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人家”说山水

东篱听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了第二天更好地体验庞泉沟的奇山异水,我不得不趁着夜色,跟着导航提示,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驾车前往预定的目的地。经历两个小时的车程,拖着疲惫的身体,还有一双不太称职的眼睛,我下意识地踩下了汽车刹车。妻子十分赞同我的想法,为了安全起见,不再赶夜路,就近寻找住处。碰巧的是道路右边一片灯火通明,揣摩是一个夜色阑珊的山涧村庄。一切顺其自然,我们乘着路灯走进了一户能吃能住的农家乐——“山水人家”,找到了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悬着的心才算是落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经过了一夜凉爽深沉的酣睡,本来睡眠越来越少的我被户外一阵一阵噼里啪啦的下雨声惊醒了,干脆顺手拉开床头的轻纱薄帘,只见一座清新黛绿的高山横亘在了眼前,而且帷幔般的白色云雾笼罩在半山腰,时起时落,亦梦亦幻,仿佛是一处瑶台仙境,人间天堂。我的直觉告诉自己,这里不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脚村庄,必须亲自走出户外,用一双特别的眼睛欣赏这里的山水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早起的老板娘在门口遇到了我,还饶有兴趣地问了一个很像游客问卷调查的问题:“你们夫妻俩为啥选择了我们家的民宿——山水人家?”“也没啥特别的原因,就是开车实在累了,便凭着感觉拐进了你们村子,纯属机缘巧合。”她一脸兴奋,有板有眼地给我们讲起了山水村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奇闻轶事。原来这个优雅的女老板还是山水村书记兼村长的“一肩挑”呢。听她说这个不足70户、不到150口人的小山村里竟然出了一位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当过北京市委书记和山西省委书记的“大官”——李立功。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尤其激起了我追问到底的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板娘见我认真好奇的样子,便穿着拖鞋给我当起了向导。他指着村子后面的大山问我:“你看这座山像什么?”我端详片刻一眼就看出就像一把太师椅,有靠背、有扶手。“村子背靠这么大的一把太师椅,我们村人杰地灵,不出一个大官行吗?”她接着问,“你看我们山水村周围被大山环绕着没有缺口,起码说明这里藏风聚气,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她越说越带劲儿,越说越有自豪感。他指着远处山下的一块略微斜着向上的巨石问我:“你看像什么动物?”明眼人一看便能猜到是一只朝向东方,长着嘴巴的蟾蜍——“金蟾”。“所以我们山水村也叫金蟾村。”她这么一说,我这么一听,山水村自然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风水村,而且还附加了一层神密的面纱。“这是一座龙王庙,前些年,我们在重新修复的时候从地基里爬出一窝白色的蛇,村民们非常惊奇,把白蛇安顿好了才敢开始施工的,大家都觉得这是龙王显灵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这个一辈子的无神论者竟然被她讲的将信将疑,云里雾里了。她左手指向文峪河边的一处高大气派的三层红墙住宅楼,连着一处旧小院子说:“这就是李立功书记的家,他五年前就去世了,他的老伴目前还健在,在里面住着呢!”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推开院子大门,带着我们走了进去,算是简单游览了一番:一片绿茵茵的草坪、一汪碧绿的水池、几只动物的石雕、一簇簇红花争奇斗艳,反正这里是一处非同寻常的农家院落。我们走出了宅子,在公路边看到了一块刻着“李家老宅”四个红色大字的石头,给人提示的意思不言而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所到之处,目之所及,虽然山水村面积不大,但建筑布局很是讲究,村委会大院子里商店、健身器材、标准化篮球场、供村民娱乐的小广场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村外一座结实坚固的三孔小桥通向河的对岸,而河对岸皆是茂密翠绿的庄稼地以及各种各样的经济果林,桥头一棵大枣树下坐着七八个人,有说有笑,脸上堆满了幸福的微笑。老板娘告诉我他们都是前来村里避暑度假的城里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外出旅游行程里虽然没有山水村,但机缘让我们邂逅了一处庞泉沟里的小山村,领略了文峪河边的美丽小镇,感受到了这里不一样的自然风光和难得的风土人情。村如景名,景如村名,有山有水,山水相宜,期待风景如画的山水村,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大放异彩,成为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胜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