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8日,暑气还没褪尽,我应朋友之约往六盘水去。上午11点半从贵阳动身,车窗外的楼群慢慢被青山吞掉,三个钟头后到了六盘水的锦欣酒店,就在万达广场边上,方便得很。这240公里路,更像给第二天的行程打底——我们要去六枝的梭戛苗寨,看看那些戴长角头饰的长角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长角苗多住在六枝和织金交界的地方。六枝这边,梭戛乡的高兴村周围最集中,陇戛、小坝田这些寨子都有,陇戛还是梭戛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织金那边,阿弓镇的化董村一带也住着不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去梭戛生态博物馆,从六盘水开车98公里,走了1小时42分。先上都香高速跑77公里,1小时出头到岩脚收费站,再转乡村路20公里,半个多小时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踩进这片山,就觉得空气里都带着股厚重。长角苗的老辈人在这深山里住了不知多少代,日子苦得很:坡地薄,粮食不够吃;以前就几条烂泥路,跟外面几乎断了联系;房子是土墙草顶,漏雨不说,喝水、看病都难。可偏偏是这样的闭塞,让他们的衣裳、节日、手艺都原样留了下来,成了现在金贵的宝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梭戛的生态博物馆得提一提,中国和挪威一起建的,亚洲头一个这样的博物馆。1998年开馆时,挪威还捐了80万人民币。站在馆前,能觉出两种文化碰在一起的暖意,都是疼惜这些老物件、老规矩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长角苗的衣裳真让人忘不了。妇女的上衣前短后长,像燕尾似的,配着黑麻褶裙,胸前挂个圆毡片,脖子上绕着铜项圈。最打眼的是头上的长角,一尺半的木架上盘着头发和毛线,沉甸甸的有两公斤,远看像顶着团星星。后来才知道,她们掉的头发都收着,用麻线编起来传给女儿,博物馆里有束五代人的头发,重六公斤——哪是头发啊,是一代代攒下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衣裳上的颜色浓得很,蜡染是黑红橙黄,刺绣又添了鲜亮的红和蓝,绣的都是山里的花草、家里的犁耙,连打仗的旗子都绣在上面。每家的花样都不一样,像自家的记号,一针一线里藏着过日子的道理。他们信天是方的,地是方的,做人也得方正,那些十字纹绕来绕去,最后都成了方方正正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听人说,他们以前躲在密林里,叫“箐苗”。清初为了躲战乱跑到这儿,慢慢聚成12个寨子,四千多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外面知道,法国记者走了三天到这儿,说戴长角的妇女看着矮,却有股“殿下”的气派,真没说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关于那长角,说法多着呢:有的说是学野鹿骗野兽,有的说是以前绑头发的木棍变的,还有的说兵匪不杀女人,男人也戴角装女人躲祸。不管哪样,都是段难捱的过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寨子里的房子多是三间,木头、石头、土坯的都有,还有给年轻人说情话的“妹妹棚”,简单的草棚子,藏着最纯的念想。男人种地,女人织布绣花,从棉花到成衣,全是自个儿来。牛在这儿金贵得很,不光干活,还是心里敬着的神,说不定那长角就是学牛角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节日也热闹。春节跳花坡,年轻人拿着芦笙对歌,能唱到天亮;二三月祭树、祭山,全寨凑钱买猪买鸡,请鬼师求平安,最后喝酒跳舞,那股子热闹里,都是对日子的盼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提亲时更有意思,媒人得跪在女方家门前,还得挨姑娘们用麻秆打,说是“打亲”,疼是疼,心里是盼着新人好。媳妇过门后,要磨五十斤炒面回娘家,分给亲戚,图个安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去了上面的寨子—陇戛村。路上碰着一些穿民族服装的妇女在干活,见了我们就笑,有的还主动打招呼,没有一丝陌生感。寨子里的房子被政府整修过,整整齐齐的,卫生也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陇戛寨门口,一群妇女拎着塑料袋往寨子里走,说是隔壁寨子老人过世了,要凑一起牵牛去参加送葬仪式,请我们一起去看热闹,说有酒有肉,还有人吹三眼箫、跳舞。我们跟着进了户人家,院里男女老少轮着吃饭,楼下摆着一对纸马,应该是烧给逝去老人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她们邀我们吃饭,我们没好意思,跟门口两个年轻人聊起来。他们在浙江嘉兴打工,老人一走,立马赶回来。“一年得回来四五趟,光路费就不少。”小伙子叹着气,说下午要牵牛去送礼,明天要一起杀各个村子亲戚送来的有十头牛。他讲了很多多他们长角苗的习俗规矩,给他们的负担很重,但又实在没办法,如果你不遵守,整个族群就会孤立你全家,说着说着红了眼,“出去见了世面,回来再看这些,心里真不是滋味。”