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刹那 今月照隋唐

修竹

<p class="ql-block">  保山的光尊寺很古老也很有名,我曾去过多次。前几天(2025年8月14日)我又一次去参观了,很有感触,觉得应该介绍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光尊寺的大门,不过,大门紧锁,而人们及车辆则是从半山腰的另一个门进出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对光尊寺的简要介绍。</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段文字是:现存山门、天王殿、玉皇阁、药王殿、文昌宫、翠微楼、圣母殿、观音殿、大雄宝殿、斗姆阁、五瘟殿、子孙殿、戏楼、远征军中学纪念碑等。</p> <p class="ql-block">  正对大门的是一个大照壁,上面雕的是九条龙。</p> <p class="ql-block">  照壁前的雕像是佛祖刚出生时的少年佛祖形象。</p><p class="ql-block"> 传说中, 佛祖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顾 视四方,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刚出生就会走路, 语惊四座,显示了释迦牟尼的自尊和自信。</p><p class="ql-block">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并非指佛陀自视尊崇, 而是强调众生皆具佛性,通过修行可证悟真理。 </p><p class="ql-block"> 头顶上天,脚踏实地:倡导尊重自然规律与内心本源,强调实践与觉悟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  这部分玉雕壁画的内容是山川江河、楼宇松树、仙鹤飞翔等。</p> <p class="ql-block">其实,光尊寺原来不叫光尊寺,而是叫光金寺。据传说,光金寺一开始并不是寺庙,而是南诏(唐朝)前期北王段平章修建的段氏家庙,主要是用来祭祀段氏祖宗和藏匿王府中盈余金银财宝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到了唐朝天宝二年(公元743年), 南诏国国王皮罗阁为了供奉和祭祀印度传来的佛教尊神,多处择地建佛寺而不如愿,就将段氏家庙改建成寺庙,取名为光金寺。</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明朝,才将光金寺改成了光尊寺。</p> <p class="ql-block">  此为天王殿。</p><p class="ql-block"> 殿门左右各立一块石碑。</p> <p class="ql-block">  隋唐古刹。</p><p class="ql-block"> 好古老的寺庙呀!</p> <p class="ql-block">  一巨龟驮着石碑,石碑上方雕着两条龙。</p> <p class="ql-block">  这石碑碑文是对千年古刹光尊寺的祥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石碑开头介绍光尊寺是“历史之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保山典型的‘三教合一’的寺庙群,在构建格局、建筑风格上亦颇具特色,是保山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宗教建筑群。”这寺真不一般呢!</p><p class="ql-block"> (下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天王殿一侧的山门。</p><p class="ql-block"> 寺庙的山门是佛教寺院的正门建筑,又称“三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既是寺院入口的标志,也代表从世俗进入修行之地的过渡。</p> <p class="ql-block">  为何在山门的两侧雕大象呢?</p><p class="ql-block"> 大象在佛教中常被视为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六牙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六牙代表六度(布施、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足象征四如意(欲如意足、 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维如意足)。这种造型既体现佛教教义,又寓意守护寺院、驱邪纳吉。</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另一侧的山门。</p><p class="ql-block"> 门前的石雕像是麒麟。</p> <p class="ql-block">  麒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神兽,常被视为驱邪纳吉的象征。在寺庙建筑中,麒麟雕像常被赋予“入口瑞兽”的寓意,象征着为信徒带来平安、吉祥与庇佑。</p><p class="ql-block"> 麒麟造型融合了龙、鹿、马等动物特征,兼具威严与灵动之美。</p> <p class="ql-block">  这三座石碑位于停车场旁的广场上。</p><p class="ql-block"> 左边的石碑上刻的是保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右边的石碑上刻的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中间这石碑刻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光尊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9年10月7日公布的。</p><p class="ql-block"> 此碑是云南省人民政府2020年12月22日立。</p><p class="ql-block"> 这寺庙 等级很高呀!