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保村暨福保湿地公园——“小三亚”的称号,名符其实

曹曾鲁鲁

<p class="ql-block">美篇号:287121560</p> <p class="ql-block"><b>福寿绵长谁保佑?但知黎庶自康强。</b></p><p class="ql-block"><b>披星戴月拓野地,父授子承谋稻粱。.</b></p><p class="ql-block"><b>虾跃鱼欢湖物阜,波清柳绿舟船忙。</b></p><p class="ql-block"><b>天光云影共辉映,福地将来愈炜煌。</b></p> <p class="ql-block">滇池之东,可看到西山如睡美人横卧于粼粼波光之畔,而在这片山水相依的灵秀之地,一座名为福保村的半岛村落静静伫立,宛如镶嵌在高原明珠边缘的一枚绿宝石。</p> <p class="ql-block">它隶属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三面环水,形如半岛,东接城市繁华,西望滇池浩渺,邻国际会展中心,与西山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滇池东岸绿肺”,更承载着昆明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时代命题。</p> <p class="ql-block">福保之名,源于“福泽保佑”之意。据传六百年前,先民因见此地山清水秀、物产丰饶,遂择水而居,世代耕耘。</p> <p class="ql-block">历经岁月流转,福保村从一个传统渔村逐步蜕变为“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中国民俗文化村”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被誉为“云南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然而,真正的蜕变始于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地生根。随着滇池治理工程的推进,昔日的鱼塘虾池被还原为生态湿地,废弃粮仓化作乡村书屋,夯土老墙与文创空间共生共荣。</p> <p class="ql-block">2023年底,云南省建投集团携手专业运营团队,以“股权合作+市场化运作”模式启动乡村振兴项目,将福保定位为“滇池生态美学示范区”,致力于打造集生态修复、文化传承、艺术体验与健康生活于一体的农文商旅融合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从地铁福保站下车,沿福保路伴明通河向西南行走,向滇池边的福保半岛进发。</p> <p class="ql-block">明通河边绿树成荫,密密层层的一排落羽杉像站立的哨兵,将两岸围得密不透风,到秋来,想象一下,黄了红了,又该有多美。河中也有绿植鲜花装扮,水映蓝天白云,倒影在粼粼波光中荡漾,令人精神为之一振。</p> <p class="ql-block">小白鹭在草甸旁嬉戏,伸着头相互对峙,有时候啄啄羽毛,振振翅膀,真是无忧无虑啊。</p> <p class="ql-block">还看到一对父子在河边钓鱼,父子俩专注的神惰,根本没察觉到周围人的动静,生活的安逸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河中不时瞥见小木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就像艺术品不经意地摆放,引人遐思。</p> <p class="ql-block">穿过“福保文化城”,沿途绿意渐浓,这个镜头是海河入海口,所谓海,即是滇池,至此,滇池的湿润气息扑面而至。</p> <p class="ql-block">步入福保湿地公园,仿佛踏入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步道蜿蜒伸展,如一条素练轻系于水陆之间,高大的树木和低矮的花卉交相映衬。</p> <p class="ql-block">两侧芦苇丛生,高可过人,晨风拂过,沙沙作响,似低语着渔舟唱晚的旧梦。</p> <p class="ql-block">这繁茂的植被,孕育着诸多的动物,尤其是那飞禽,更是此地的独有风累。看那长空中被镜头捕捉到的倏忽而过的鹭影,就是最好的注脚。若到了候鸟飞临的季节,不知又会有何等的炽热风景。</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动容的,是那片格桑花海在夕阳下的绽放。落日熔金,晚霞染红了西山轮廓,花海如潮水般起伏,与滇池波光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一位村民告诉我:“以前我们靠捕鱼为生,现在靠风景吃饭。”话语朴素,却道出了发展的深层逻辑——绿水青山,本就是最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艺术装置点缀其间,此处虽有人工雕琢之痕,却与自然浑然一体,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热门地。</p> <p class="ql-block">然而更打动我的,是那份“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智慧: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唤醒记忆;不是复制景观,而是重塑关系——人与湖、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此具象为可触可感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巨型稻草人守望着远方,这是福保当代年轻人的形象,材料的质朴,装束的摩登,还是一个音乐发烧友呢。</p> <p class="ql-block">这个彩虹糖般的装置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斓光影,这只小鸡戴着彩花环,戴着靓墨镜,系着红围脖,在阳光下振翅,这个形象真的很云南。</p> <p class="ql-block">两只金属白鹤站在草地上,一只振翅欲飞,一只低头寻觅,动态感十足,在白云间,在蓝空下,清新俊逸的美,让人一下子就爱了。</p> <p class="ql-block">逛累了的话,还有造型萌态的食品饮料加油站等着你。</p> <p class="ql-block">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就是这么闲适,自在,到处是美丽的风景,到处是热情洋溢的人。</p> <p class="ql-block">栈道尽头连接着观鸟长廊,望远镜中,白鹭振翅掠水,灰鹳静立浅滩,红嘴鸥在冬春之际成群盘旋,构成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生态图景。</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福保的小三亚,既有热带的风情,又有云南的特色。棕榈树影婆娑,绿茵草地碧透。</p> <p class="ql-block">游览的人们坐在粗壮高大的棕榈树下,享受着树荫,透过树缝观看着滇池那浩渺的水面,那远处的山影,沉醉不知何处。</p> <p class="ql-block">透过碧波浩渺的滇池,看向蓝空,看向缕缕棉花般的白云,白云下的城区是那么地渺小,一幢幢高楼大厦像积木般摆在岸边,市声远离,那么地幽静,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半岛另一边的西山也是静静地躺卧着,那卧佛一样的身姿清明地展现在眼前,不忍去唤醒她。</p> <p class="ql-block">回望福保村这趟旅程,深澡感到,它已不再只是一个地理坐标,而是一个关于“何为美好生活”的生动答案。在这里,生态保护不是冰冷的禁令,而是转化为村民餐桌上的鱼宴、游客镜头中的美景与孩子奔跑的绿道。</p> <p class="ql-block">我伫立于临水走道,听风拂过芦苇,看雀鸟映入湖心,心中涌起无限感慨:真正的旅行,不只是看风景,更是寻找一种生活的可能。福保村,正是这样一处让人看见未来的地方——在那里,湖水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人与自然,终归和解。此行虽尽,余韵悠长。福保之美,不在其形,而在其魂;不在于它有多像“小三亚”,而在于它如何在时代洪流中,守住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宁静与尊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