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儿时代服装新潮</p><p class="ql-block">变迁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拉老底子,迭个是阿拉上海人的一句正宗上海闲话,多次看到公众号《阿拉老底子》的回忆文章,不禁也激起阿拉对小辰光的各种少年时代的有趣经历的回忆,这些经历不仅陪伴着我的成长历程,也反映出那个年代我们社会生活与时代变迁的络印。</p><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卢湾区一边是斜桥另一头是唐家湾的肇周路梨园坊弄堂里,是标准的310,十七岁下乡,如今十七数字的“十”字移位成了七十的年龄。小辰光少年时代大部分辰光是在这弄堂里度过的,在小学五年级WG开始我们读书就开始了混日子的节奏,于是更多精力就在弄堂里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那个时代生活贫困,但少年不知愁,我们精神生活还是非常丰富的。</p><p class="ql-block">小伙伴在一起玩社会上的各种层出不穷翻行头的场景,也在不断影响着我们生活。小辰光家里贫困,但父亲还是节衣缩食的帮我适时置办新衣,可那个少年时代社会上总会掀起一股股各种穿着新潮,作为阿拉一帮小伙伴,只要有人跟上了时代潮流,穿着新潮的服装岀现在了弄堂里,我的心里就也是痒痒的,也想跟着去时髦一下的。</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夏天,爹爹帮我买了一件汗衫,我当然开心,然而当穿上到弄堂里去献丑时,见弄堂里的小伙伴也穿着一件“汗衫”,他的这汗衫与我的有所不同,是蓝色的,领口是V字领,我与他的一比较,我虽然也是汗衫,但领口不是V字领,而是一只领口叠在另一领口之上的,后来才知道他穿的这“汗衫”称之为线衫,也叫运动衫,是当时最流行的线衫,我看了心里一下子难过了,回家后与爹爹纠缠,总想着要换那个线衫,越是想穿着线衫有多神气就越觉得自己这件汗衫有多难看,时代久远不记得后来这件汗衫的命运如何,但记得我后来终于如愿以偿也穿上了线衫。</p> <p class="ql-block">(蓝色运动衫,俗称线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时代变迁的脚步是不管我经济条件如何能否承受得起跟上他那总是一味不断变迁的节奏,没多久,线裤就出现在小伙伴的身上了,也是蓝色的运动装,上身穿着运动衫,下身穿着运动裤,在外裤的裤脚口一定要留出那么一段蓝色的运动裤脚,上身自然是有蓝色的领子,那时还给这个现象一个称谓,叫做“线衫线裤”,我呢看着新潮出现心里也痒啊,线衫线裤好神气啊,不用说以我的性格挖空心思也要有这线衫线裤的经历的。</p><p class="ql-block">可是没多久,线衫线裤又进化了,社会上开始流行了大翻领,运动衫是小翻领是夏天的着装,大翻领就是球衫是“秋天的寒衣”。我的经济跟不上时代潮流,但大翻领比起运动衫又更上一层楼了,好时髦啊,我想要可没钱啊,好在我正好有一件高领球衫,我的挖空心思又来了,我拿着球衣找到了一家缝衣铺问是否可以帮我将高领子翻修一下,将领子剪开装上一根大的拉练,得到了肯定可以的回复于是我的大翻领也诞生啦,我非常喜欢大翻领,只要在一种我认为庄重的场合我就会穿上他,只是后来在农场里被人为的“丢失了”。</p><p class="ql-block">现在也觉得好奇,时代潮流是谁在引领着呢,不久海魂衫(又叫海运衫)又流行起来了,这汗衫是圆领的衣服上是从上到下印着一条条蓝白相间的条纹,就是海军的着装。小伙伴们都以穿着海魂衫为时髦我自然也不落后,当时为了纪念有这段海魂衫的经历,我后来还特意穿着海魂衫拍照留念了。</p> <p class="ql-block">海魂衫 (海运衫)</p> <p class="ql-block">(海运衫留念照)</p><p class="ql-block">你以为海魂衫就是新潮的尽头了吗,不,远远不止呢,没多久,什么平脚裤(外穿短裤)松紧鞋又开始流行了,一双很普通的布鞋但只要一穿上此鞋我们就是懂经了,因为有人将这双松紧鞋称之为懂经鞋,凡与我年龄相仿的老小朋友们一定都还记得那个时代有许多切口,如,懂经,刮三,还有骂不二不三的女孩叫拉三都是那个时代的切口。</p><p class="ql-block">穿着平脚裤,脚上𢤦经鞋,一下子就觉得自己是有多么的𢤦经,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总是心情舒畅,多么美好不知愁的年代,没有什么高的要求,小小的一双流行的鞋子就足以满足了自己的欲望了。</p><p class="ql-block">可你以为穿上一双懂经鞋就能赶上时代的步伐了吗?不,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潮流,新潮不断涌现,不久这个服装的新潮逐渐迈向了更贵重的外衣以及的确凉衬衫,裤子,穿上的确凉衫裤被称为的上的下。后来开始流行起了学生装,一种衣领口很低的没翻领的服装,左上角一个简单的贴袋,衣服下左右两个简单贴袋没有袋盖。接着是华达呢中山装。</p> <p class="ql-block">(华达尼中山装)</p><p class="ql-block">这个服装价格贵了许多,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在逐步的提高,又从中山装流行到红黑格子的围巾。</p> <p class="ql-block">(红黑格子围巾)</p><p class="ql-block">这些服装的流行时代是已经到了我下放到安徽农场的年代了,从服装的流行到了包袋的流行,记得刚下放时开始流行一个包是长圆型的包,名称并不好听,叫马桶包,也不管他是否好看是否实用,但只要是流行的东西我们一拥有了它,就顿时感到自己是一下子拔高了,是时髦中的一员了。</p><p class="ql-block">但一提起我那钟爱的大翻领,就不禁让我想起一段农场里不堪的往事,在我们连队别的排有一个姓范的,比我们小一届到农场的人,此人平时流里流气,真的是“很烦的”,无事时经常到我们班来与他群分的人混,我见他是个流里流气不好惹的家伙,所以平时我们也从不搭讪,有次晚饭后不知什么原因他在我们班里竟然与我打起来了,即然他动手了,我也应接着与他对打,没想到一个平时流里流气看似不好惹的混混真的打起来也不过如此,我们扭打在一起,那些与他混的人也没岀来帮他一把,我们两人对打,打累了松手后,他也就此罢手了,也没有一直想打下去的意愿,原来平时看似不好惹的混混,也不过是这二下而已,我一生中从没有与人打过架,这一次的打架是我人生中的唯一的一次打架。</p><p class="ql-block">但是就在第二天我们出工回来后,我就发现我那钟爱的大翻领没了,我翻遍了我所有的地方(就一个箱子,一个床)都没找到我自己制作的大翻领,很明显就是这个人品不端的小人的卑劣造孽的报复,一件钟爱的衣服没了,但让我记住了这社会上还是有一些小人的存在,珍爱的东西丢了,但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还是值了!</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GgXNioUoZh-eSA_PieUrQ"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p><p class="ql-block">史钦耀,男 1954年4月出生,上海知青。1971年赴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利新农场 三大五中队 ,1987年考入上海对外服务公司做翻译工作,1995年赴美国注册 耀申企业美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现已退休。</p><p class="ql-block">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