</p> <p class="ql-block">  保山光尊寺位于隆阳区板桥镇世科村后五凤朝阳山上,唐天宝二年(743)南诏王皮逻阁创建,以光大西方尊圣佛法之意名寺,自明以后,寺渐成儒、释、道合一庙宇。清咸丰、同治年间遭兵燹。清末民初重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作为板桥小学校址。1942年滇西抗战爆发后,曾作为中国远征军87师和长官部部分机关驻地及大反攻作会议地。抗战胜利后,为彰远征军业绩,创设远征中学于该寺,中共云南地下党员唐登岷、孟循时等人任教该校,学校成为地下党活动主要据点。解放后,寺改作粮食仓库。2006年进行了全面维修。 </p><p class="ql-block"> 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000余平方米,七进五院,由山门、吕祖殿(过厅、天王殿)、玉皇阁、瑶池楼(圣母楼)、药王宫、文昌宫(含翠微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斗姆阁(藏经楼)、戏楼、五瘟殿、子孙殿和斋厨等23幢建筑组成。 </p><p class="ql-block"> 光尊寺是隆阳区境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宗教古筑群,为研究地方宗教发展史和建筑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物证,并具有近代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意义。 </p><p class="ql-block"> 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东、南、西、北四向外墙向外延伸5 米(B1-B57连线)为界。</p> <p class="ql-block">  虽然这座千年古刹在清朝被毁,于清末民初又重建,但毕竟是很不容易才保存下来的,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值得我们珍惜,并令我们骄傲!</p> <p class="ql-block">  这是保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石碑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石碑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逐一来参观光尊寺的各个殿宇。</p><p class="ql-block"> 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迎面便是弥勒佛的塑像。</p><p class="ql-block"> 弥勒佛是佛教中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被称为未来佛,以大慈著称,其形象在中国演化为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代表包容与欢喜。</p> <p class="ql-block">  弥勒佛的背面是韦陀。</p><p class="ql-block"> 韦陀(韦驮)菩萨是佛教重要护法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天神,后归化佛教,常以甲胄武将形象立于寺院天王殿,护佛法与僧众,其圣诞日为农历六月初三。</p> <p class="ql-block">  在殿的两侧是四大天王</p><p class="ql-block"> 佛教四大天王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 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为佛教护法神, 又称护世四天王,分别镇守须弥山腰的四座山峰,守护四方佛土。</p><p class="ql-block"> 此为东方持国天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南天王增长天王</p> <p class="ql-block">  西方广目天王</p> <p class="ql-block">  此为北方多闻天王。这四大天王雕塑得很是威武。</p><p class="ql-block"> 四大天王的法器象征“风调雨顺”,体现了佛教本土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走进玉皇阁了。</p><p class="ql-block"> 玉皇阁是中国传统道教建筑,主要供奉玉皇大帝(道教至高神),多为明清时期建造的木结构楼阁,兼具宗教功能与地 标性。</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的香炉。</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内,正中的便是玉皇大帝了。</p><p class="ql-block"> 玉皇大帝是道教信仰中的至高神,全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统御三界十方,是民间俗称的“老天爷”或“天公”。</p> <p class="ql-block"> 玉皇大帝在道教神阶中虽非修为最高者,但神权最大,总管天、地、人三界及六道众生,居太微玉清宫(一说灵霄宝殿)。其形象定型于宋代, 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着玄色龙袍,手持玉笏,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民间以正月初九为“玉皇诞”,举行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 观音殿。</p><p class="ql-block"> 观音殿是佛教寺院中专设供奉观世音菩萨的殿堂,其核心功能为弘扬观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信仰。观世音菩萨在佛教中被视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象征一切佛的慈悲心,故其殿堂常被称为“大悲坛”。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唐代后简称为“观音”。