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群英谱:桑榆绚丽映霞红

笑傲人生

<p class="ql-block"> 桑榆绚丽映霞红</p><p class="ql-block">——记连云区老年科技大学校长程本岭</p><p class="ql-block">  在连云区这片承载使命、活力奔涌的红色热土上;在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美丽富饶、山青水秀的连云区,涌现出数不清的英雄模范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连云区老年科技大学校长程本岭在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的同时,用自己的奉献情怀书写着人间的真善美,将满腔心血投入到区老科协监事会和老年科技大学的事业之中。</p><p class="ql-block"> 勤奋敬业谱写新章</p><p class="ql-block"> 2015年程本岭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退休,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为了更好地享受退休生活,他给自己安排了太极、书法、绘画、旅游等属于自己的生活,有自律的生活,让程本岭感到非常快乐。书法、绘画参加市书法、绘画比赛并入选,加入了市书法家协会、市美术家协会。</p><p class="ql-block"> 2016年底,社区大学原校长年事已高,身体已不适应社区大学工作,推荐程本岭担任校长工作,程本岭感到退休了就应该干自己想干的事,愿意干的事。后来街道领导多次找程本岭做工作,鼓励其在此发挥老年人余热,教书育人,服务居民,促进发展。程本岭以一片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接过社区大学校长的重担。当他到了社区大学,才真正体会到学校已经到了举步维艰,难以维持的局面。学校学校属于公益事业,没有专项资金,无学金来源、无学习场地、无器材设备。所有收取的学员学费仅能用于支付教学教师的辛苦费、教学场所的租用费水电费和部分办公杂费。针对学校资金缺乏的现状,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他想方设法解决难题,增加学校运作资金。利用春节写对联之际,同街道对接,组织学员为各社区写对联。在生病住院期间,在身体还很虚弱的情况下,刚打完吊水就坚持去江苏银行、工商银行等单位写对联,还通过与相关单位互动,争取资金,先后为社区大学解决了6000多元资金,保证了社区大学的正常运转。 </p><p class="ql-block">连云区老年科技大学在社区大学基础上,依托墟沟老年大学的教学资源和平台,于2023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在市区老科协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扶持下,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并有序推进,他找亲友托关系聘请教师,为适应离退休老同志的需求,在原来墟沟老年大学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符合老年科技特点的学科,开设适合形势发展的相应科目,今年又开办了老年诗词班、刮痧班、太极养生班、智能手机摄影班、旅游班和健康养生班等。较好地开阔和丰富了老年科技大学学员的视野和兴趣爱好。学校组织安排并邀请医疗机构、金融保险、法院和消防等部门的专业人士,为老年科技大学的学员进行科学技能培训和授课,为学员们讲解和普及防诈骗、防盗窃、防火灾等科学知识和技能。老年科技大学的特色和亮点初步显现,吸引了一大批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加入求知学习娱乐。为助推连云区老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真情倾注奉献大爱</p><p class="ql-block"> 用满腔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投身工作,他没有任何报酬地全身心付出,全凭着一腔对党忠诚和公益事业心。为了学校,自己贴了不少电话费、打的费、打印费等费用。由于总是处于紧张忙碌中,他的血压、血糖 水平都偏高,家属、孩子全力支持工作,更显得十分难得。女儿病重住院,他却在为社区大学的活动场地而操劳。女儿生产,急需人帮忙,家属膀子跌断两次,他都在为学校的事而奔波。</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就是有一颗善良的心,走到哪里,就照亮到哪里,温暖到哪里。程本岭不为名不为利,不计报酬,甘愿吃苦奉献。在做好区老科协监事会工作的同时,为老年科技大学的发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为老年科技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程本岭为人师表,待人宽厚,乐于助人。特别是对待有需要救助的人,他热心帮助,慷慨解囊。他热心公益事业,带头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具有较强的正义感和法律援助意识,多次参与调解社区居民邻里纠纷和弱势群体法律救助公益行动。多年来书法和绘画始终笔耕不辍。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他都带上自己的笔墨纸砚,为社区居民写春联,送温暖,做到有求必应。2024年春节前夕,当时他的左脚已受伤,在没有痊愈的情况下,他柱着拐杖坚持到连云港自贸区和街道社区等多家单位和职工家中写春联送祝福。先后为墟沟街道院前、南巷、栖霞、滨海社区和云山街道云和、平山社区的百姓写春联送温暖计16场次,送去了他对社区居民的深情厚谊。每到一处都受到社区领导和居民的热情欢迎和赞扬,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勤政为民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程本岭是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人,面对1000多名学员特别是那些老同志求知若渴的眼睛,他说:“为他们付出,我的人生值得!”程本岭高票入选“连云好人榜”。在他的带动下,学校管理团队为老年教育事业甘愿吃苦,无私奉献,奋力拼搏,展现了师生们恪守初心、不负使命的坚定信念。