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我的“破焦炭”工作

舞动青春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舞动青春</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5300435 </p><p class="ql-block"> 2000年7月,我车祸受伤恢复后,在一位七七年兵老乡家属的邀请下,到她的小吃店帮忙。每天下午四点,我都会准时到她家为第二天早上要卖的早餐备料:洗菜、发面、泡粉条和粉丝,还要调配麻辣烫配料,把各类蔬菜食材打理妥当,全部准备好之后才离开。第二天凌晨四点半钟,我们到中学门口出摊,用半小时做好生火的准备工作,将各种蔬菜、食材摆放整齐,等待工人村的职工、家属和学生前来吃早餐。人来人往中,我们忙碌到大约十点半才收摊。这份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也不算太累。</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一位姓刘的老乡突然上门来。说起来还是亲戚,我和丈夫都称呼他大哥。他说:“我承包了巨海铁厂破焦炭的活。目前人手不够,我来找兄弟帮忙看看能不能找几个人去干活。”丈夫说:“可以,我帮你联系几个人应该没问题。”我问大哥:“你那个破焦炭的活,我们女的能干吗?”他说:“能啊,女的用铁锹往平车里装焦炭,男的拉平车。每天工资35元,按季节结算,女的肯定没问题。”听他这么一说,我和丈夫商量后,决定辞掉小吃店的工作,去刘大哥那里打临时工,毕竟工资更高一些。丈夫同意后,刘大哥便匆匆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我立刻跑去找小吃店的老乡商量:“姐,我今天来跟你说个事儿,巨海铁厂有位老乡正在找人破焦炭,听说工资还挺高,女的也能干,我想去试试,这样就没法再帮你了,我顶多再帮你两天,等你找到人接替。”小吃店的老乡同意了。第二天,她就找了一位老乡家属来顶上,我们交接了工作。</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又找到另一位能吃苦耐劳的七七年兵老乡家属,把破焦炭的情况跟她说了说,她愿意和我结伴去铁厂干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早晨吃过早饭后,我穿上工作服,把准备好的帽子、手套、毛巾装进袋子,放进自行车筐里,然后和老乡约好,一同骑着自行车来到巨海铁厂,找到姓刘的大哥。</p><p class="ql-block"> 当时员工们刚吃过早饭,正准备上岗。见我们来了,刘大哥满面笑容地说:“欢迎二位老乡的到来,感谢你们支持我的工作。”接着,他向员工们介绍:“今天新来的这两位女同事,都是四川老乡,大家在工作中多担待点,都是家乡人嘛,互相照顾着点。”我连忙笑着说:“原来在这里上班的都是家乡人啊!我们初来乍到,有不懂不会的地方,还望老乡们多多帮助指导。”员工们都热情地笑着说:“都是老乡自家人,没问题……”</p><p class="ql-block"> 带班长刘大哥说:“你们俩去库房领两把铁锹,跟着他们一起去破焦炭,你们用铁锹往平车里装焦炭,男工们负责拉车。另外,来车的时候,你们两个也和他们一起去装毛铁,这个挣的是现金!中午食堂有饭。”说完,我们俩到库房领了铁锹,跟着老乡们一起上了岗。</p><p class="ql-block"> 上班后我才了解到,破焦炭这项工作是由带班长刘大哥兄弟俩承包管理的,他弟弟才是包工头。包工头一家三口住在厂里,还带着两岁多的小男孩,他身怀六甲的媳妇除了带孩子、做家务,每天还要和我们一起破焦炭、装毛铁……</p><p class="ql-block"> 厂里的20多名员工,分早班和二班,早班八点至四点,二班四点至晚上十二点。大家分别来自四川和贵州等地,说起来都是乡里乡亲,语言习俗相通,平时在一起有说有笑,有种其乐融融的亲切感。而且,认识的部分老乡休息时,还会隔三差五带着礼品来我家玩,我总会做上丰盛的饭菜,给他们改善伙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车祸后,有三个月没干体力活了。刚上班时,两人一组破焦炭,装满焦炭的大平车足足有七八百斤,需要一人推车、一人扶着,推去倒进破碎机里。这又脏又累的活干起来,还是让我感到很吃力。</p><p class="ql-block">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磨练,带班长通过细致观察,我的干活能力和速度不低于男工,便把我俩的工资定得和男工一样高。有少数男工却对此有了意见,认为男工工资应该比女工高才合理。这时,带班长说:“既然大家觉得女同志的工资定高了,那就把男、女工分组,看看到底谁干得多、谁干得少。”</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工人村的两名女工组成一组,大卡车拉来焦炭后,我们便开始装。我俩同时装满平车,再推去倒进破碎机,一班下来整整装了十二吨焦炭。我们的干活速度远远超过了普通男工。这时,带班管理员说:“你们男工没话说了吧?经过我的观察,女工们平时干活一点都不比你们男工少。这回大家还有什么说的?”</p><p class="ql-block"> 破焦炭是一项又脏又累的工作。我们每天按时上岗后,两人推来平车装满焦炭,一人推着、另一人扶着,在坑洼不平的地面上深一脚浅一脚地把焦炭推去倒进破碎机。阳光下,热汗淋漓,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淌入衣衫,干净的工作服不一会儿就变得汗渍斑斑。遇上天气不好,西北风裹着煤灰和煤面刮得乌烟瘴气,脸颊被吹得黑乎乎的,只剩下红红的嘴唇。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生活,为了挣钱,大家仍然干得热火朝天,破焦炭、装毛铁都毫不含糊。在全厂员工的齐心协力和不懈努力下,如期完成产量。每月工资能开到900到1000多元钱。特别是上二班时,下班很晚,我和老乡骑着自行车路过村庄,村里人早已进入了梦乡,我们还在漆黑的路上一拐一拐地往家赶,回到家里洗漱休息时,已经是深夜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那段时光里,最让我敬佩和感动的是那位怀着孕的老乡家属。别看她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每天不仅要和我们干同样的活,还要操持家务,甚至背着孩子往车上扔毛铁。一块毛铁有十八斤重,一个孕妇背着孩子往车上扔,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尤其是临产前,她白天还和我们一起装毛铁,晚上十二点钟我们下班放工具时,没看到灯光也没听到动静,我们便轻手轻脚地放回工具下了班。第二天早晨倒紧班去拿工具时,才发现她昨晚已经生下了孩子,我们竟然都不知情。她的坚韧不拔,真的让人敬佩不已。</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冬季来临,矿上、派出所和巨海焦化厂的冬季供暖工作即将开始,我便放弃了破焦炭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破焦炭的工作虽然艰辛,但从初期的不熟练、体力不足,感受乡亲们的热情帮助,那其乐融融的氛围,再到后来的成长磨练,以及带班长的细致与尊重,还有离开时的依依不舍,都让我感到无比欣慰,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想起,那些艰苦的磨练,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道微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两张图片来自网络,诚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