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惠泽山庄,除了那抹舞动岁月的红,还有一道更沉静却同样温暖的风景——75岁的鲁加森老人,正用布满老茧的手拧紧休闲座椅松动的螺丝。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银白的发丝上,折射出的,是一名老军人、老党员从未褪色的初心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 小区的休闲设施已陪伴居民走过数载春秋,风吹日晒中,座椅松动、零件锈蚀成了常态。这些曾为老人们提供歇脚便利的“伙伴”,渐渐成了让人望而却步的隐患——想坐下聊聊家常,却怕椅腿突然“垮塌”;想靠在椅背歇口气,又担心松动的木板硌着腰背。安装单位的“一装了之”,物业的“管辖之外”,让这份不便成了悬在老人们心头的疙瘩,也让室外活动的乐趣打了折扣。</p><p class="ql-block"> 就在大家为这事犯愁时,鲁加森老人默默站了出来。退休前,他是保家卫国的军人,是为民服务的党员;退休后,他把“初心”缝进了日常,把“本色”融进了邻里。看到设施失修的窘境,他没抱怨,没推诿,转身就从家里翻出积攒的工具,又自掏腰包去网上买回螺丝、扳手……。</p><p class="ql-block"> 盛夏的午后,气温直逼三十四五度,广场上的石板被晒得烫脚。鲁加森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浸湿了胸前的衣襟。他却顾不上擦一把,左手扶着摇晃的座椅,右手握着扳手,一下下拧紧螺丝,动作沉稳得像当年在军营里操练。</p> <p class="ql-block"> 渐渐地,小区里的座椅重新挺直了“腰杆”,松动的扶手变得牢固,连掉了的木板也被他一块块钉回原位。老人们又能安心地围坐在一起,晒着太阳拉家常,看着广场舞队的红裙子翩翩起舞。有人夸他是小区的“活雷锋”,他只是憨厚地笑:“这点活儿算啥,能让大家方便,我心里踏实。” </p><p class="ql-block"> 在鲁加森感召下,不断有更多的自愿者加入维修队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惠泽山庄的晨光与暮色里,那抹舞动的红是岁月的诗意,而鲁加森老人俯身维修的身影,便是生活最厚重的暖意。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铆在社区需要的地方,用银发映照着初心,用巧手温暖着邻里。这样的奉献,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致敬——谢谢您,鲁加森老人!谢谢您,每一个为社区公益事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