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井今日小小说独语(37)</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些创作生活的耐力是靠知识储备营养积累的结果。小小说作家里也有许多诗人,看他们的文字脚印,你会发现做到语言凝练已仅仅是基础性的出发了,做到故事内容厚实生动,常溢满美感才可谓称小小说高人矣。我的老朋友江苏小小说名家王往,他最近的小小说就依然让我惊讶,古风飘逸风骨,知情重若知心,不减魅力也。</p><p class="ql-block"> 从知尘居笔记(二题)《盲画》《左笔》(原载2025年第7期《小小说选择》)来看,文人墨客的聚首,一个懂字才显缘深。王往的个性风骚灵慧,注情讲究谋略,也缘于诗人背景,所以,他的作品韵味耐读,一丝一毫都勾连起猜测。当文化底蕴与生活轨迹合拍时,小小说人物也随之活灵活现起来,难怪两篇文中对汪士慎与高翔的内心运道力度精准,且不泛人性的美感造化。小小说立起了人物,也立起了作家陈年标签,够醇香呢。</p><p class="ql-block"> 读文读心,交友交远。小小说作家耐力足不足,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需要通过修身来运足的。热闹和清静是文坛的两个环境,作为创作者还是静闹结合好,可谓:玩得了生活,也受得起孤闲。小小说作家更应如此。然后,再学会诗雅一些,也许,惊艳的文字就是我们曾经的生活境像呢,只不过,多了古法制料罢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25-8-19即笔</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