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饭后,听从建荣的建议,我们开车来到了,十九峰景区…</p> <p class="ql-block">穿岩十九峰位于新昌城关西南约22公里处的镜岭镇境内,总面积30.65平方公里,有19峰,峰峰相连,横亘2.5公里。山上林木青翠,山下溪涧碧澄见底。因中峰上有圆窍,东西相通,故名穿岩十九峰。讨论中有石室广20余丈。穿岩石洞高挂岩壁间,隔岸远观,有如圭上圆孔。</p><p class="ql-block">作为国家级4A风景区,穿岩十九峰拥有自然景观84处,人文景观13处,大片罕见丹霞地貌,穿岩之峰高苍苍,峰峦十九摩天光,山峰雅幽奇险。</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山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我们驱车来到这片静谧的山地,停下车,迎面扑来的是大自然最纯粹的拥抱。山峦起伏,岩石裸露,山腰与山脚处植被丰茂,仿佛是大地的绿色裙摆。几棵挺拔的树伫立在前,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远处的山林与蓝天相接,仿佛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入口不远处,我们看到了一块醒目的标牌,上面写着“大佛寺景区全景图”。标牌上的地图详尽地标注了各个景点,图标与编号一目了然,让人对整个景区的布局有了清晰的认识。背景是古朴的石墙,与整体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又发现了一块别致的标牌,上面写着“石城古刹”,并附有一张古建筑的照片和一段介绍文字。背景是竹林与树木,环境幽静而古朴,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我们驻足片刻,仿佛能听见钟声回荡在林间,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宁静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径走了一段路,我们来到了一处导览牌前。导览牌上详细介绍了多个景点,包括十九峰景区、大佛寺景区、山海经奇英雄之路和狐巴巴。旁边还有一个卡通人物装饰,为这片古朴的景区增添了一丝童趣。背景是自然的树木与蓝天,整个场景显得既庄重又轻松。</p> <p class="ql-block">继续深入,我们踏上了一条通往山上的台阶。台阶两旁是茂密的绿化植物和树木,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台阶上,斑驳陆离。地面上的黄色交通标线清晰可见,左侧有几位游客正在缓步前行。我们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感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然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觉得爬山比较累,大家商量一下,决定还是去大佛寺游览…</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南明街道,始建于东晋。全寺以石窟造像为特色,佛像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立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石弥勒佛,通高16.3米,两膝相距10.6米 。是中国南方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被誉为“越国敦煌”。讨论南朝文艺理论家刘勰赞曰:“不世之宝,无等之业”。</p> <p class="ql-block">1983年,新昌大佛寺被国务院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6年,大佛寺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是集观光朝圣、地质科普、民俗体验、禅意休闲于一体的大规模、多功能、综合性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央视影视外景拍摄基地等品牌。</p> <p class="ql-block">一条被茂密树木遮蔽的小路延伸至远方,路中央是一座传统的牌坊,古朴典雅。牌坊上悬挂着一块牌匾,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们站在牌坊下,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回响。几位行人从牌坊下走过,有的撑着伞,有的则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在牌坊前,聚集了不少游客,他们或行走或停留,有的撑着伞遮挡阳光。我们也在人群中驻足,仰望着这座古色古香的牌坊,牌匾上的中文字符(大佛寺)隐约可见,仿佛在讲述着一段尘封的故事。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牌坊上,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座石桥前。石桥被绿树环绕,桥下有喷泉,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桥上,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我们站在桥上,感受着微风拂面,听着水声潺潺,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桥上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仿佛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一段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桥不远处,我们发现了一块刻有佛像图案的岩石。岩石上刻着“浙江·大佛寺”的字样,背景是茂密的绿色植被,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岩石上,显得格外庄重。我们静静地站在岩石前,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神圣,仿佛能听见佛音在耳边回荡。</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我们看到了一个标有“越国敦煌”碑亭的标志牌。标志牌上详细介绍了碑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背景是茂密的树木和蓝天。碑亭周围绿意盎然,修剪整齐的灌木和草地让整个环境显得格外宁静。我们在这里停留片刻,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个传统的亭子前。亭子的屋顶覆盖着黑色的瓦片,周围是修剪整齐的灌木和树木,背景是蓝天和几朵粉色的花朵。亭子中间竖立着一块“越国敦煌”碑亭的标志牌,我们坐在亭子里,感受着微风拂面,听着鸟鸣声声,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中。亭子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古朴与典雅,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倒立和尚</p><p class="ql-block">正上方有岩石如倒立和尚 ,光光的头、眼睛、嘴巴清晰可见。这位倒立的和尚名为僧淑,是江南第一大佛的开凿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传说他曾在这里对正在锯解岩石的仙童说道:“如果你们用草绳能据开岩石,我便倒立于此。〞后来岩石果真被银开,他圆寂后便成了倒立和尚。</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观,我们来到了一座小桥前。桥上似乎有人行走,背景中有一座高耸的岩石山峰,山峰上覆盖着绿色植被,前景中有几棵大树和一些灌木丛。整个画面显得宁静而自然,仿佛是大自然最真实的一面。我们站在桥上,感受着脚下的微风,仰望着远处的山峰,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锯解岩</p><p class="ql-block">锯解岩。俗称“解开岩”,巨石高4米多,中间有一缝,如刀劈一般,因草绳锯岩的典故而得名。相传石城寺镌造大佛,因工程浩大,僧淑造佛遇到困难欲离寺而去,行至岩前,见两童用草绳锯石,回首一看,巨石裂开而两童不见。