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时代的贤士、许氏始祖——许由

王道生一许由与许氏文化学者

<p class="ql-block">  徐光春(<span style="font-size:15px;">2004至2009年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span>《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对中原文化的地位、内容、特点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准确、系统、深刻的阐述,其中有许多地方无不可圈可点,读后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作者在中原“名流文化”中提到:“尧舜时代的贤士许由,坚辞帝尧的禅让,被奉为隐士的鼻祖”。可见,贤士许由在中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极高,而且“坚辞帝尧的禅让”所折射出的箕山公神遗风,千古称颂。</p><p class="ql-block"> 那么,许由究竟是何许人也?</p><p class="ql-block"> 许由,字武仲,是上古时一位高洁清节之士。 许由生活在尧舜时代,约公元前2155年。因不受尧的禅让隐居箕山而闻名于世。许由的事迹历代受到推崇,大凡论及出世隐居,言必称许由,以致与许由相关的巢许、颍阳、箕山之志等都成为隐居不仕的代名词,许由成为千古隐士之鼻祖。</p> <p class="ql-block">  许由是姓许的始祖。许由曾作过尧舜的四岳、秩宗、理官,和伯夷为同一人,和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许国的开国君主文叔一脉相承,许地、许国、许姓之许皆源出于许由。</p><p class="ql-block"> 许由是阳城槐里即今登封市东金店乡(今东华镇)箕山人。</p><p class="ql-block">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西南74公里的中岳嵩山南麓,现属郑州市管辖。是闻名中外的“文物之乡”、“武术之乡”。登封市北依中岳嵩山,箕山、熊山绵延于南,颍河横贯东西,阻山带水,居天下之中,为夏都阳城之所在,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登封箕山是许由的故里,是许氏的祖源地。许氏始祖许由故里——东金店乡(今东华镇)槐里村箕山,距登封市区15公里。箕山及其周围地区现存大量有关许由的遗迹和传说:许由冢、许由庙、许由寨、许由洗耳泉等等。</p> <p class="ql-block">许由和许国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许由曾为尧舜时代的一方诸候,他率领的许部族活动于今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鄢陵一带,这一地区正是西周初年许国的疆域范围。</p><p class="ql-block"> 在战国及其以后的古籍中,有关许由的记载虽非汗牛充栋,倒也蔚为大观。记载许由的古籍大约有20余种、40余处,其中主要的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庄子·天地》记载:“尧之师曰许由”。</p><p class="ql-block"> 《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记载:“帝舜师许由。”</p><p class="ql-block">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尧舜皆师事焉。(禹)乃以尹寿、许由为师。”</p><p class="ql-block"> 南宋·文天祥《莲花堂许氏初修族谱序》记载:“尧时封由墓曰箕山公神,以配祀五岳。周封文叔于许,太岳之胤也,以此推之,则祀伯夷,或者即以祀许由也。”</p><p class="ql-block"> 明·陈霆《西山黑谈》卷十三记载:“尧让天下于许由,由非山林逸士也。”</p><p class="ql-block"> 唐·颜师古《急就篇·注》记载:“许氏,许由之后也。”</p><p class="ql-block">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记载:“许由殁,葬箕山之巅,亦名许由山,在阳城之南十余里。尧因就其墓,号曰箕山公神,以配祀五岳,世世奉祀,至今不绝。</p> <p class="ql-block">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记载:“许氏,姜姓,与齐同祖,炎帝之后,尧四岳伯夷之子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以为太岳后,今许州是也。”</p><p class="ql-block">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p><p class="ql-block"> 汉·高诱注《淮南子·原道训》记载:“许由,阳城人也,箕山隐士也,尧以其贤聘之,欲禅天下也,不肯就,故曰志遗于天下也。”</p><p class="ql-block"> 郭沫若《中国史稿》记载:“四岳是姜姓,后来发展为四个分支,即齐、吕、申、许。‘许,太岳之胤也’,在今河南许昌县。传说许姓的始祖许由,居颍水之阳,在今河南登封市。