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故事】敖汉温泉城之心身疗愈

吴萌

<p class="ql-block">近几年,每个暑热难耐的盛夏,我都会像赴一场约会一样,来到内蒙古赤峰市的敖汉温泉城度假。今年也不例外。7月22日,我和先生驱车一个小时左右来到了敖汉温泉城的家。车从辽宁驶入内蒙地界,暑气渐退,打开车窗,大口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就不由自主地愉悦起来。先生帮我把行李拿进屋,叮嘱我几句就回去了。于是我独自开启了我长达21天的沉浸式心身疗愈之旅。</p><p class="ql-block">每一天的行程都像预设程序一样,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我的心却是前所未有的宁静平和。</p> <p class="ql-block">清晨,早餐后便沿着二龙山的木栈道漫行。山谷空寂,行人稀少,露水还挂在草叶上,脚踩在木板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远处的山影朦胧,笼罩在霭霭雾气中。空气里满是负离子的清新。往返一个小时的脚程,足够让脑子清空,只余下风声与鸟鸣。</p> <p class="ql-block">回来后是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摊开一本书,在《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的字里行间与智者对话,看他笔下的雪域与禅意,心也跟着辽阔起来;再铺开宣纸,蘸墨,提笔,笔尖在纸上晕染出或浓或淡的痕迹,隶书的厚重,楷书的端庄,行书的流转,与笔墨纸砚的这场对话,总能让人忘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下午一点半开始,心身互动课堂的刷卡登记开始,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陆续进入课堂指定座位。五百多人的讲堂几乎座无虚席,从咿呀学语的婴儿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不同年龄段的学友和家人们都静静地望着大屏幕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似乎每个人眼里都藏着故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周走进课堂的我,看着大屏幕上辽阔的草原,耳畔是悠扬的草原歌曲,每一天都被催眠,都会在别人故事的高潮到来时或掌声中醒来。第二周开始,</span>音乐流淌间,有人分享与疾病抗争的艰辛,有人诉说重获健康的喜悦,那些或辛酸或温暖的片段,总能精准叩击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有时眼泪会不由自主地落下,有时是笑着笑着又红了眼眶,在这集体的情绪共鸣里,仿佛所有的疲惫与郁结都被轻轻抚平。就这样,听了21天这种把心理学、 养生学、社会学、教育学、传统医学、现代医学等多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理论与方法融合一体的心身互动疗法,让我在听别人的故事中完成了自己心灵的洗礼,我这个“治未病”的人,虽然不及某些“治已病”学友的效果,但我提高了认知、挖掘出了自我疗愈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最期待的便是那池氡温泉。60多度的热水汩汩注满浴缸,得等上一个小时才能降到适宜的42度。这等待的时光,正好来一场可抵岁月漫长的笔墨重逢,让笔尖的墨香混着温泉的热气,在空气中氤氲,竟生出几分岁月静好的意味。</p> <p class="ql-block">终于能泡进温泉时,暖意从脚底漫到发梢,浑身的筋骨都舒展开来。这时便靠在浴缸边,刷会儿抖音看人间百态,翻几页小红书学几道家常菜,琐碎的日常里,藏着最真实的松弛。</p> <p class="ql-block">二十一天,看似独行,内心却从未如此充盈。在二龙山的晨雾里学会静观,在书页的墨香中懂得内省,在课堂的共鸣里感受能量,在温泉的暖意里拥抱自己。这场疗愈,无关轰轰烈烈,只关乎与自己的温柔相逢——原来,当生活慢下来,才真正能做到自娱自省自悟,才真正能听见心里最真实的声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