</p><p class="ql-block"> 志在创新促进发展</p><p class="ql-block"> 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对于学校来说加强制度建设至关重要,程本岭充分利用老年科技大学这个平台,为广大老同志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制度来约束每个管理人员、老师和学生,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因为不是正规的学校,管理严了,学生有看法,管理放松,就混乱了。掌握、拿准这个尺度很不容易,只有通过正面疏导,难度可想而知。什么事都找程本岭,总是忙的不可开支,牵扯的大量精力人、财、物、规章制度,大量的事务需要处理,他名义上是校长,实际上就是一个后勤部长,。</p><p class="ql-block"> 根据学校的现状,大力改善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引进专业器材,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在人才上抢占制高点,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学生,扩大生源。不断吸收正能量人才加入到队伍中来,不断增加新鲜血液,才能保持老年科技的持续发展。学校充分老年科技大学这个平台,为广大老同志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制度来约束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网络管理制度,在教学分散的情况下,依靠网络抓管理,充分发挥当时信息网络的庞大功能。管理人员侧重三级管理,教师、班长、管理人员大局观念,长远观念。学校优先选拔在学生中有素质、有威信的人来担任班长职务。经过几年的考察选拔,任用了一批有奉献精神,能吃苦耐劳,热心为大家服务的管理人员,并聘请社会名流、有影响力企业家参与学校的管理,让他们充当董事,出谋划策,互惠互利,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正一步步向规范化迈进。</p><p class="ql-block"> 努力改善教学环璄。学校没有一个集中活动的场所,学习场地已经成为钳制学校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寻求各家支持。程本岭冒着酷暑徒步对墟沟地区所有活动场所统一进行摸底调查,摸清情况,做到胸中有数。区老科协、区委老干局、墟沟街道等单位积极协调支持,力争学校有一个集中活动的场所,先后同教育局联系租用院前小学简易活动场所,同南巷社区联系协作,使用二楼活动室,同院前社区联系租用二楼小活动室,同万山国际联系使用空房,建立了东园、南巷、院前、万山国际等4个基地,解决了太极拳、形体走秀、舞蹈、葫芦丝、柔力球、国标舞等活动场所。解决了太极拳、形体走秀、舞蹈、葫芦丝、柔力球、国标舞等活动场所。为增加活动场地,学校制定了方案,区委主要领导作为民生工程2次考察现场。争取建立一个500平方的活动室,120平方多功能大教室,将老年科技大学打造成东部城区新亮点。十多年来,学校培养老年大学学员万余名,为政府减轻负担,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桑榆绚丽夕阳如画</p><p class="ql-block">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从规模与质量双重飞跃,从蹒跚学步到稳健前行;经过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和努力,老年科技大学的老年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快速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p><p class="ql-block"> 学校管理团队发扬新时期的抗大精神,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树立为老年人吃苦奉献,实干拼搏的信念。学校的精神状况、教育实践和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结出了丰硕成果。相继开设了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的书画类、声乐类、健身类、舞蹈类、综合类等五大类23个科目,37个教学班。学校培养了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三级社会辅导员90名,一、二级社会指导员55名;健身气功和武术一、二级裁判员16名。</p><p class="ql-block"> 把学校37个班级1200名学员管理的有声有色,红红火火。积极回报社会。建立区老干部书画活动基地,面积200平方,已举办书法绘画展览四次。学校成立了清风书画苑,成立的艺术团加入了连云港市风采艺术团,广泛吸收社会精英,培养优秀学员。十多年来,学校组织引导学员参与社会各类重大节日活动及公益演出活动122场,专场演出26场,参与街道社区各类活动 参与街道、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共计184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称赞。学校在不断探索发展申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特色优势,积极组织引导学员参与社会各类重大节日活动及公益演出活动,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赛事活动获奖证书、奖牌391块。多次获得42式太极拳金牌、银牌,42式太极剑金牌、银牌。</p><p class="ql-block">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活动,通过这样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9月21日连云区老年大学被江苏省人大授于江苏省老龄文明实践基地光荣称号。在首届老龄文明国际会议上被授予老龄文明实践基地牌匾。为连云区老科协2024年荣获江苏省老科协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作出了积极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