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备课的精神洗礼

贺承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暑假期间,我为什么要制作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学历案呢?因为我看了一下其他学校阶级兄妹的作业认领,我发现惟有这个单元爆出冷门,简直是无人问津。于是,我就想凑个份子,其实是添点乱子,并且美其名曰“找点乐子”,勉强填补一下这片可怜兮兮的精神空白。文化荒芜不是我们的功劳,而是我们的过错。即使不是过错,但至少也是错过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份“简陋”的学历案,是我昨天晚上“临时抱佛脚”,瞎鼓弄出来的。明明是“丑篇”,我却硬把它放到了“美篇”里,但愿它能够沾上美篇的一点灵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看待我的这种行为呢?灰头土面,我对它的解释是:灰头上抹了一点油,臭美得像狗舔得一样,有了一点微光。土面上只是擦了一点粉,可底子仍是灰和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我代表的还是我吗?我发现,这个“我”被放大了。用显微镜一看,我被放到了一个语文组,甚至大到了整所学校。因此我也是集“三个代表”于一身:代表我自己、代表我们语文组、代表我们古邵中学。中午散会以后,安老师想坐东,让胡老师陪我吃饭,我拒绝了。要吃就到学历案里面去,那里有一块硬骨头,正等着我们像《战狼》一样去啃。即使啃不下来,我们也得咬上两口,否则连动物园里的“大力士”(指蚂蚁)也会笑话我们懦弱、矫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知道,我是一个小人物,但不是小人。在显微镜下看我,你们也许会发现我不再是一个小不点,而是一个庞然大物。在显微镜下仰望你们,我发现你们都是巨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教研组组长胡文兵老师在昨夜的二更天,八百里加急,给我发了几条短信。从短信中,我看到了他三缄其口的苦衷。他希望我能够成为他的替身,为古邵中学发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能行吗?《士兵突击》的精神告诉我,死在战场上,并不丑陋。在你倒下的地方,反而多了一抹荣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语文人,我们要乐于为语文出一份力。别忘了,行使你的参与权、制作权和发言权!我知道胡老师和安老师都是可敬的人,我越是这样想,就越觉得自己可爱。同时我也反复提醒自己,要敢于奖励自己“罚站”。一天到晚,你把自己摁在板凳上,即使你不觉得累,板凳也会累。所以说让板凳歇歇,我们站站又何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制作这一单元的学历案之前,我的初步想法是不吃他人的剩饭。哪怕是名师的残羹冷炙,我也不想吃,因为那些东西在我的心目中早就没有了色香味俱全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鹦鹉学舌”,你希望自己是鹦鹉还是舌头?我宁愿选择后者。走出名家的示范园,走进自我的创新区,这是我的制作指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份学历案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它总是有一些制作缘由的。有道是:“急中生智。”它的制作毕竟比较仓促,还是“秉烛夜游”,所以我不求急中生智,只愿急中求知,去实地探访一下学历案的制作之门,给语文教育一点小小的安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历案重在制作,贵在落实。制作只是纸上谈兵,恐怕连演练都算不上,落实才是实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战的路线图,我在暑期已经“画”好了,但是秋季毕竟还没有开学。我还没有用兵,我的学生们还没有在语文学习的《年轻的战场》上开战。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没有写“学后反思”,有的老师也许会说这叫“美中不足”“瑕不掩瑜”,其实只有我知道,这份学历案给我下达的“自嘲”式的评语是“丑中更丑”“丑上加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识的大美啊,请你们赶快来支援我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份优秀的学历案,总是能够让学生们的思维动起来。他们之所以有活动,是因为有我们给他们布置了任务。这种情景犹如打仗。在战场上,有一座凶狠异常的碉堡,首长命令士兵:“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这座碉堡!”即使粉身碎骨,士兵也要拿下那块高地,吞下那座山头。由此可见,学习任务有多么可敬,学习活动有多么可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于学习效果怎么样,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老师的战略战术。兵与阵都在看着我们呢,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排兵布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取百家之特长,扬我家之风采。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要全盘接受他人的花样,最后却把自己的草叶弄成了“四不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新鞋,走老路”,要不得。即使穿上一双老布鞋,我们也要用创新精神把它走成可以和“前进”牌相媲美的智与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的老师在制作学历案时,总是在不经意间混淆了学历案与教案的概念,误把教当成了学。这也难怪“老师教了,不等于学生会了”的警钟问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认为,学历案的制作不能太细,否则学生就有可能深陷泥潭。学历案的制作也不能太粗,否则学生就有可能隔岸观火。在粗与细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份优秀的学历案的制作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暑假不是假的,而是真的。集体备课也是真的,精神洗礼不能掺杂使假,但愿笔尖是真勇士,笔帽是真参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语文交朋友,你完全有权利以“朕”自居,但还不至于痛苦地给自己贴上一个“寡人”的标签。其实你从来都不缺少自己的皇后,因为语文就是朕的皇后。君临天下,你可以在他人的作品中微服私访,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个江南。你也可以在自己的文字的宫殿里“选秀”,选出足以安顿灵魂的“秀才”。别忘了,你的才华可以在作文中走秀。必要的时候,你还可以拿出“踢馆”的勇气,用今天的太阳的品行去挑战昨晚的月亮的美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说“跟着课本去旅行”,暑假备课,园丁们在会师的时候,需要这样的精神洗礼。暑假说:“我在备课。”而备课却说:“我在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