</p> <p class="ql-block">  殿内便是这尊金灿灿的千手观音了。</p> <p class="ql-block">  观音殿的另一面是玉石雕的千手观音。</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 这个香炉好高呀!</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几年前来光尊寺所拍的。</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核心建筑,其名称源自释迦牟尼佛的德号“大雄”,象征佛陀的智慧与威严。作为寺院主体建筑,其功能兼具宗教活动(如诵经、法会)与供奉主尊佛像的双重意义。</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院内种着许多的花草。</p> <p class="ql-block">  大丽菊开得好大,好漂亮!</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台阶两边,各有一个小和尚雕像,右边的拿着的卷轴上写的是“日行一善”,左边的写的是“功德无量”。</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的通常为释迦牟尼佛,或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p><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创始人,生于公元前565年(或公元前623年)至公元前485 年(或公元前543年),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他原为净饭王的太子,29 岁出家修行,35岁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创立佛教,主张“四圣谛”“八正道”,强调众生平等与中道思想。80岁圆寂于拘尸那迦城。</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殿外的大铜钟。</p> <p class="ql-block">  与大铜钟相对的便是这面大鼓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文昌宫。</p><p class="ql-block"> 文昌宫是中国古代供奉文昌帝君(道教掌管文运禄位的神祇)的宗教建筑,兼具星宿崇拜与历史人物神格化的双重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保山就有好几个文昌宫呢。</p> <p class="ql-block">  高考前,有些老师会带着学生到文昌宫来,拜一拜文昌帝君。</p> <p class="ql-block">  文昌宫的核心供奉对象为文昌帝君(又称 梓潼帝君),其神格融合了北斗文昌六星的天象崇拜与东晋蜀地将领张亚子的历史传说。元仁宗于1316 年正式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 禄宏仁帝君",确立其执掌科举文运的职能。</p><p class="ql-block"> 文昌宫内正中这尊雕像就是文昌帝君了。</p> <p class="ql-block">  华藏 楼是佛教寺庙中用于供奉佛舍利或藏经的建筑空间,常见于多层寺庙结构的顶层或特定 楼层。 </p><p class="ql-block"> 光尊寺是以特定楼层 作为华藏楼的。</p><p class="ql-block"> 其作用是供奉佛舍利:部分华藏楼设有弥陀殿,专门供奉佛舍利。</p><p class="ql-block"> 另一作用是存放佛教经典文献。</p> <p class="ql-block">  华藏楼内供奉着一尊玉石千手千眼观音和一尊汉白玉卧佛。</p><p class="ql-block"> 这两尊佛像均端庄、美丽。</p> <p class="ql-block">  这幢建筑是寺内的斋堂和厨房。</p> <p class="ql-block">  此为藏经楼,又为斗姥阁。</p><p class="ql-block"> 斗姥阁是佛教、道教等宗教场所中供奉斗姥元君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斗姥元君是道教尊奉的北斗众星之母,全称“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 兼具生育之神、护法之神与消灾之神的多元职能,其信仰融合了道教与佛教的文化特征。</p><p class="ql-block"> 斗姆元君的三个主要化身分别为骊山老母、摩利支天菩萨和紫光夫人,三者分别在道教信仰、佛教密宗及神话传说中体现其神格特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院子应该是生活区域。</p> <p class="ql-block"> 华严阁是光尊寺内的重要建筑,其供奉的华严三圣体现了佛教中“一佛二菩萨”的组合。</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群融合了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华严阁内供奉卧佛和华严三圣。其中,毗卢遮那佛居中,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侧为普贤菩萨。</p><p class="ql-block"> 前面的卧佛应该是汉白玉雕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送子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  这是殿内据中的送子观音像。</p><p class="ql-block"> 送子观音是古代传说中能保佑人生子的观音菩萨,亦称“送子娘娘”,是中国佛教文化与民间信仰融合形成的象征子嗣繁衍的重要神祇。</p><p class="ql-block"> 这尊送子娘娘塑得好,她面容美丽慈祥。</p> <p class="ql-block">  在“送子观音”的两边,还各有一尊观音菩萨。</p><p class="ql-block"> 这尊观音菩萨骑着大象,她膝下有一小男童,一小女童,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  送子观音,俗称“子孙娘娘”、“催生娘娘”、“授儿娘娘”、“奶母娘娘”等。