对自己的根,是疼惜,又有点无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点多离开陇戛,往织金的化董村去,30来公里的路程,开了1小时15分。化董跟陇戛也算是一家,都属长角苗,互相通婚,亲得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半路看见山坡上有座教堂,叫“麻地窝基督教堂”,我们赶紧停好车,徒步走上去看。才知道麻地窝这寨子全是大花苗,信基督教,跟威宁的大花苗是一支。听说一百多年前基督教传到毕节,慢慢在苗家传开了。他们怎么迁到这儿的?教堂怎么建的?心里打了个结,想回去好好查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了山继续走,路窄得很,一边是山,一边是沟,苞谷地就在路边。两点半到化董,寨子里没人,走到头听见唢呐声,一瞧,好多人在吃席。原来也是为去参加陇戛隔壁村过世老人的送葬仪式聚在一起,几个寨子都是亲戚,四点他们也要一起牵牛去参加送葬仪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他们也留我们,邀请我们和他们一起去,说热闹得很,适合我们拍照。刚好碰到两个从县里来挂职的干部,杨开章和彭启云,听说我们来看这些老习俗,热心得很,非要留我们晚上吃饭喝酒,感受苗族风俗。我们赶紧摆手,说要回织金,他们说九月五号青山羊场有跳花坡,叫“谷花节”,各地苗族都来,场面大得很,让我们一定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点半我们驾车离开化董往织金县城走,途经依聋村、阿弓镇、少普镇、朱藏镇,傍晚六点到达织金县城。先去逛了老街,从北门往南走,过财神庙、寿佛寺,两公里的路,是织金最老、最热闹的地方。七点多在织金饭店的平远食坊吃饭,才知道织金以前叫平远,康熙年间设的府,后来改来改去,民国时才叫织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离开织金时,天全黑了。车窗外的山成了黑影子,可长角苗的头饰、刺绣,还有那两个打工小伙子的叹息,都在脑子里转。这趟梭戛行,不光是看了些新鲜,更像是摸着了一个民族的心跳。那些藏在山水里的故事,得好好记着,别让它们淡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郑波2025年8月20于贵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郑波,苗族,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副会长、贵州省省管专家、国家二级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深广告设计师、民族文化学者、诗人;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特聘研究员,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贵州省广告协会理事,贵州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贵州省装饰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黔东南民族画院名誉院长,凯里学院客座教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艺学院专业发展顾问、设计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八届副秘书长,优秀春晖使者,《城市档案》杂志创始人,“太阳鼓”银饰创始人;曾策划创办(中国)民航广告媒体联盟,并任秘书长、副会长;平面设计作品在全国及国际性设计专业比赛中获奖百余项,荣获“亚洲艺术设计贡献奖”;绘画作品多次应邀参加中、日、韩名家艺术邀请展;诗歌作品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荣获奖项逾40项;曾主持中国民航广告媒体联盟、贵州通源汽车、黔五福、两相依卫生巾、太阳鼓银饰、《城市档案》《新主流》等多个商业品牌的策划设计与整合营销项目,并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b>郑波工作室</b></p><p class="ql-block"><b>贵阳市区:</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正新街31号恒生大厦16层5号</p><p class="ql-block"><b>贵阳花溪:</b></p><p class="ql-block">贵阳市花溪区板桥艺术村博睿同行设计学校一楼</p><p class="ql-block"><b>凯里工作室:</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凯里市凯开大道1009号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3楼</p><p class="ql-block"><b>凯里民族服饰展厅:</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凯里市凯开大道1009号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