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0日上午,从蒙自出发,驱车前往建水古城。建水古城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境内,地处昆明的正南方向约220千米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 1:00左右到达预订的酒店,刚办理好入住,外面下了一场大雨。雨季的南方,估计绝大多数地方都这样,雨想下就下,想停就停,毫无征兆,偶尔还会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p> <p class="ql-block"> 稍事休息,雨也不知不觉的停了。下午两点多我们出门溜达去,打车两公里,从东门进入建水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气派的古城楼——朝阳楼。朝阳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837年),位于建水古城临安路,处于古城中心地带,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作为古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核心部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城楼朱红色的楼墙,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让人睁不开眼。没有登楼参观的欲望,只靠着迈开大步快快地钻进林荫遮蔽的临安路。</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朝阳楼有“雄踞南疆800里,堪称滇府第一楼”的美誉,是古代建筑之瑰宝,是现在建水古城的旅游地标,也是祖国边陲古城重镇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临安路老旧的石板铺设的古街路面,古朴自然。街道很宽阔,两旁的古树,枝繁叶茂,从两侧向街道的中心斜斜延伸开来,像是有意在街道上方搭起一个凉棚,一路为行人遮荫。刚下过雨的路面还有少量的积水,岁月的磨砺,石板路面已经有很多小小的坑洼,走上去也不会打滑。</p><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树梢的缝隙,洒落到石板路面上,积水反着光,光影交错,细细碎碎,让人感觉走进了一条梦幻般的时光隧道。</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自唐代元和年间始建,历经12个世纪,保留众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有“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之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商铺与中式古典风格为主,结合历史韵味与现代商业,主要分布在临安路,翰林等核心区域。走在临安路石板路,街边老房子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能让人感受往昔繁华,仿佛穿越回古代临安城。商铺建筑古色古香,经营各种美食,如烧烤,豆腐坊,米线店,糖水冰饮等等,还有展示传统技艺的手工艺品店,现代化的商铺与古老的建筑和谐共生,独特的氛围,让你可以感受历史与现代的完美交融。让人仿若穿越时空,既能回味古代临安城,又能感受现代社会活力。</p> <p class="ql-block"> 云南提督学政考棚门外“放榜”雕像群。考棚就是古代的科举考场的一种,此雕像群展现了科举考试放榜后考生看榜的场景,很多考生自己来的,也有夫妇同来的,多是年轻的学子,也有须发花白的中老年学子,再现了有人金榜题名,奔走相告,有人名落孙山,仰天长叹的考生百态。</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 “放榜”雕像群,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个青春年少的自己,也曾为冲过独木桥,在千军万马中奋力拼杀。高考后等候录取通知书的那种焦躁不安的心情依然那么印象深刻。放榜时刻,几家欢乐几家愁,千百年来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现在,百感交集,作为莘莘学子,真的是不容易呀!</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继之于唐,宋,元各期,兴盛与明朝,废止于清末。经历了1300多年,它是我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p><p class="ql-block"> 现存于建水的就是明清时期的为临安府所在地,城内的云南提督学政考棚,是明清时期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提督学院定期到此集中滇南临安、沅江、开化(今文山)、普洱四府学子举行院诚的场所,是科举前的预备考试。</p> <p class="ql-block"> 云南提督学政考棚的建筑坐北朝南,面宽40多米,纵深150米,占地有60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大概有3100平方米,房舍很对称,共有百余间,整个建筑是以甬道为中轴线,形成六进院落,建筑保全完整,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古代科举制度的一个绝好的实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 状元游街雕塑,考中状元的士子骑着高头大马,胸前戴着大红花,由众人簇拥着,周游主街,以示喜庆。</p><p class="ql-block"> 那夺魁的士子,春风得意,马蹄轻轻,将志得意满的心情表露无遗。</p><p class="ql-block"> 仔细一看,这个士子骑的不是马,而是驴 ,让人直想改动那句古诗,“春风得意驴蹄疾,一日看尽临安花”(建水古称临安)。</p> <p class="ql-block"> 凡被院试录取者,便可获得优厚待遇,从此步入国家科举选士的途程。此后,在京乡试考中举人;经会试、殿试高中进士,就可委派为官员,实现“朝为田舍郎,目登天子堂”梦想。不少滇南学子从此走出深山,走向全省,走向全国,成为有名之士,成为名儒、名臣,青史流芳,名垂千古。</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p> <p class="ql-block"> 临安路众多独具特色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座落在建水县翰林街16号,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总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包括家宅和宗祠两个部分。建水朱家花园主体建筑呈“纵三横四”不对称布局,主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池塘、前花园、一进、二进、三进院落和后花园,为建水地区典型的“五间六耳五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民居庭院并列联排组合的群体建筑。</p><p class="ql-block"> 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是建水乃至红河州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异、富有滇南私家园林韵味的大型传统民居,对研究当时的滇南民居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 院落层出迭进,房舍鳞次栉比,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门雕窗花,屏风图案,匠心独具,中式深厚的文化底蕴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融合了汉族建筑艺术和当地少数民族建筑艺术,既具有北方建筑的对称华美,又兼具南方园林的灵秀雅致。</p><p class="ql-block"> 游览朱家花园,让人联想到了苏州园林,似曾相识,但也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拥有众多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如建水文庙、朝阳楼、朱家花园、双龙桥(十七孔桥)及燕子洞等。</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古城西门,租了电动车,开到郊外游玩。</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地标建筑——双龙桥</p> <p class="ql-block"> 十里荷塘,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荷香</p> <p class="ql-block"> 荷叶田田,荷花摇曳,莲蓬也在慢慢的趋于饱满</p> <p class="ql-block"> 郊外,一条窄窄的铁轨通向远方。那是民国时期士绅集资兴建的民营寸轨铁路——个(旧)(色寨)石(屏)铁路其中一段,现在上面跑动的是观景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 乡会桥火车站位于建水县新房村北面,它是属于个碧石铁路上的车站,建于1932年,因位于滇南著名廊桥乡会桥旁得站名。它是个碧石铁路线上建水、石屏间的一个重要铁路车站,由个碧临屏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修筑,1970年改建为米轨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荒地影院藏在西庄镇的公路边,像一枚生锈的铜纽扣,固执地扣住某个夏天的黄昏。这里曾经播放过多少个关于青春的故事,演绎了多少人青春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所有老去的灵魂,都该有座不落幕的影院。</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很值得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