</p> <p class="ql-block">淑感悟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佛化仙人指点于他,遂回寺继续凿佛,终于大功告成。以启示凿佛之人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一条蜿蜒的小径通向一座传统的中式凉亭,凉亭的屋顶是典型的飞檐设计。小径两侧是茂密的绿植和树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效果。我们沿着小径缓缓前行,仿佛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凉亭静静地伫立在小径尽头,仿佛在等待着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在凉亭附近,我们看到了一位女士站在一座石桥上,背景是一座传统的中国式亭子,周围是茂密的绿色植被和一条小溪。阳光明媚,环境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我们站在桥边,看着这位女士静静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仿佛也被这份宁静所感染。</p> <p class="ql-block">双林石窟</p><p class="ql-block">Shuanglin Grottoes</p><p class="ql-block">双林石窟始建手2003年,包括明镇湖,双林叠湛、卧佛殿和空中栈道等景点,“双林”取意于佛祖释迦牟尼涅盘时,他身边的婆罗树双双合一,场景感人。</p><p class="ql-block">明镇湖取自神宗大相為施傍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落尘埃”。双林叠湛高38米,六级瀑布倾泻而下,与鴻水合二为一,象征著佛法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卧佛殿是利用原有山体雕刻成一尊卧佛像,像身长37米,高9米,是当代洞宜卧修中最大的一座,号称“亚洲第一卧佛”。空中栈道连接了卧佛殿和千佛神院两大景点,增添了空中观景体验。</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岩石山壁前。山壁上雕刻有复杂的图案,山壁顶部覆盖着茂密的绿色植被,山脚下有一座传统的建筑,周围有护栏。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整个场景显得庄重而神秘。我们站在山壁前,仰望着那些精美的雕刻,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在山壁不远处,我们看到了一位穿着红色上衣和灰色裤子的男子,他站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前,岩石上雕刻着红色的汉字“佛”。男子面带微笑,似乎在拍照或与人互动,周围环境开阔,阳光明媚。</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站在岩石前,仰望着那个巨大的“佛”字,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敬仰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佛心广场”的指示牌前。指示牌上详细介绍了佛心广场的面积、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背景是茂密的绿色植被。我们站在指示牌前,仿佛能感受到这片广场所承载的文化与信仰。广场静静地伫立在绿树环绕中,仿佛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不远处,我们看到了一位穿着白色T恤和浅绿色短裤的男子,他站在石板路上,指向远处的红色大字“佛”。背景是岩石和茂密的绿色植被,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旁边还有一个卡通人物的雕塑和一个写有“佛签应了”的牌子。我们也站在石板路上,仰望着那个巨大的“佛”字,仿佛能感受到它的力量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片宁静的池塘前。池中央有一个装饰性的红色“福”字,周围有喷泉,池水清澈,倒映着周围的树木和建筑。我们站在池边,看着那个红色的“福”字,仿佛能感受到它的吉祥与美好。远处的亭子与近处的树木相映成趣,整个场景显得非常和谐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智者大师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石阶小路,我们来到了一座石制牌坊前。牌坊上刻有中文,周围是茂密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台阶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我们站在牌坊下,仰望着那些古老的字迹,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回响。牌坊静静地伫立在树林中,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石城古剎</p><p class="ql-block">Shicheng Ancient Temple</p><p class="ql-block">牌坊“石城古刹”四个大宇,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书。两旁是宋代的石桂,楹联“晋宋开山天台门户,齐染造像越国敦煌”,此对联苍劲中有俊秀气,质朴中有俊雅美。为陈山撰联(陈山是新昌箱革命老干部、著名诗人),103岁的华东师大教授苏局仙老先生所书,称其“人书俱老”。楹联点明了大佛寺开山造像的久远历史,高度概括了石城佛教的渊源,地位和影响。</p> <p class="ql-block">牌坊背面是“古国师亭”四字石刻,历史上有三位“国师”称号与新昌大佛寺有关,分别是智者大师,德韶大师和玉堂大师。此四宇石刻由著名书法家,浙江绍兴人沈定庵先生书写。</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座传统的寺庙建筑前。寺庙前有游客在参观,周围是茂密的树木,天空晴朗。</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寺庙,感受着那份宁静与庄严。寺庙的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古朴与典雅,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尘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寺庙附近,我们看到了一位穿着条纹衬衫和卡其色裤子的男子,他站在一条铺有石砖的小路上,双臂交叉,背着一个斜挎包,背景是橙色的墙壁和绿色的树木。</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站在小路上,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周围的行人来来往往,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变得和谐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寺庙附近,我们看到了一位男子坐在古色古香的台阶上,背景是一座传统的中式建筑,门上挂着一个红色的牌匾,上面写着“福”字。周围是茂密的绿树,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男子穿着白色T恤和浅色短裤,戴着帽子,显得悠闲自得。</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坐在台阶上,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变得和谐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古建筑前的台阶上,我们看到了三个人摆出欢迎的姿势,背景是红色的大门和黄色的墙壁,阳光洒在石阶上,显得格外明亮。</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拍摄了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大佛寺随手拍摄的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吃过午饭后下午休闲拍美照,晚饭后继续唱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