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米尔语

kexikehe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泰米尔语字母ௐ与梵文ॐ很特殊,有点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泰米尔语和梵语的历史是怎样的?</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梵语随着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4世纪进入印度大陆而逐渐传播、发展,并影响着南亚、中亚、东南亚,甚至东亚地区的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按照梵语的字面意思,即为“完全整理好的”,也即整理完好的语言,这是一种高雅纯正或完美的表达方式,而非世俗语言。早期的梵语并没有文字形式的表达,是通过史诗和婆罗门教宗教典仪等方式以口相授的语言,在世俗化的过程中,约在公元前4世纪有了书写形式,并通过耆那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典籍和文学作品保留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印度,梵文的书写系统的选择,受抄写者所处地域的影响。随着时代与地方的不同,书法与字体也逐渐地产生差异。到了公元一世纪左右,北方的梵字逐渐变成方形字体,南方的梵字逐渐变成圆形字体。</span></p> <p class="ql-block">泰米尔人所从属的达罗毗荼人曾是南亚次大陆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南印度泰米尔语使用者广泛使用的文字(公元6-19世纪)</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两个字母都源于婆罗米文。那么,更早前还有什么缘由吗?</b></p> <p class="ql-block">南印度泰米尔语使用的文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帕拉瓦文是公元6世纪由南印度帕拉瓦王朝创制的婆罗米系文字,通过简化Grantha文并融合Vatteluttu字母形成 [1] [4]。作为南印度泰米尔语使用者广泛使用的文字(公元6-19世纪) [2]。该文字在7世纪成为朱罗王朝和帕拉瓦王国官方书写系统,并于8世纪取代了早期Vatteluttu文 [1] [4]。作为附标型音节文字,其通过减少符号数量和引入辅音符号优化了书写系统。公元5-7世纪传播至东南亚后,衍生出古孟文、古高棉文等变体,最终影响了泰文、缅文等东南亚主要文字的创制 [2-3]。该文字在泰米尔语区沿用至19世纪,是研究南印度文化向东南亚传播的重要载体 [2] [4]。</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圆形字体则在南部的达罗毗荼语系(Dravida,又称德拉维达语系)区域使用,并与南方的俗语相互作用,衍生出如下这些现代印度官方语言:泰米尔语(由帕拉瓦文(Grantha)演化而来)、泰卢固语、卡纳达语、马拉雅拉姆语等,以及在斯里兰卡国使用的僧伽罗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公元6世纪到19世纪期间,帕拉瓦文是南印度泰米尔语地区广泛使用的文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