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崮秋色

陌罂

<br><br>想要学画画,不能只临古,还要写生。<div><br>秋天已到,天清气爽,约三两好友,赏秋加写生,外加锻炼身体,或许还可以捡拾几块奇石、几枚野果、一捧野菜,简直就是一举多得的美事。远处的开车去太累,近处的没多少好景,沂水县黄山铺镇的圣水坊附近,山秀、树美、水清,有禅院、有村庄,距离也正好。</div><div><br>植悟同学车技好,她开车,我跟寒山同学只管坐享。</div><div><br>沿清源河边的旅游路一路奔驰,沿路的山川如诗、村居如画,我们诉说着女人之间的话题,不多时竟然就到了目的地,圣水坊西侧的双崮下。</div> 双崮是沂蒙岱崮地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座崮,这里我们以前也来过,离村庄很近,不至于感觉荒凉,又在半山坡上,几乎没有人,便会相对安静。抬头就是双崮,又有遍野虬曲苍劲的柿子树可以入画。<div><br>在村头的停车场停下车,正见有个村里的中年女人从山路上提着一桶柿子下来,我们过去询问,她热情地给我们翻找熟透的柿子吃,还说山上的柿子可以随便摘。</div><div><br>拉上写生工具,沿一条被荒草掩映的山路往双崮对面的山上走,天有些阴,秋风飒飒,山野清爽又内涵丰富的气息便扑面而来。</div><div><br>那沿路梯田的石壁,被风雨侵蚀得黝黑斑驳,还有那石缝中的杂草、小树,似乎每一枝每一株,都在诉说着古风和乡韵,而路边田地里的柿树上挂满了橙红柿子,让人忍不住就想驻足。但我们知道,前面,还有更多的柿树,还有更美的景致。</div><div><br>转过两个弯,在半山的一个怀抱里,我们找到了一片已经收获完的花生地,旁边,就是一片小小的柿树林,远远近近的,也有零散的一些柿树,坐在这里,无论是画柿树,还是画双崮,都是绝佳的位置。</div> 一个在不远处的田地里干活的农人看到我们,好奇地走过来,看着我们拿出写生工具,又看着我们开始画画,一直看了好久才离开。以往写生的过程中,也经常会有人从旁边经过,但有的人只是路过,连头也不会转一下,但有的人却会走过来看很长一段时间。我常想,这些走过来的人,肯定在他们内心里也有一颗热爱艺术的种子,只是它们没有找到适合的土壤,也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季节,然后那颗种子就得不到机会发芽。<div><br>而我们,是多么幸运,有生之年,能够做上自己喜欢的事。</div><div><br>我们画画的时候,也来了一个摄影的朋友,竟然跟植悟也认识,她们是好几个人一起出来拍照的,她说,她摄影也只是因为喜欢。</div><div><br>其实我们也都是人到中年之后才开始学习画画,但我想,无论画画,还是摄影,或者写作、唱歌、跳舞,只要是想做的事,无论什么时候做都不会太晚。我们也并不想当什么样画家作家,想画就画,想写就写,把爱好当成一种娱乐,只要自己开心就好。</div><div><br>有了这样的想法,画的山不像山,树不像树,构图也不完美,用笔也不精道,一切也都无所谓了,因为我们开心啊,开心比什么都重要。</div><div><br>临要走的时候,天空突然转晴,蓝天白云下,双崮耀眼明亮。遇到一个看果园的大哥,见我们摘不到柿子,竟然爬到柿树上给我们摘。那份热情,那份朴实,让人感动,又感觉温暖。</div><div><br>双崮的秋色啊,就是这遍野的柿子树,是橙红色的,也是温暖的、明亮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