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大圣归来

<p class="ql-block"> 怀着沉痛又敬畏的心情,我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走出影院,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影片中那一幕幕揪心又震撼的画面,像沉重的枷锁,一直压在我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影片以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为故事舞台。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演员毓秀等一群普通老百姓,原本各自有着平凡的生活和简单的梦想,却因为南京大屠杀,被迫为日本人洗胶片。意外发现了日军大屠杀的罪证底片。此后,他们被卷入生死危机,在日军的严密监视下,冒着死亡的风险将照片送出去,只是为了将这一张罪证在阳光之下展开。</p><p class="ql-block"> 观看影片时,我的内心被愤怒、悲痛与感动填满。我愤怒于日军的残暴与虚伪:他们手持武器,肆意践踏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却还妄图通过"亲善照"来掩盖罪行;摄影师伊藤表面和善,与阿昌称兄道弟,实则心如蛇蝎,策划着一个个残忍阴谋。我悲痛于无数无辜老百姓生命的消逝:街边堆满尸体,鲜血染红土地,百姓们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那一声声惨叫和哭泣,是对战争的血泪控诉。在这部片中日本人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保护那个人的性命,那是仁。在照相馆挂上安全牌子,那是义。向他们提供食物和药品,那是礼。借刀杀人,那是智。遵守诺言,给他们通行证那是信。他们随意扭曲着仁义礼智信的意思,还自称着自己很了解中国文化,我就想发自内心的问一问,你们想了解仁义礼自信的意思,起码得做个人吧?</p><p class="ql-block"> 但同时,我也深深感动于那些平凡百姓在绝境中展现出来的勇敢和担当。阿昌从最初遇见日军就缩手缩脚的怯懦模样,到发现罪证照片后,用身体护住底片的英勇无畏,他的转变令人动容;毓秀虽为柔弱女子,却在日军的暴行下,觉醒反抗,与众人默契配合传递情报;老金一家沉稳坚毅,以照相馆为据点,出谋划策守护真相。他们虽平尘埃,却在民族大义面前,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走出影院,看着车水马龙、繁华安宁的街道,我越发深刻地感受到和平的珍贵。如今我们能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能和家人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一切都离不开先辈们的牺牲和奉献。《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和平之花永远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