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深耕守初心,奋楫笃行履致远

张云鸿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编者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甘州教育的沃土上,AI褪去技术的冷 硬,化作润泽幼苗的春泥,正悄然重塑育人图景,技术理性与教育温度交融,科技的终极意义正在于此:让每颗星辰都能在专属文化中闪耀,让每个生命的拔节声,都成为推动教育公平的时代强音。</b></p> 以师德之光铸魂育人 <p class="ql-block"><b> 2000年,我以教师身份站上讲台,胸前党徽便成为教育初心的永恒印记。担任班主任时,我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通过每周“微党课”、红色主题班会,在学生心中播撒家国情怀的种子。“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职业”是我的工作信条。即使因病手术,面对医生的休养建议,我仍牵挂学生课业,未等痊愈便重返课堂。2011年,因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突出表现,我被授予甘州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b></p><p class="ql-block"><b> 在原青西中学任教时,我接手的班级曾是“纪律洼地”。为扭转班风,我每日提前半小时到班,与学生共扫教室、诵读经典。学生们说:“徐老师弯腰捡垃圾的背影,比任何班规都更有说服力。”这种“无声的教育”悄然改变班级风貌,最终带领班级在中考中取得全区前列的优异成绩。我让我更加坚信: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b></p> 在数智赋能中淬炼成金 <p class="ql-block"><b>  勇挑重担,在教学一线奋楫笃行。参加工作第二年,面对农村学校设施条件简陋、师资薄弱的现状,我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跨年级数学教学任务。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虚心求教,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所带班级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个人的业务能力得以迅速提升,得到家长和学校同行的一致认可,我对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2002年调入原青西中学后,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学生构成层次及城区学生家长对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高要求,我积极调整,迎难而上,在业务的自我提升上更加急切、用心;在担任的班主任工作上更加勤勉、务实。时光不语,但不负有心之人的追光而行,担任年级组长与数学备课组长期间,我带领团队深耕教学,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备课组”,2011年所带班级中考成绩跃居全区榜首,2015年调入甘州中学,我勇挑重担,同时兼任班主任、双班数学教学,以及学校团委书记、年级组长,在满负荷工作中诠释责任担当。2018年调任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分管教学科研,即便事务繁杂,仍坚持扎根教学一线,主动承担初中数学课程。多年耕耘亦获认可,先后荣获张掖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甘州区“优秀教师”称号,以实际行动书写教育路上的奋进篇章。 </b></p><p class="ql-block"><b> 教研创新,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跨越。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我深知唯有主动求变、持续精进,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此,我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本科文凭,系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并将其深度融入课堂实践。我大胆革新教学模式,将课堂重心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着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通过合作探究教学,培育学生的协作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教学相长的道路上,我始终坚持观摩优质课程,虚心向教育专家取经,不断积累教学智慧,打磨课堂艺术。2014年,在甘肃省义务教育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2015-2017年,“一师一优课”课例连续三年获评省级优课。我还精心辅导学生,助力他们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斩获省级一、二等奖。在教研领域,我积极主持、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相关成果荣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不仅如此,我主动承担市、区级教师培训、送教下乡等任务,还在“国培计划”、网络研修中开展讲座、示范教学,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突出的教研能力,我先后被聘为“金色教苑”培训导师、国培计划省级送教专家,以及甘州区学科教研员等,并于2021年受聘为河西学院兼职副教授,2024年荣获“市管拔尖人才”称号,实现了从一线教师到教育研究者的转变。 </b></p><p class="ql-block"><b> 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校园的落地实践。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学校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25年春学期,我牵头提出了“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并指导教导处、科研处两个处室,制定学校技能提升行动方案。前期主要采取教师整体培训和学科组展示学习效果等形式,并在学科组内尝试开展分学段组织“AI+教学”等形式的赛课活动,逐步探索构建AI教学模式。同时采取“走出去学、引进来用”的学习思路,充分发挥甘州区教育集团成员校优势,定期参加教育集团牵头校组织的有关国家平台应用提质行动的相关培训和技能展示活动,进而逐步实现跨校资源实时共享。 </b></p><p class="ql-block"><b> 辐射引领,甘做青年教师成长的铺路石。作为“蒲公英导师”和“国培计划”专家,我始终将培养青年教师视为己任。我创建的“数学教学共同体”,通过“师徒结对”“同课异构”“磨课工作坊”等形式,助力多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区级骨干教师。在龙渠乡中心学校支教期间,我每周开展“教学诊断日”,针对农村教师课堂管理难题,总结出“情境导入—任务驱动—分层达标”三阶段教学法,至今对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指导引领作用!</b></p> 在多重角色中诠释责任 <p class="ql-block"><b>  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摸索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管理哲学:“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在原青西中学时,我推行“班级自治委员会”制度,让学生自主管理纪律、策划活动等,同时注重将学科特点、班级管理方式和情感教育紧密融合,严慈相济,张弛有度,让班级成为温暖的成长共同体。所带班级凝聚力强,上进活跃,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多次获得“优秀班集体”“书香班级”等荣誉称号。 </b></p><p class="ql-block"><b> 2018年调入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担任副校长,面对新的岗位和挑战,我踏实努力,以身作则,紧密配合校长开展工作,并适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科学谋划、精心实施,为学校的起航和发展积极贡献力量。面对分管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面对新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任务重和工作难度大的现状,在承担分管工作的同时,主动担任初中班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年轻教师的培养,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b></p><p class="ql-block"><b> 2022年调入甘州区大成学校,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面对新的工作职责,我快速转变角色,紧密配合班子开展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及前期运行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矛盾,适时提出“锚定目标锐意进取,抗牢责任奋勇争先”的发展口号,对学校后期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导制定学校2023-2025年发展规划,做到科学谋划,精心实施,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2022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张掖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健康学校、甘肃省2022年度禁毒预防教育先进学校、首批全国健康学校。 </b></p><p class="ql-block"><b>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从乡村学校到城区学校,从普通教师到管理骨干,我用25年的光阴诠释了“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的真谛,这就是我的教育密码——不追慕轰轰烈烈,只专注默默耕耘;不贪图一朝一夕,只相信时光淬炼。在甘州教育的沃土上,还有无数同仁与我并肩,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平凡的教育岗位成为孕育希望的热土,让每个孩子的梦想都能破土生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