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文章汇集 浓浓写作情怀

胡云生

<p class="ql-block">  始于1988年3月,我从湖南教育学院政教本科班毕业的第2年,开始学习写点东西。</p><p class="ql-block"> 由于从以前的采矿教学转到教思政课,在别人眼里,属于搞文科的了。搞文科的,肚子里就应该有点文科的“货”,否则,别人对你这个半路出家的角色,就有点看不起。基于这种心理,我便开始向报刊投稿,坚持了多年。</p><p class="ql-block"> 闲来无事。几天前,我分别以美篇的形式,表达了3篇曾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获得上万读者关注。今天,干脆归纳了一下,以《小小文章汇集,浓浓写作情怀》为题,向读者朋友汇报:曾经,为此付出过的劳动。</p><p class="ql-block">请您多多指教!</p> <p class="ql-block">1988年3月,我所写《关于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适度性原则探讨》,发表在湖南《教学与研究》,这是人生第一次发表文章。不但获得学校领导与同仁的赞许,还有15块钱稿费。心里蛮高兴的。</p><p class="ql-block">从此,遇到相关题材,便及时写写。</p> <p class="ql-block">退休前一年的2012年7月,将所写文章稍作归类,并复印装订了4本。亦觉得,收藏一份劳动成果,同时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汇集于(一)的,是刊登在相关报纸上的文章,保存有93篇。今选拍汇于美篇的,是其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汇集于(二)的,是在涟邵党校工作的10年中,所写的19篇理论性文章,用于每年一次的全省企业党校研究会年会交流及评比等。</p><p class="ql-block">汇集于(三)的,是在有关期刊上发表的文章。</p><p class="ql-block">汇集于(四)的,是有关获奖证书</p><p class="ql-block">(二)(三)(四)之内容,均未编入美篇。</p> <p class="ql-block">真实与真情,是我文章之本色。</p><p class="ql-block">支持与鼓励,是我动笔之动力。</p> <p class="ql-block">谭谈,从涟邵走出去的著名作家。我从读他所写的著作与文章里,获得些写作灵感:真情实感,朴实无华。</p> <p class="ql-block">当年梁军政书记校长,家属住斗立山煤矿,他周末回家坐公交,不要学校的小车接送。这是千真万确的。他是河南人,生活简朴,廉洁自律,待人真诚。在涟邵是出了名的为政清廉干部。</p> <p class="ql-block">许沛江,原涟邵矿务局党委书记,兼矿务局党校校长。他英年早逝之年,正是企业改制破产高峰之际。他走了,次年,涟邵党校的牌子便降级在涟邵技校教务科名下挂了一段,不久也就消失了。这是当年真实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这是89年参加《技工教育报》国庆40周年征文竞赛获三等奖的文章,喜得50元奖金。人生第一次写文章参赛获奖,蛮高兴的。</p><p class="ql-block">以致后来,在涟邵矿务局、湖南省企业党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娄底市老干局组织的相关征文竞赛中,我均获得过一等奖及物质鼓励。最让我感到舒心的是:无需找任何关系。</p> <p class="ql-block">感恩母亲,亦感恩妻子!</p><p class="ql-block">在《母亲与妻子之间》,讲心里话,自己觉得做的也还算可以的。</p> <p class="ql-block">2006年底,因涟邵技校被整体合并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我于2008年底作为职工代表,参加学校教代会,事后写了这篇随感,刊登在09年2月28日的学报上。</p> <p class="ql-block">2013年9月,笔者光荣退休,又搬进了南风苑19楼的电梯房,心里有一份知足的幸福感。便用久违的毛笔,给自己60周岁生日,写了这首《抒怀》:</p><p class="ql-block">光阴荏苒六十年,</p><p class="ql-block">成败得失已昨天。</p><p class="ql-block">回眸往昔无憾事,</p><p class="ql-block">放眼未来有新篇。</p><p class="ql-block">李白桃红看硕果,</p><p class="ql-block">妻贤女孝润心田。</p><p class="ql-block">喜居高楼凭栏眺,</p><p class="ql-block">幸福安康乐家园。</p><p class="ql-block">说明: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遗憾的,我用“无憾事”表于诗中,是自以为,例如计划生育不准多生,不是我的错。自己在为人子,为人学,为人夫,为人父及为人教的过程中,均尽到了那份责任而无憾也。</p><p class="ql-block">编入美篇,以资自勉。</p> <p class="ql-block">此照拍摄于2000年涟邵党校办公室</p><p class="ql-block">难忘在那里愉快工作、勤奋学习及激情写作的整整1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夕阳无限好</p><p class="ql-block">珍惜好黄昏</p><p class="ql-block">致谢:</p><p class="ql-block">关注鼓励我的每一位朋友!</p><p class="ql-block"> 胡云生</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友谊与鞭策:</p><p class="ql-block">@胡云生 老同学:笔耕不辍的艰辛,坚持不懈的努力。(同学好友良驹)</p><p class="ql-block">@云生 </p><p class="ql-block">您精心制作的《小小文章汇集 浓浓写作情怀》美篇,拜读之余,深感文采飞扬,字字珠玑。篇幅虽短小精悍,却凝聚着深厚的学识与热忱,篇篇锦绣,展现了非凡的才情与浓郁的写作情怀,令人钦佩不已。</p><p class="ql-block"> 为您点赞👍🏻(同学好友绍辉)</p><p class="ql-block">@胡云生 :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同学好友慎芳)</p> <p class="ql-block">云生同学,从采掘专业到思政讲台,以跨界之勇,在教坛上不负师者使命。以笔为犁,在课余深耕不辍,从青丝到白发,笔耕三十余载直至2013年退休。</p><p class="ql-block"> 多篇报刊文章与学术论文,四大本册子凝结着你的心血。这份坚持,是对教育的赤诚;这般耕耘,是对学问的敬畏。退休后仍整理文稿,恰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志可嘉,其情可感,为后辈树起勤勉笃行的标杆。(同学好友跃进)</p> <p class="ql-block">每次细读云生精心编制的美篇,都能感受到他对组织、对工作、对生活、对亲情、友情的那份炽爱之情。这次汇编的他在各种报刋曾经发表过的论文、散文、诗歌,我流览了全部,细读了数篇,更加感受到云生的人品干净、三观正直。这难道不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品格吗。(一鸣兄)</p><p class="ql-block">荟集工作、生活点滴。</p><p class="ql-block">丰富人生,不枉此生。</p><p class="ql-block">给胡哥点赞👍(和建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