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

二月花s

<p class="ql-block">美篇号:70590991</p><p class="ql-block">昵 称:二月花s</p><p class="ql-block">文、图:原创</p> <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呼伦贝尔大草原,日落时分,走进满洲里。</p><p class="ql-block"> 满洲里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处,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这座城市融合了中俄蒙三国文化,这里也是游客体验边境文化和购买特色商品的热门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满洲里的夜景,以其独特的边境风情和璀璨灯光而闻名,被誉为“东亚之窗的夜明珠”。当夜幕降临,就化身为流光溢彩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  满洲里套娃广场,巨型主题套娃,高30米,建筑面积超过3200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套娃。其外部彩绘融合了中、俄、蒙三国美少女形象,内部实为一家豪华酒店,金碧辉煌,如同宫殿。</p> <p class="ql-block">  俄蒙风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中俄互贸商品交易大厅,专门为两国公民提供合法、规范的、便捷的互市贸易的实体场所,也是免税天堂。</p> <p class="ql-block">  中苏金街步行街,是一条感受异国风情、购买特色纪念品、品尝俄式美食、拍照打卡的旅游街。“中苏”这个名字本身承载着历史印记,都在无声的讲述着满洲里作为中俄口岸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来到国门景区参观。</p><p class="ql-block"> 满洲里国门,是中俄边境最大的陆路口岸,承担中俄贸易7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关键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进入国门景区,就像走进了一座历史博物馆。从第一代国门(模型)(1900年)简单的“艾勒克”双头鹰柱国门;到第二代国门(1920年)的木制拱形门,上有“中苏门”三个字;再到第三代国门(1968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铁木结构标语门;第四代(1989年)更加高大庄重的国门,上方有国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第五代(2008年至今)的现役国门,气势恢宏,规模、功能性和现代化程度远超以往,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  北疆明珠观光塔,俯瞰中俄蒙三国边境,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p> <p class="ql-block">  中俄铁路从国门下穿行,国际列车每日经此往来(如北京一莫斯科K19次)。</p> <p class="ql-block">  景区广场上展示的蒸气机车,是20世纪40年代日本制造后由中国铁路使用的货运机车,该机车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在满洲里口岸承担货物运输任务。</p><p class="ql-block"> 满洲里因铁路而兴,满洲里的铁路可追溯至1901年的中东铁路修建。满洲里口岸自建成以来,始终是连接欧亚的重要枢纽,铁路在满洲里的城市发展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每年承担全国近1/3的进出境中欧班列运量,延续着“欧亚大陆桥”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火车头广场,不仅展示了历史机车,更通过铁轨与国门的结合,寓意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贸易通道的合作与繁荣。</p> <p class="ql-block">  国门旁的中俄41号界碑是1993年中俄两国政府重新勘定边界后设立的。</p> <p class="ql-block">  当你站在界碑拍照打卡时,“国门第一哨”就在你身后不远的位置,哨所紧邻并正对着界碑,哨兵就在你身后几步远的位置执勤。</p> <p class="ql-block">  这架静默的钢铁雄鹰,是歼一6战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冷战时期曾长期巡逻在北方边境,曾击落包括美国F一104、RF一101等多型敌机。</p><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一80年代,满洲里处于中苏关系的敏感前沿,特别是珍宝岛事件后,歼一6与苏联米格21等机型在北方边境频繁展开侦察与反侦察较量。</p> <p class="ql-block">  它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曾经的蓝天征程。它们与巍峨的国门,飘扬的五星红旗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象征国家主权、军事力量与和平荣耀的地标景观。</p> <p class="ql-block">  满洲里,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边境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前来观光旅游。在这里,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平的不易,也可以体验到文化的碰撞,更感受到今天祖国的强大和繁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