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魂土相烛</p><p class="ql-block"> ——民办教育存亡之道</p><p class="ql-block"> 胡承虎</p><p class="ql-block"> 个人魅力常为平台兴衰命脉所系,民办学校这艘育人之舟的航程,其沉浮与人才的星火密不可分。当一位好校长即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老师即是一种好教育,教育便超越了制度的冰冷运转,化为灵魂间的温润滋养与生命力的沛然勃发。</p> <p class="ql-block"> 然若魂无所依,再灼灼的星光终将黯淡。民办学校若仅将人才视为招徕生源的“金字招牌”或短暂利用的工具,而不在“铸魂”的土壤上深耕,便是魂与土的割裂。曾几何时,资本驱动下诸多教育集团如昙花一现,重金堆砌的硬件与名师装点的门面,终因未能形成“幸福教师,快乐学生”的灵魂共生生态而枯槁倾颓。金钱可堆砌琉璃校舍,却烧不出半寸温暖烛光;虚名能引来片刻喧嚣,终养不活一方教育魂魄。教育之魂若不得安顿,徒有光鲜外表的平台必将坍塌。</p> <p class="ql-block"> 魂土相生,方是民办教育历久弥新的真谛。这不仅需要体制之变,打破“控制——对立——互害”的冰冷枷锁,在“信任——支持——互利”的沃土中“还人以自由和尊严”;更呼唤灵魂之合,构建荣辱与共的“学校命运共同体”——所谓“挖一方池塘,唤醒和激励每个生命的内驱力”。张桂梅校长扎根华坪女高,其生命之光燃起无数寒门学子希望,更凝成全校教师共同奔赴的星火燎原之势;俞敏洪在新东方危局中让自身和高管集体降薪、优先保障教师,终使凤凰涅槃。这证明当管理者以血肉筑起信任之基,教育者的心魂便能在学校的土壤中扎根生发,共同抵御“生源锐减”的凛冽寒风。</p> <p class="ql-block"> 管理者于此危局中,更须拿出“刮骨疗毒”的担当,让“责任共担化为看得见的行动”。当教育之舟面临沉没危机,真正的船长必与船员同舟共济。管理者降薪以共克时艰,教师则“以加倍的专业与热忱赢得家长信赖”,彼此以灵魂的温度相互温暖。这并非单方面的牺牲奉献,而是命运共同体的理性自觉——当双方真正如“共生”般携手,材料所言的“变牺牲为成全”方能化为生机盎然的现实。</p> <p class="ql-block"> 雪崩之时,确无一片无辜的雪花;薪火将熄,亦无余烬能独称光明。民办教育的命运,正系于每一道灵魂星火与土壤的深情熔铸之间。当每颗教育者的心魂都找到可安然栖息、蓬勃生长的热土,当管理者与教师共同以生命为烛照彼此前路,教育的薪火才能穿越凛冬长夜——当无数烛魂在教育的原野上相互点燃,凛冬终会败给永恒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 教育的光焰永不熄灭,只因有魂土相烛,相守相燃,映照人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9日</p>