗,即使是写大题材也注重从小细节入手,文笔细腻,语言优美,韵味满满,有一些称得上是上乘之作;寿林的诗,粗犷、豪迈,透出几分野气,常常着眼也善写大题材。两人诗作特色各异,可能与他们生活的环境和周边民族不同有关,换句话说,他们的诗都带有各自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其次,他俩不同的个性和气质也浸润诗中。我乐于欣赏他俩的诗作。</p> <p class="ql-block">寿林同学更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愿:此生我写2000首诗、1000个书法作品、100个民间故事、200首歌。目前,正在完成中。</p> <p class="ql-block">云广校八五级电大班群表明:寿林到玉溪来之前,已和昆明地区的同学见了面,并举行了饮食文化的交流和切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