汉族民间信仰的神祇。流行于全国各地。民间以为送子观音可保佑人们生子有嗣,并能庇人产儿、育儿顺利无灾。</p><p class="ql-block"> 此殿也叫“子孙殿”。</p><p class="ql-block"> 这尊观音骑的是狮子。</p><p class="ql-block"> 也不知道这个送子观音殿灵不灵?</p> <p class="ql-block">  这是送子观音殿外墙上的壁画,名为“多福图”。</p><p class="ql-block"> 一位老寿星双手各抱一小童,他面前是一梅花鹿,鹿身上站着一个手拿寿桃的小童,鹿前面还有两小孩。画面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  对面墙上的壁画,名为“五子图”。</p><p class="ql-block"> 五个活泼可爱的古代小孩在放鞭炮。</p> <p class="ql-block">  药王殿</p><p class="ql-block"> 药王殿作为纪念孙思邈的宗教建筑,其核心功能包括供奉药王神像、传承中医药文化及举办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 孙思邈(541-682),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教名人。京兆华原(今陕西 耀县) 人,七岁就学,日诵千余字。年轻时,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性好道家之学。后长期隐居终南山修炼、行医。唐太宗、唐高宗数次征召他到京城做官,都辞谢不就,志在山林,一心向道,终其一生。</p><p class="ql-block"> 孙思邈因编撰《干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学典籍,被后世尊为“药王”,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追封为“妙应真人”。</p> <p class="ql-block">  此为五瘟殿。</p><p class="ql-block"> 五瘟殿是道教供奉五瘟神的场所。五瘟神源于隋唐时期的五方力士传说,相传能驱除瘟疫,后被道教奉为 瘟神。</p> <p class="ql-block">  这即为殿中供奉的五瘟神(春瘟、夏瘟、秋瘟、冬瘟、 中瘟),彩塑群像生动。</p> <p class="ql-block">  此雕像为中瘟:史文业大帝</p><p class="ql-block"> 史文业是道教五灵公信仰中的核心神祇之一,与张元伯、钟士秀、刘元达、赵公明并 称“五福大帝”,又称“五瘟神”。</p> <p class="ql-block">  春瘟:张元伯大帝</p><p class="ql-block"> 五福大帝的传说与福州白龙庵 相关,相传五位书生(张元伯、钟士秀、刘元达、史文业、赵公明)夜游时发现井水有毒,警示民众投井身亡。福州民众为纪念其舍身救民的义举,建庙供奉。</p> <p class="ql-block">夏瘟:刘元达大帝</p> <p class="ql-block">  秋瘟:赵公明大帝</p> <p class="ql-block">  冬瘟:钟仕秀大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五瘟殿内贴着这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这几句话:五瘟使者护法神将,护持众生显威灵。五谷丰余六畜旺,瘟疫消散福星临。</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说明了这座殿的功能,之前我都不知道五瘟殿是什么意思。</p> <p class="ql-block">  戏台</p><p class="ql-block"> 古朴的建筑及建筑前的月季花相互映衬,好!</p> <p class="ql-block">  寺庙内为何要修建戏台?</p><p class="ql-block"> 因为,中国传统宗教(佛教、道教) 与民间文化融合紧密,寺庙常是社区活动中心,戏台通过戏曲表演实现“酬神”(感恩神灵)与“娱人”(丰富信众生活)的双重目的,体现人神共娱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在光尊寺内种植了很多的月季花,正是盛开时节,好漂亮!</p> <p class="ql-block">  月季花有大红的、粉红的,还有黄色的,真是五彩缤纷,给古老的寺庙增添了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庙里除了月季花,还有许多凤仙花。</p> <p class="ql-block">  凤仙花因观赏价值高被广泛种植,这种植物的汁液可以给指甲染色。凤仙花的花色丰富,如粉色或紫色,吸引了蜜蜂等昆虫来授粉,其花蜜对小鸟也具有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在现代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常常会迷失于物欲和功利之中,心灵的寄托和沉淀变得很重要,参观寺庙,是一种寻找内心平静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每次来光尊寺,都会给我带来内心的丰盈与心灵的宁静。进入寺庙,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听到悠扬的钟声和经文的念诵声,让我感到内心的烦躁和压力得到了释放,很愉悦!</p><p class="ql-block"> 参观光尊寺,使我对佛教、道教文化产生了兴趣,充满了好奇、教畏之情,并进行了些许的探究,从而获得了不少关于佛教道教的历史知识,获益匪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拍摄时间:2025年8月14日</p><p class="ql-block"> 拍摄地点:保山光尊寺</p><p class="ql-block"> 拍摄:修竹、马曜</p><p class="ql-block"> 撰写:修竹</p><p class="ql-block"> 标题:马力</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987636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