司马迁说:‘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也在这个地方。后来的许国应是从这里(登封)迁去的。”</p> <p class="ql-block">  以上这些文献对许由的记述虽然零散支离,有错乱抵牾之处,但大都称许由是一位高洁之士,处于尧舜之世,隐居不受尧禅,受到后人的广泛称颂。</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四千多年前的上古高士、尧舜禹三代宗师——许由,因不受尧禅、不谋禄位、逊让为大的清高之志而名贯千古。其辞尧禅让、洗耳颍水、隐居箕山的故事,史不绝书。如“彻钟泰岳,续衍箕山”、“掬泉洗耳辞尧禅,解字成书费段笺”、“箕颍旧家声瓜瓞漫延光世泽,星州新气象美富文章表宗风”等等。但其年代久远,关于许由的历史故事都是人们历代口耳相传下来。加之从古代至近代交通、通讯的闭塞,人们乃至许氏宗亲只是略知许由其人、其事,而不知其具体生卒地望。</p> <p class="ql-block">  许由寨座落在箕山之巅,寨子呈长方形,四周古城墙尚存,其墙体及其填充物均为石块,城墙垒砌考究美观,寨子门为半圆形中式门。寨中东北端有半圆形许由冢,他在此沉睡了数千个春秋,其精神曾感召了多少有志之士、文豪名家、帝王将相亲临祭拜。1995年后香火更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在古时候,许由因学识渊博,受到尧舜的推崇,当尧帝决定传位于许由时,许由却不受尧禅,洗耳于颍水,后隐居箕山。 如今箕山山坡下有洗耳泉作证,洗耳泉水从古至今从未干涸过,一直是这里人们的生命之水。</p><p class="ql-block"> 还有,香火不断的许由庙,传说它的兴建比嵩山少林寺还早500多年。据这里的庙官讲,许由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化人物,他能降福于人们,邻近几个县的人们每年都到许由庙烧香祭拜,祈求降福,许由是圣神,许由庙是圣神的。人们信奉他,也祭拜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位于箕山西麓半山腰处的许由庙</span></p> <p class="ql-block">  美哉,箕山自然风光。古人是讲究山水美景的。许由之所以隐居箕山,可见古时候箕山山青水秀,风光无限。</p><p class="ql-block"> 当我站在箕山之巅,环视四周,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远眺西北——嵩山雄姿清新亮丽,山脚下的登封市区高楼林立。俯视山下——丘陵连绵不断,沟壑纵横交错、颍河水川流不息;还有层层梯田和村舍、工厂。箕山四周——煤矿星罗棋布,生机勃勃。在箕山山坡、田野、村庄,到处生长着绿茵茵的槐树和酸枣树,青香气扑面而来,无不令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1995年河南许由与许氏文化研究会在登封箕山成立后,积极组织一批著名的历史、姓氏研究专家、教授和部分海内外有识许氏宗亲,经过十余年多次高规格、大范围的许由与许氏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得出了“历史上确有许由其人、许由是许姓始祖、许由是阳城槐里人(即今登封箕山)、许由和许国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四点科学结论。</p> <p class="ql-block">  从此人们对许由其人及许氏文化广为宣传开来。如今许由被河南史学界推定为“郑州十大历史名人”,排名第二位,列黄帝之后,而且也使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许氏宗亲认识、了解了始祖许由的高风亮节与美德懿行,并引以骄傲和自豪。忆古人,看今人,思未来。许由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是丰富而厚重的。</p> <p class="ql-block">许由与许氏文化的研究及开发仍在继续着,令人欣慰的是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地升华、政府的工作在不断地推动。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谐文化的建设,一个历史许由、文化许由,必将大放光彩。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许设国,汉族,1957年生,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人,原海东地直机关工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写过近百万字的调查报告和领导讲话稿。文化学者,青海河湟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工作文存》《诗话名城》《经历的事》《词赋文存》《诗文存续》《书海印记•我的阅典(上下册)》《桥见河湟与外诗文集》等10余部。主编海东市档案馆馆藏书籍《桥见海东》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微信名:一枝笔、仁政凡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此文系作者于2007年6月9日,到登封箕山寻根祭祖之后所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